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说课稿
田巧香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
——《桥》
一、说教材与教学目标
《桥》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本文作者用诗一样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令人唏嘘的故事:一位老汉面对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他从容镇定、果断地指挥,将100多号村民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结果却因他的不殉私情而牺牲了儿子和自己的生命。他把生的希望让给了别人,把死的危险自己扛起来,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成了一座生命之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题的深刻含义。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词:咆哮、狞笑、放肆、祭奠、势不可当;多音字“奔”。
2.联系课文理解“势不可当”、“狞笑”的意思;领悟环境描写的渲染、铺垫作用;品读老汉语言、动作的描写,体会老汉无私无畏、舍己为人的高风亮节。
3.学习老汉可贵的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
二、说教法学法
依据新课程标准,为了突出“教是为学服务”的课堂教学思路,针对学生认知特点和教材的特点,我采取的教法设计是:
1、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一是让学生主要抓住文中感人的句子,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感悟,从而实现与文本的对话;二是让学生思考桥的表层意义和深层含义。
2、自主、合作、互动与探究性学习。
学生们通过自主的学习、自主思考之后,到了课堂上总有一种,畅所欲言的冲动。
这个时候,首先我就采取“分享法”教学法,让大家分享预习成果,彼此交流心得体会,共同提高。其次我在课堂上多种句式引导孩子,用自己的思维去品读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体会人物性格特征。 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学习方法是学生学习所采取的手段、方针和途径。学习本课学生主要通过自读自悟,换位思考,探究等方法学习本课。
三、说教学过程
我说课的内容是第二课时,根据本文的教学目标,依据小学生直观思维占主导的特点,我设计的教学过程有三个环节:观看视频,情景导入;视、读结合,学习课文;图文结合,感情升华。我主要采取的方法是:视听与阅读相结合。就是学生先观看相关视频片段,再结合文章相应的句子来体会文中救人的情景,感悟人物的情感
四、说作业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学生在认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通过一定数量的作业,能进一步巩固课堂上所过学的知识,培养独立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的作业设计是:
1、摘抄下列词语
咆哮 狂奔 狞笑 依次 拥戴 放肆 呻吟 搀扶 祭奠
沙哑 胸膛 清瘦 势不可当 你拥我挤 跌跌撞撞 乱哄哄
3、小练笔:
同学们,老汉把生的希望让给了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先人后己的崇高精神一定深深地感动了大家,大家心里一定有很多话相对他们说,现在就请大家拿起手中的笔写一写我们心中的感慨之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