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减小到原来的B. 卫星的角速度减小到原来的
1 41 2C. 卫星的周期增大到原来的8倍 D. 卫星的半径增大到原来的2倍
9. ,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中星2A”地球同步卫星送入太空,为我国广大用户提供广播电视及宽带多媒体等传输业务。
下列关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可以定点在北京的正上方,离地心的距离按需要选择不同的值 B. 只能定点在赤道的正上方,且离地心的距离是一定的 C. 运行的线速度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 D. 质量不同的地球同步卫星,运行速度不同
10. 一物块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滑行,t=0时其速度为1m/s。从此刻开始在物块运动方向上再施加一水平作用力F,力F与物块的速度v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第1秒内水平作用力F做功为1J B. 第2秒内水平作用力F做功为1.5J C. 第3秒内水平作用力F不做功 D. 0~3秒内水平作用力F所做总功为3J
11. 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竖直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的正上方有一金属块由静止开始下落。金属块下落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在金属块开始下落到第一次速度为零的过程中
A. 金属块受到的重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B. 金属块接触弹簧后其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减少
C. 当金属块的动能最大时,其所受弹力与重力大小相等 D. 当金属块的动能为零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也为零
12. 如图所示,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拉着木箱沿粗糙斜面加速向上移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拉力F对木箱所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动能与木箱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 B. 拉力F对木箱所做的功等于木箱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与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之和 C. 拉力F对木箱所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机械能
D. 拉力F对木箱所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机械能与木箱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13. 下列关于机械能是否守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 B. 做匀变速运动的物体的机械能可能守恒 C. 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时,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D. 系统内只有重力和弹力做功时,系统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14. 将物体以v0的速度水平抛出,物体下落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当其竖直分位移与水平分位移大小相等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竖直分速度与水平分速度大小相等 B. 物体的瞬时速度大小为5v0 C. 物体的运动时间为
2v0 gD. 物体的运动位移的大小为
22v02g
15. 质量为m的物体从距离地面h高处由静止开始加速下落,其加速度大小为
1g。在物体下落过程中 31mgh 31B. 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了mgh
32C. 物体的机械能减少了mgh
3A. 物体的动能增加了
D. 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三、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6. 质量为2018kg的汽车以5m/s的速度驶过拱桥顶部。已知拱桥顶部的半径为50m。此时汽车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_____,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_____。(g取10m/s)
2
17. 质量为2kg的重物从30m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下落过程中重物受到的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则重物下落2s时具有的动能为_____;重物下落高度为_____m时,动能是其重力势能的一半。(g取10m/s)
18. 如图所示,地面上有一高h=3.75m的平台,平台下有一倾角可调的挡板,挡板的一端与平台边缘A点的正下方B点重合。将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以v=5m/s的速度水平推出。小球下落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忽略不计。适当调节挡板的倾角θ,小球会刚好垂直撞在挡板上,则小球运动时间t=_____s,挡板倾角θ=_____。(g取10m/s)
2
2
19. 小张同学采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
(1)实验时下列哪些操作是必须的?______(填序号) ①将斜槽轨道的末端调成水平 ②用天平称出小球的质量
③每次都要让小球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运动
(2)实验时小张同学忘记在白纸上记录小球抛出点的位置,于是他根据实验中记录的点迹描出运动轨迹曲线后,在该段曲线上任取水平距离均为△x=20.00cm的三点A、B、C,如图2所示,其中相邻两点间的竖直距离分别为y1=10.00cm,y2=20.00cm。小球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忽略不计。请你根据以上数据帮助他计算出小球初
速度v0=_____m/s。(g取10m/s)
2
20. 小李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查得当地重力加速度g=9.80m/s,测得所用重物的质量为1.00kg。小李同学选用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把运动的起始点记作O,另选连续3个点A、B、C作为测量点,且A、B、C各点到O点的距离如图2所示。根据以上数据,可知重物由O点运动到B点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_____J,动能的增加量等于______J(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2
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35分。解答时应画出必要的受力图,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原始方程。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要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1. (6分)将一个质量为1kg的小球从某高处以3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测得小球落地点到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为1.2m。小球运动中所受空气阻力忽略不计,g=10m/s。求: (1)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 (2)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 (3)小球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
22. (8分)某颗人造地球卫星在距地面高度为h的圆形轨道上绕地球飞行,其运动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g。求卫星在圆形轨道上运行速度的表达式和运行周期的表达式。
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