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常见实验题型解题技法总结 (除杂、分离、鉴别、鉴定、推断)
知识要点: 1. 除杂题:
解答除杂质一类的题目时,要注意三原则;三要领;五种常用的方法。 三原则:①不引入新杂质;②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③杂质便于分离。 三要领:①根据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②确定除杂质方法;③选择适宜试剂。
除杂质思路分析方法:
(1)沉淀法:加入一种试剂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沉淀,再用过滤法除去。 (2)化气法:加热或加入一种试剂将杂质变为气体逸出。 (3)置换法:利用置换反应的原理将杂质除去。 (4)转纯法: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提纯的物质。 (5)吸收法:常用于气体的提纯。
在掌握了以上除杂质的原则、要领、方法后,解答题目时要审清题目要求,分析理顺思路且与题目要求吻合,才能准确解题。 2. 混合物的分离:
(1)可溶性与难溶性物质的混合物——常用溶解、过滤、蒸发三步操作加以分离,分别得到纯净物。如:粗盐的提纯;BaSO4和Na2SO4的混合物。 (2)两种物质均溶于水,但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种随温度变化大,另一种变化不大时,可考虑——结晶法。即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加以分离。如:NaCl和KNO3的混合物。
(3)两种物质均溶于水时,可考虑用化学方法分离。如BaCl2和NaCl的混合物。可将混合物先溶于水,加入适量Na2CO3溶液,得到BaCO3和NaCl溶液。 BaCl2+ Na2CO3=BaCO3↓+2NaCl。将沉淀过滤出,洗净后在沉淀中加入适量盐酸溶液,又得到BaCl2溶液,CO2逸出。BaCO3+2HCl =BaCl2+H2O+CO2↑。最后分别将NaCl溶液和BaCl2溶液蒸发,分别得到纯净的NaCl固体和BaCl2固体。
注意:用化学方法或用物理方法进行混合物分离时,要区别除杂质与分离物质的不同点是:除杂质时只要求把杂质除掉、保留原物质即可;而混合物分离是几种物质用一定的方法分开,原混合物中各成分都必须保留。 3. 物质的鉴别:
鉴别是通过化学实验将几种不同特性的物质区别开来。如鉴别两瓶无色溶液哪瓶是NaCl或KNO3。我们只要把NaCl溶液中的Cl-检验出来,即可认定NaCl溶液,另一瓶则是KNO3溶液。
(1)常见离子鉴别的特效试剂 H+和OH-:紫色石蕊试液或pH试纸。
OH-:无色酚酞试液(可鉴别碱性溶液)——变红。(注意碱与碱性溶液的区别)
Cl-:AgNO3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 SO42-:Ba (NO3)2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 CO32-:稀HCl和石灰水——有CO2↑。(仅适用于初中) PO43-:AgNO3溶液——有黄色沉淀。
NH4+:强碱溶液(NaOH)——有NH3↑。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2)物质鉴别的原则
① 操作简便:能用物理方法鉴别的不用化学方法。能用一种试剂鉴别的不用多种试剂。
② 现象明显:使待检物质的现象对比度较大。
③ 防止干扰:鉴别Cl-和SO42-时,只能用BaCl2溶液不能用AgNO3溶液。 (3)物质鉴别的思路和方法
① 气体鉴别:一看颜色,二用试纸,三用火点,四加试剂。 ② 固体、液体鉴别:一看颜色,二看气体,三辨沉淀。 ③ 一种试剂的鉴别:
A. 几种溶液含不同阳离子时,常选用Ba(OH)2溶液或NaOH溶液做鉴别试剂。 B. 几种溶液含不同阴离子时,常选用强酸做鉴别试剂。 C. 几种溶液酸碱性不同时,常选用紫色石蕊做鉴别试剂。 D. 几种物质是金属或金属氧化物时,常选用稀强酸做鉴别试剂。 E. 一种试剂与四种溶液反应时,应是现象对比度大。多数是有沉淀、有气体,既有沉淀又有气体、沉淀颜色不同,无明显现象。
F. 当给定的一种试剂不能鉴别出被检物时,可从已鉴别出的物质中找出一种试剂再鉴别。
④ 不同试剂的鉴别:
A. 观察法:根据物理性质中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等进行鉴别。 B. 热分解法:根据不同物质的热稳定性,利用产物的不同性质特征进行鉴别。
C. 相互作用法:根据两两混合后的不同现象进行鉴别。 4. 物质的鉴定:
鉴定是根据待检物质的特性,通过不同的实验将物质的各组分逐一检验出来,从而确定某物质。鉴定与“用实验方法确定或证明”等用语意义相同。如:
用化学方法证明某白色固体是硫酸铵。在鉴定时不但要用化学实验检验白色固体是否是铵盐(含NH4+),还要检验它是否是硫酸盐(含SO42-)。从而确定此白色固体是(NH4)2SO4。 5. 推断题:
物质的推断是根据给出的实验步骤和现象,运用物质的特性,经过分析、推理作出正确的判断,以确定所给的未知物是什么物质,不可能是什么物质;确定混合物里或溶液里肯定有什么物质,肯定不含有什么物质,可能含有什么物质。 推断题是考查化学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的一种题型。常见的有文字叙述、图表式、链条式三种形式推断题,无论哪种形式推断都必备的知识有反应规律、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实验现象、溶解性等。在题目分析过程中,注意关键字的分析,如某物质溶于水是“生成”还是“得到”,“生成”是反应产物,“得到”既可能有反应产物,也可能有原物质。加酸沉淀溶解时有气体生成,一般有CO32-。沉淀溶解但无气体生成时,一般有OH-。部分溶解时,一定有BaSO4或AgCl等。
物质的鉴别
1.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用试剂待鉴别的物质/鉴别试剂不正确的是( ) A.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无色酚酞试液 B.氯化钠溶液和蒸馏水/硝酸银溶液 C.铜和黄金/稀盐酸 D.氧气和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 2.(2012?宿迁)鉴别下列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用水来鉴别食盐和硝酸铵 B.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C.用燃烧的木炭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D.用酚酞试液鉴别纯碱和烧碱
3.(2012?日照)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B.用酚酞试液鉴别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 C.用水鉴别碳酸钙粉末和碳酸钠粉末 D.用熟石灰区别化肥硝酸钾和硝酸铵
4.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为( ) A.鉴别二氧化锰和氯酸钾:观察颜色 B.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液体:观察颜色
C.鉴别酒精和白醋:用燃烧木条检验 D.鉴别硝酸镁溶液和硝酸银溶液:加入铜
5.下列物质鉴别的方法错误的是( )
A.区别活性炭和氧化铜--分别投入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B.区别二氧化碳、氧气和空气--分别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观察现象 C.区别硬水与软水--常用肥皂水检验,产生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 D.区别厕所清洁剂与厨房清洁剂--用pH试纸,看试纸颜色变化
6.(2012?桂林)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用水鉴别无水硫酸铜和氯化钠晶体 B.用熟石灰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铵
C.用燃烧木条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D.用小木条鉴别浓硫酸和稀硫酸
7.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氮气和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 B.铁粉和石墨粉--磁铁吸引
C.食盐水和蒸馏水--加热蒸发 D.铜片和铝片--观察颜色
8.下列物质鉴别的方法错误的是( ) A.木炭和二氧化锰--在空气中灼烧,观察现象 B.酒精和蒸馏水--闻气味
C.红磷与白磷--点燃,观察火焰颜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