平隆起或侧向发生位移应减少压桩数量。为了严格控制压桩总量造成的影响,压桩施工时应控制总体土体地面隆起和侧向位移,如出现异常应立即停止施工,以便由于土体变形造成对周围设施的不利影响作出评估后采取更加有效措施(如采用跳桩沉桩等),确保万无一失。 7、施工中采取的其它技术措施
所有参与施工人员应具备较强的责任心,每项工作的安排必须责任到人,且每天由项目总工负责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查以防止出现危险情况。
五、安全注意事项:
1、压桩时,非工作人员应离机10米以外。起重机的起重臂下,严禁站人。
2、压桩作业时,应有统一指挥,工作人员密切配合。
3、作业前后,均应检查桩机各传动机构、齿轮箱、防护罩等良好,各部件连接牢固。
4、对施工完后的压桩孔要及时采用挖掘机械用塘渣回填,非施工人员不得进入施工场地。
5、在应力释放孔施工过程中,由于钻孔取土,减小了先前土体的密实度,可能会导致民房地基下沉,造成民房损坏。
6、应力释放孔施工完后,在沉桩过程中,应加强释放孔的观测。当释放孔缩小到一定程度,释放孔失去先前的保护作用,应采取其它防护措施。
六、建议:
因地质条件的多变性及不确定性,本方案实施过程中也可能存在难以预料的情况,为尽可能减少桩基施工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我部建议如下:
1、采用其它桩型代替现有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从根本上消除桩基施工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
2、2号絮凝沉淀池靠围墙边的3排管桩及4-19到4-34管桩用混凝土灌注桩代替,以减小预应力管桩施工对附近民房的挤土效应。 3、用同长度、相同孔径的混凝土灌注桩代替应力释放孔,加固地基,减小挤土效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