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立管改造施工方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 2:22:0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4.2座板式单人吊具施工 4.2.1施工工具简介及使用

(1)工作绳:材质为锦纶,直径为18mm,拉力为负荷500 kg,主要用于吊板式座板下吊、登高作业。工作绳通过下滑扣内的活络节连接吊板形成高空吊板系列。工作绳和高空人员身上的安全带上的自锁钩连接,形成登高人员的安全系统。

(2)生命绳:材质为锦纶,规格:直径为18mm,拉力为负荷500 kg ,作用:主要用于吊板式座板下吊、登高作业用。工作绳通过下滑扣内的活络节连接吊板形成高空吊板系列。生命绳和高空人员身上的安全带上的自锁钩连接,形成登高人员的安全系统。

(3)安全绳:材质为高强丝,规格:直径:18mm,作拉力为负荷500 kg ,用:主要用于配合工作绳使用。高空人员通过座板吊在工作绳上,把安全带的自锁扣用自锁器连接到安全绳上,能够确保提高安全系数。

(4)滑板:滑板型号:700×250×30mm,又称座板,材质为缩木板组合而成,吊带由纤维纺织而成,都具有一定的抗拉强度。作用:高空下吊施工时,高空人员就坐在吊板上向下坠滑操作。防滑座板断裂载荷大于4400牛顿。

(5)安全带:材质为纤维纺织而成。安全带由两根肩背和一根腰带连成一体组成,它通过自锁钩与工作绳连接成一体。

(6)自锁器:材质为不锈钢制成。自锁器自动锁止距离≤500mm。作用:连接安全带与安全绳上,当高空施工人员因工作绳断裂而下坠时,自锁钩的自锁装置会因人体的重量拉动而自锁,使下坠的人被生命绳拦住。

(7)U型卡:是由16mm高强度钢制成的u型扣,拉力负荷:1500kg,并有螺栓销连接。 以上7种组装成一个坐式高空吊板。

4.2.2滑板系统装置及具体施工方法

(1)先在屋面构架混凝土结构梁上栓绳子的固定地方,绳子要多栓几圈,反复负重试验做到万无一失。将所有绳子搭角、搭棱、搭檐的地方用橡胶或地毯块垫底,以防磨擦。 女儿墙接触点,用600×400双层木工板做成护角,绳子从凹槽处下滑,固定绳结不少于4套绳结,(含4套)绳结第四套绳头外露不少于150mm。

(2)将吊绳在坐式吊板上的U型蟹扣里打好一个特殊的结,在板边栓上吊桶,里面装施工用具及施工材料。因为有一种特殊的系扣方法,所以在工作中,吊板不会往下滑。人控制绳索,可以自由操作,简单的说往上一提绳子吊板就往下滑一点,提多少滑多少,提多快滑多快。

(3)操作人员坐于吊板规定位置,将所有用具扎连在吊板上口侧身下。 (4)缓缓将吊板下放,到达第一工作位置。

(5)用刮板,刮刀,毛刷配合使用,使钢结构及设备表面达到更佳平整的效果。用滚刷滚涂底漆或面漆使墙面达到最佳视觉效果。一个位置工作结束,缓缓调整至下一个位置继续上述步骤。直至该纵向位置至工作结束,然后再横向移动位置;直到工作结束。 (6)楼顶设立人员做安全保护。 (7)楼底设巡视安全保护人员。

(8)整个工作过程中,安全监督应自始至终作现场安全监督,不得擅离职守。 (9)上板要求及工具材料桶的固定:上板所有材料用桶必须用钢丝加固后方能上板使用,作业人员上板前仔细检查工作绳、生命绳的每一个定点,上板时必须先把安全带挂在生命绳的制锁器上方可上板,上板后坐板保护扣牢后材料桶方可上板,扣好桶后开始施工作业。

(10)操作结束

1)将吊绳、安全绳收好,并检查一遍被损情况。如发现绳子被损,应作报废处理; 2)将其他工具擦拭干净,自锁器在弹簧处加润滑油; 3)作好当班工作记录,并经安全员和施工负责人签字。

4.2.3悬吊下降系统

(1)通过手控下降器沿工作绳将座板下移或固定在任意高度进行作业的工作系统,主要由工作绳、下降器、连接器、座板装置组成。

(2)工作绳:固定在挂点装置上,沿作业面敷设,下降器安装其上,工作时承担人体及携带物重量的长绳。

(3)下降器:安装在工作绳上,以工作载重量为动力、通过手控下降的装置。 (4)连接器:将系统内部零件连接在一起、具有常闭活门的环类零件,亦称安全钩。 (5)座板装置:承载作业人员的装置,由吊吊带、衬带拦腰带和座板组成。 (6)吊带:将座板悬挂在下降器上的带子。

(7)衬带:为了防止磨损,衬在吊带与座板底面之间的带子。

(8)拦腰带:为了防止作业人员从座板滑落,在两吊带之间安装的横带。

4.2.4坠落保护系统

发生坠落时保护作业人员的安全的系统,由生命绳、自锁器、安全短绳、坠落悬挂安全带组成。

(1)生命绳:固定在挂点装置上,沿作业面敷设,带自锁器,发生坠落时承担人体冲击力的长绳。

(2)自锁器:可重复使用,具有导向和自锁功能的器具,沿生命绳随作业人员位置的改变而调节移动,发生坠落时能立即自动锁定在生命绳上。

(3)坠落悬挂安全带:当高处作业人员发生坠落时,将作业人员悬挂在空中的安全带。

(4)安全短绳:连接自锁器与坠落悬挂安全带的绳子,具有吸收冲击能量的作用。

4.2.5载重量

工作载重量:工作绳、生命绳上承担的人体及携带物的重量,不包括工作绳、生命绳本身的重量。(不得大于100kg)

4.2.6滑板系统装置设计原则

(1)挂点装置:总载重量不大于100kg 。挂点装置静负荷承载能力不小于总载的2倍,即330kg,屋面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静负荷载能力大于总载重量的2倍,允许将屋面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为挂点装置的固定栓固定。

(2)利用屋面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为挂点装置时,固定栓点应为封闭型结构,如非封闭型结构时,须采取措施对挂点装置进行加固,防止工作绳、生命绳从栓固定点脱出。

(3)严禁采用屋面砖混砌筑、避雷带、通气孔、烟囱(非钢筋砼结构)等作为挂点装置。

(4)无女儿墙的屋面不准采用配重型式作为挂点装置。 (5)每个挂点装置只供一个人使用。

(6)工作绳与生命绳不准使用同一个挂点装置。

4.3双排脚手架施工

考虑到施工的安全、质量、经济等因素,立管施工脚手架支架采用双排扣件式脚手架体系。钢管采用48×3.6mm,立杆的横距为1.4m、纵距1.3m、立杆的步距为1.3m,脚手架上铺马道板,作为施工人员的操作平台。

(1)搭设排架,脚手板为5cm厚木脚手板或者5cm*250cm竹片相串脚手板,其自重标准值为0.35kN/m2。

(2)脚手架底部选择硬化场地。

(3)钢管尺寸均为Φ48mm×3.6mm,其质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Q235钢抗拉、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 =205N/mm2,弹性模量E=2.06×105N/mm2)。

(4)脚手架按照双排架进行设置,地面设横向、纵向扫地杆,扫地杆均离地面20cm,并布置必要的斜撑、横向支撑与剪刀撑进行加固。

(5)搭设尺寸为:立杆的横距为1.4m、纵距1.3m、立杆的步距为1.3m。

(6)脚手架设置剪刀撑,剪刀撑的斜杆与水平面的交角宜在45°~60°之间,水平投影宽度不应小于两跨(≥4m)或不应大于四跨(≤8m)。斜杆应与脚手架基本构架杆件加以可靠连接,至少应与3~4根立杆相连接,且斜杆相邻连接点之间的长细比≤60。

(7)杆件连接构造的规定

1)脚手架左右相邻立杆和上下相邻平杆的对接接头应相互错开设置在不同的构架框格内。相邻立杆接头宜布置在不同步距内,距相邻平杆的距离应<1/3步距。上下相邻平杆接头宜布置在不同纵距内,距相邻立杆的距离应<1/3步距;

2)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杆件的搭接接头长度应≥1m,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3)杆件端部伸出结扎点的长度≥0.1m;

4)单立杆和双立杆连接:当采用单杆连接时,单立杆与双立杆之中的一根立杆直接对接,并在对立杆上加旋转扣二道。当采用双杆连接时,单立杆底支小于横杆上,上部与横杆扣牢,并与双立杆不少于3道旋转扣连接;

5)相邻步架的大横杆应相互错开布置在立杆的两侧,以改善立杆的偏心受压状况; 6)平杆(大、小横杆)不得跳设或漏设; (8)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杆配件的一般规定:

1)钢管端部切口应平整,杆件无明显变形、裂纹和严重锈蚀形象;

2)扣件应与杆件管径相匹配,其性能应符合国家相关的标准规定。严禁使用加工不合格、锈蚀和有裂纹的扣件;

3)脚手架杆配件应能满足安全要求,并与脚手架主体结构架杆连接可靠;

4)竹串片脚手板的竹片宽应≥60mm,拼接螺栓直径为Ф8~Ф10,螺栓间距≤600mm,拼接必须坚固可靠。铺设后用14#~16#镀锌铁丝绑牢固定;

(9)通道

1)各类人员上下脚手架必须在专门设置的人行通道(斜道)行走,不准攀爬脚手架,通道附着在脚手架设置;

2)通道(斜道)构造要求:

a人行通道宽度不小于1m,坡度宜用1:3;运料斜道宽度不小于1.5m,坡度1:6; b脚手板横铺时,横向水平杆中间增设纵向斜杆;脚手板顺铺时,接头采用搭接; c通道应设防滑条,间距不大于30cm。

4.4立管安装 4.4.1准备工作

(1)严格按设计文件及规范要求选用管材和审查管材的材质报告、出厂合格证等文件资料,并按要求进行检验,确保不会因材质问题引起返工。

搜索更多关于: 立管改造施工方案  的文档
立管改造施工方案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4z3t467hf0fluh9boav3qhtz4wh2h00u0o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