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同步练习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3课短文两篇》
卷(1)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总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0分)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qiāo) 藻饰(zǎo) 诘难(jié) 咬文嚼字(jué) A. 推敲....
ng) 揉造作(jiāo) 睾肾(gāo) 阐证(chǎn) 狂妄自大(wàB. 矫....u) 狡黠ng) 吹毛求疵(chó(xiá) 提倡(chà(zī) C. 统筹....n) 豁碍(zhì) 要诀(jué) 伦理(lú然贯通(huò) D. 滞....
2.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读史使人____,读诗使人____,数学使人____,科学使人____,伦理学使人____,逻辑修辞之学使人____: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A. 聪明 深刻 精密 高尚 有道德 善辩 B. 明智 灵秀 周密 深刻 庄重 善辩 C. 高尚 明智 聪慧 深刻 有修养 巧辩 D. 深刻 高尚 聪慧 明智 有修养 巧辩
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浅阅读”对于我们增长学问、开阔眼界无疑起到促进作
用。 , , , 。 ,它使知识向精、深、专方向挺进。“深阅读”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国民素质的提升更加重要。
①而“深阅读”就是深度阅读,它讲究反复咀嚼、品味、思考 ②但是,浅阅读本身存在无法克服的缺点和不足 ③那么对于国家和民族将士灾难性的
④如果仅限于浅阅读,过分热衷于“浅阅读” ⑤表现为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泛泛而读。
A. ①②④⑤③ B. ②①④③⑤ C. ⑤④③①② D. ②⑤④③①
4.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谈读书》尽管论述了读书的多个方面,同时每一句话都表明一个观点,但是都由倡导读书和“用书”来统领全文,意旨较为鲜明,体现了全文的内在逻辑。 B. 《不求解》通过人们对“不求甚解”的常见认识反弹琶,探求不求甚解”的本意,进而提出自己关于读书问题的见解。
C. 《谈读书》用比喻说理。例如,以“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
何修剪移接”来说明读书对人的天赋的作用。这样写,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D. 《不求甚解》运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如以诸葛亮为例证明古代就有“不求甚解”的读书人。 二、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5.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其逸情也,最见于独处悠居之时。 ______
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烂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意。 ______ 三、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6. 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
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______
第1页,共2页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 ______ 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 ______
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 ______ 。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 D 2. B 3. D 4. D 5. 逸-怡,悠-幽 6. 烂-滥,意-议
6. 比喻 7. 排比 8. 对偶 9. 比喻
第2页,共2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