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第1课时 二次函数y=ax2的图像和性质
1.会用描点法画出y=ax的图像,理解抛物线的概念.
2
2.掌握形如y=ax的二次函数图像和性质,并会应用.
一、情境导入
12
自由落体公式h=gt(g为常量),h与t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它是什么函数?它的图像
2是什么形状呢?
2
[来源:学+科+网]
二、合作探究
2
探究点一:二次函数y=ax的图像 【类型一】图像的识别 2
已知a≠0,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ax与y=ax的图像有可能是( )
解析:本题进行分类讨论:(1)当a>0时,函数y=ax的图像开口向上,函数y=ax2
图像经过一、三象限,故排除选项B;(2)当a<0时,函数y=ax的图像开口向下,函数y=ax图像经过二、四象限,故排除选项D;又因为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ax与y2
=ax的图像必有除原点(0,0)以外的交点,故选择C.
方法总结:分a>0与a<0两种情况加以讨论,并且结合一些特殊点,采取“排除法”. 【类型二】实际问题中图像的识别 12
已知h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为h=gt(g为正常数,t为时间),则函数图像为( )
2
2
12
解析:根据h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为h=gt,其中g为正常数,t为时间,因此函数h212
=gt图像是受一定实际范围限制的,图像应该在第一象限,是抛物线的一部分,故选A. 2
方法总结:在识别二次函数图像时,应该注意考虑函数的实际意义.
1
探究点二:二次函数y=ax的性质
【类型一】利用图像判断二次函数的增减性 2 作出函数y=-x的图像,观察图像,并利用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在y轴左侧图像上任取两点A(x1,y1),B(x2,y2),使x2 (2)在y轴右侧图像上任取两点C(x3,y3),D(x4,y4),使x3>x4>0,试比较y3与y4的大小; (3)由(1)、(2)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解析:根据画出的函数图像来确定有关数值的大小,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 解:(1)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y1>y2,(2)由图像可知y3 2 方法总结:解有关二次函数的性质问题,最好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在草稿纸上画出抛物线的草图进行观察和分析以免解题时产生错误. 【类型二】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综合题 2 已知函数y=(m+3)xm+3m-2是关于x的二次函数. (1)求m的值; (2)当m为何值时,该函数图像的开口向下? (3)当m为何值时,该函数有最小值? (4)试说明函数的增减性. ??m+3m-2=2, 解析:(1)由二次函数的定义可得?故可求m的值. ?m+3≠0,? 2 [来源:学科网] (2)图像的开口向下,则m+3<0; (3)函数有最小值,则m+3>0; (4)函数的增减性由函数的开口方向及对称轴来确定. [来源:Zxxk.Com]???m+3m-2=2,?m1=-4,m2=1, 解:(1)根据题意,得?解得?∴当m=-4或m=1时, ??m+3≠0,m≠-3.?? 2 原函数为二次函数. (2)∵图像开口向下,∴m+3<0,∴m<-3,∴m=-4.∴当m=-4时,该函数图像的开口向下. (3)∵函数有最小值,∴m+3>0,m>-3,∴m=1,∴当m=1时,原函数有最小值. 2 (4)当m=-4时,此函数为y=-x,开口向下,对称轴为y轴,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2 当m=1时,此函数为y=4x,开口向上,对称轴为y轴,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方法总结:二次函数的最值是顶点的纵坐标,当a>0时,开口向上,顶点最低,此时 2 纵坐标为最小值;当a<0时,开口向下,顶点最高,此时纵坐标为最大值.考虑二次函数的增减性要考虑开口方向和对称轴两方面的因素,因此最好画图观察. 2 探究点三:确定二次函数y=ax的表达式 2 【类型一】利用图像确定y=ax的解析式 2 一个二次函数y=ax(a≠0)的图像经过点A(2,-2)关于坐标轴的对称点B,求 其关系式. 解析:坐标轴包含x轴和y轴,故点A(2,-2)关于坐标轴的对称点不是一个点,而是两个点.点A(2,-2)关于x轴的对称点B1(2,2),点A(2,-2)关于y轴的对称点B2(-2,-2). 2 解:∵点B与点A(2,-2)关于坐标轴对称,∴B1(2,2),B2(-2,-2).当y=ax的11222 图像经过点B1(2,2)时,2=a×2,∴a=,∴y=x;当y=ax的图像经过点B1(-2,- 2211212122 2)时,-2=a×(-2),∴a=-,∴y=-x.∴二次函数的关系式为y=x或y=-x. 2222方法总结:当题目给出的条件不止一个答案时,应运用分类讨论的方法逐一进行讨论, 从而求得多个答案. 2 【类型二】二次函数y=ax的图像与几何图形的综合应用 2 已知二次函数y=ax(a≠0)与直线y=2x-3相交于点A(1,b),求: (1)a,b的值; 2 (2)函数y=ax的图像的顶点M的坐标及直线与抛物线的另一个交点B的坐标. 2 解析:直线与函数y=ax的图像交点坐标可利用方程求解. 2 解:(1)∵点A(1,b)是直线与函数y=ax图像的交点,∴点A的坐标满足二次函数和 ???b=a×1,?a=-1,?直线的关系式,∴∴? ?b=2×1-3,??b=-1.? 2 (2)由(1)知二次函数为y=-x,顶点M(即坐标原点)的坐标为(0,0),由-x=2x-3, 解得x1=1,x2=-3,∴y1=-1,y2=-9,∴直线与抛物线的另一个交点B的坐标为(-3,-9). 2 【类型三】二次函数y=ax的实际应用 如图所示,有一抛物线形状的桥洞.桥洞离水面最大距离OM为3m,跨度AB=6m. (1)请你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并求出在此坐标系下的抛物线的关系式; (2)一艘小船上平放着一些长3m,宽2m且厚度均匀的矩形木板,要使小船能通过此桥洞,则这些木板最高可堆放多少米? 22 解析:可令O为坐标原点,平行于AB的直线为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可设此抛物线函数关 2 系式为y=ax.由题意可得B点的坐标为(3,-3),由此可求出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然后利用此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去探究其他问题. 解:(1)以O点为坐标原点,平行于线段AB的直线为x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 3 标系,设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为y=ax.由题意可得B点坐标为(3,-3),∴-3=a×3,112 解得a=-,∴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为y=-x. 33 12118 (2)当x=1时,y=-×1=-.∵OM=3,∴木板最高可堆放3-=(米). 3333 [来源:学科网ZXXK]22 方法总结: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善于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即建立数学模型解决 实际问题的思想. 三、板书设计 [来源:学.科.网] 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在操作中探究二次函数y=ax2的图像与性质,体会数学建模的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