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0高考数学复习专题 立体几何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4 7:00:2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当x变化时,f′(x),f(x)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x f′(x) ?23??0,? 3?? 23 30 极大值 ?23??,2? ?3? f(x) 单调递增 单调递减 23由上表易知,当PA=x=时,VA′-PBCD取最大值. 3(2)证明:取A′B的中点F,连接EF,FP. 1由已知,得EF綊BC綊PD. 2所以四边形EFPD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ED∥FP.

因为△A′P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所以A′B⊥PF.所以A′B⊥DE.

- 16 -

第2讲 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判断

空间线面位置关系判断的常用方法

(1)根据空间线面平行、垂直关系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逐项判断来解决问题; (2)必要时可以借助空间几何模型,如从长方体、四面体等模型中观察线面位置关系,并结合有关定理来进行判断.

[典例分析]

(1)已知四边形ABCD为梯形,AB∥CD,l为空间一直线,则“l垂直于两腰AD,

BC”是“l垂直于两底AB,CD”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α,β是两个平面,m,n是两条直线,有下列四个命题: ①如果m⊥n,m⊥α,n∥β,那么α⊥β. ②如果m⊥α,n∥α,那么m⊥n. ③如果α∥β,m?α,那么m∥β.

④如果m∥n,α∥β,那么m与α所成的角和n与β所成的角相等. 其中正确的命题有________.(填写所有正确命题的编号)

【解析】 (1)四边形ABCD为梯形,AB∥CD,l为空间一直线,则“l垂直于两腰AD,

BC”,又AD与BC相交,

所以l⊥平面ABCD?l垂直于两底AB,CD,反之不一定成立.

所以“l垂直于两腰AD,BC”是“l垂直于两底AB,CD”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 (2)对于命题①,可运用长方体举反例证明其错误:

如图,不妨设AA′为直线m,CD为直线n,ABCD所在的平面为α,

ABC′D′所在的平面为β,显然这些直线和平面满足题目条件,但α⊥β不成立.

命题②正确,证明如下:设过直线n的某平面与平面α相交于直线

l,则l∥n,由m⊥α知m⊥l,从而m⊥n,结论正确.

- 17 -

由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定义知命题③正确. 由平行的传递性及线面角的定义知命题④正确. 【答案】 (1)A (2)②③④

判断与空间位置关系有关的命题真假的方法

(1)借助空间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进行判断.

(2)借助于反证法,当从正面入手较难时,可利用反证法,推出与题设或公认的结论相矛盾的命题,进而作出判断.

(3)借助空间几何模型,如从长方体模型、四面体模型等模型中观察线面位置关系,结合有关定理,进行肯定或否定.

[针对练习]

1.已知直线m、n与平面α,β,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m∥α,n∥β且α∥β,则m∥n B.m⊥α,n∥β且α⊥β,则m⊥n C.α∩β=m,m⊥n且α⊥β,则n⊥α D.m⊥α,n⊥β且α⊥β,则m⊥n

解析:选D.选项A中,直线m与n还有互为异面的可能;选项B中,直线m与n还有相互平行的可能;选项C中,还有n?α的可能;选项D正确,故选D.

2.如图所示,在直角梯形BCEF中,∠CBF=∠BCE=90°,A、D分别是BF、CE上的点,

AD∥BC,且AB=DE=2BC=2AF(如图1).将四边形ADEF沿AD折起,连接AC、CF、BE、BF、CE(如图2),在折起的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C∥平面BEF

B.B、C、E、F四点不可能共面 C.若EF⊥CF,则平面ADEF⊥平面ABCD D.平面BCE与平面BEF可能垂直

解析:选D.法一:A选项,连接BD,交AC于点O,取BE的中点M,连接OM,FM,易证四边形AOMF是平行四边形,所以AO∥FM,因为FM?平面BEF,AC?平面BEF,所以AC∥平面BEF;B选项,若B、C、E、F四

- 18 -

点共面,因为BC∥AD,所以BC∥平面ADEF,可推出BC∥EF,又BC∥AD,所以AD∥EF,矛盾;C选项,连接FD,在平面ADEF内,易得EF⊥FD,又EF⊥CF,FD∩CF=F,所以EF⊥平面CDF,所以EF⊥CD,又CD⊥AD,EF与AD相交,所以CD⊥平面ADEF,所以平面ADEF⊥平面ABCD;D选项,延长AF至G,使AF=FG,连接BG、EG,易得平面BCE⊥平面ABF,过F作FN⊥BG于N,则FN⊥平面BCE,若平面BCE⊥平面BEF,则过F作直线与平面BCE垂直,其垂足在BE上,矛盾.综上,选D.

法二:构造正方体如图,结合正方体的性质知平面BCE与平面BEF不可能垂直.

空间平行、垂直关系的证明及求空间角

1.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1)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a?α,b?α,a∥b?a∥α. (2)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a∥α,a?β,α∩β=b?a∥b. (3)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a?β,b?β,a∩b=P,a∥α,

b∥α?α∥β.

(4)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α∥β,α∩γ=a,β∩γ=b?a∥b. 2.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1)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m?α,n?α,m∩n=P,l⊥m,l⊥n?l⊥α. (2)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a⊥α,b⊥α?a∥b. (3)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a?β,a⊥α?α⊥β.

(4)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α⊥β,α∩β=l,a?α,a⊥l? a⊥β. 3.空间角 ?π?(1)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范围α∈?0,?. 2??(2)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如图l∩α=A,P∈l,过点P作PO⊥α交α于O,连接AO,则∠PAO为直线l与平面α所成的角,范围θ∈?0,?. 2??π??(3)二面角 如图,过二面角α-l-β的棱l上一点O在两个半平面内分别作BO⊥l,

AO⊥l,则∠AOB就叫做二面角α-l-β的平面角,范围θ∈[0,π].当θ=时,二面角叫做直二面角. [典例分析]

- 19 -

π2 (1)设三棱锥V-ABC的底面是正三角形,侧棱长均相等,P是棱VA上的点(不含端

点).记直线PB与直线AC所成的角为α,直线PB与平面ABC所成的角为β,二面角P-AC-B的平面角为γ,则( )

A.β<γ,α<γ C.β<α,γ<α

B.β<α,β<γ D.α<β,γ<β

(2)如图,已知三棱柱ABC-A1B1C1,平面A1ACC1⊥平面ABC,∠ABC=90°,∠BAC=30°,

A1A=A1C=AC,E,F分别是AC,A1B1的中点.

①证明:EF⊥BC;

②求直线EF与平面A1BC所成角的余弦值.

【解】 (1)选B.由题意,不妨设该三棱锥的侧棱长与底面边长相等,因为点P是棱VA上的点(不含端点),所以直线PB与平面ABC所成的角β小于直线VB与平面ABC所成的角,而直线VB与平面ABC所成的角小于二面角P-AC-B的平面角γ,所以β<γ;因为AC?平面ABC,所以直线PB与直线AC所成的角α大于直线PB与平面ABC所成的角β,即α>β.故选B.

(2)法一:①证明:如图,连接A1E,因为A1A=A1C,E是AC的中点,所以A1E⊥AC.

又平面A1ACC1⊥平面ABC,A1E?平面A1ACC1,平面A1ACC1∩平面

ABC=AC,所以A1E⊥平面ABC,则A1E⊥BC.

又因为A1F∥AB,∠ABC=90°,故BC⊥A1F. 所以BC⊥平面A1EF. 因此EF⊥BC.

②取BC的中点G,连接EG,GF,则EGFA1是平行四边形. 由于A1E⊥平面ABC,故A1E⊥EG,所以平行四边形EGFA1为矩形. 连接A1G交EF于O,由①得BC⊥平面EGFA1,则平面A1BC⊥平面EGFA1, 所以EF在平面A1BC上的射影在直线A1G上. 则∠EOG是直线EF与平面A1BC所成的角(或其补角). 不妨设AC=4,则在Rt△A1EG中,A1E=23,EG=3. - 20 -

搜索更多关于: 2020高考数学复习专题 立体几何教案 的文档
2020高考数学复习专题 立体几何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556j0ajpp1oirv327pb3jk4h7sglc00psb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