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水闸施工组织设计说明书
1概述
xx闸按50年一遇防潮标准设计,水闸建筑物级别为3级,闸中心线布置在顺堤1+997,基础为软基,设计流量541m3/s,闸规模为7孔×5m,总净宽35m,底槛高程-2.0m。外海设计高潮位(P=2%)为5.24m,多年平均高潮位为2.61m,多年平均潮位为0.3m。xx正常水位1.0m,该闸闸上设计洪水位为3.64m(5%)。xx闸承担新虹卫闸和三眼闸上游流域及本围区的洪水排泄入海职能。
xx闸闸室为钢筋混凝土平底板胸墙式结构,16.5*46.84m,闸孔净宽5m共7孔,每孔设一道钢结构工作闸门,采用QP-2*25T螺杆启闭机启闭。 闸室和翼墙地基采用φ80cm钻孔灌注桩,桩长35-45m,消力池、护坦基础、闸堤衔接段采用水泥搅拌桩处理(桩长13m,直径φ70cm)。
2施工部署
根据工程目前的实际状况,由于各种因素影响,xx围堰及水闸实际进度已大大落后总进度计划,当务之急是加高加固围堰,使围堰具备挡水功能,尽快进行排水及冲淤作业,从而为xx闸基础施工创造条件。
水电临时设施:电采用自发电,由320KW、160KW柴油发电机
各1台供给。水取自虹卫水闸河,接水管从虹卫水闸引至基坑施工
现场。
混凝土采用商品砼与自拌砼相结合的方法,闸室底板、闸墩、消力池、铺盖、翼墙采用商品砼;灌注桩、垫层、灌砌石海漫、格梗、胸墙、检修及启闭平台等采用自拌砼。
xx闸两侧围堰用石碴填筑施工临时场地,高程约2.5米,砼拌合系统、钢筋加工等均设于此处。围堰北侧海堤抛石至4.0m高程,临时房建、发电机房、仓库等设于此处。
施工进度节点控制如下:
1、 xx年12月20日:围堰填筑至3.8m高程,封堵挡水; 2、 xx年12月25日:xx闸地基处理(桩基)开工; 3、 xx年3月15日:地基处理(桩基)完工;
4、 xx年7月15日:闸室结构施工至检修平台(4.8m高程),
两侧挡墙施工至设计高程; 5、 xx年12月31日:xx闸完工。
3施工顺序
xx闸施工按照“先围堰填筑,后主体工程”的顺序,主体工程施工以闸室为中心,按照“先深后浅、先重后轻、先高后矮、先主后次”的原则进行。
主要项目施工顺序见下图。
施工准备 施工围堰 钻孔灌注桩 水泥搅拌桩 基础开挖 闸底板 消力池及翼墙底板 闸墩、胸墙 检修平台、交通桥 铺盖及海漫 排架、启闭平台 翼墙墙体及护坡 闸门、启闭机安装 设备调试 翼墙后土石方回填 启闭机房 围堰拆除 场地清理 完工验收
4施工围堰
xx闸施工采用土石围堰,围堰两侧抛石,中间粘土闭气,粘土采用外运土。围堰至少要经受一个汛期的考验,围堰设计潮位取用10年一遇高潮位(4.65m),加上一定的安全超高,堰顶高程为5.0m。围堰不但承担挡水功能,还需满足施工交通要求。围堰桩号为顺1+890~顺2+100。
围堰设置按照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的原则。围堰尺寸按照水闸地基处理及翼墙、闸室、消力池等基础开挖边坡计算,开挖边坡按1:6计,且围堰坡脚四边各留10m安全距离。围堰纵向尺寸(沿水流方向)围堰坡脚线净宽133m;围堰横向尺寸(沿堤轴线)围堰坡脚线净宽136~150m。围堰抛填完成后,形成150m×133m基坑。
5主要项目施工措施
5.1钻孔灌注桩
xx闸φ80cm混凝土灌注桩位于闸室及翼墙基础下,灌注桩共230根,钻孔总长度10042m,C25水下砼5100m3。
1、施工准备
1)、场地清理:围堰排水,利用人工清除工作面的石块、网具等
杂物。
2)、测量放样:根据控制点进行测量放样,定出桩位并编点,并布好施工测量控制桩。
3)、桩机平台:根据滩地土质情况,在滩地上铺设砂袋、枕木及脚手片,桩机直接在上面行走及作业。
4)、桩位复测:进行灌注桩钻孔前,对孔位进行复测,确保孔位偏差符合设计规要求,保证桩位偏差不大于50mm。
2、施工方法 1)、护筒埋设
a、经测量放样,护筒埋设位置与桩位相吻合,用全站仪定位。 b、护筒埋设稳定牢固,护筒口顶高程比地面高30cm以上。 c、护筒用3-5毫米的钢板卷成,径大于钻头直径20cm。为了增加护筒的刚度防止其变形,在护筒上、下端外侧各焊一道加劲肋。
2)、泥浆
a、根据本工程的地质资料分析,拟采用粘土制浆造浆的方法进行固壁,泥浆采用塑性指数Ip≥17的粘土调制。
b、造孔泥浆控制标准为:比重为1.10-1.20,粘度为18-22S,含砂率不大于4~8%。
c、循环使用的泥浆采用3PN泥浆泵供浆,轴流泵排浆至沉淀池。 d、造孔泥浆、清孔泥浆及孔底泥浆均由现场试验人员负责取样
测试并做好测试记录,并将成果通知有关人员,以便及时调整。
3)、造孔
a、本工程采用回旋钻机造孔,正循环泥浆固壁,钻机就位前进行孔位复核,保证钻头中心对准孔位中心,偏差不超过5cm;钻机就位后平整、稳固,确保在造孔时不发生斜移和过分的摆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