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工作方式是将业务分工和时间分工结合起来的工作方式。因为党政高层领导机关的文秘工作任务较为繁重,因此需要按照专项分工,循环轮流值班,确保机关工作和谐稳定地运转。通常我国县级以上党政机关的文秘工作基本上采用这种工作方式。 4.临时交办制度
这种工作方式是指由于突发性的工作使得领导人将文秘工作采用临时现场分配的方法交给文秘人员办理,并保证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秩序的前提下,使得各项工作正常运转。
二、文秘工作的管理措施与制度要求 (一)文秘工作的管理措施
由于文秘工作事关领导工作活动的正常开展,对领导工作影响很大,并且在新时期下各级领导机关面临着日渐繁重的工作任务,因此对文秘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机关领导人必须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加强对文秘工作的领导与指导,确保文秘工作真正按照领导工作的目标运行,并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以便文秘人员能高质量、高效率地为领导工作服务。
对文秘工作的宏观方面的领导,首先是确保文秘人员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思想上、政治上确保其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加强其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文化科学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使其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能力,学会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做好领导机关与领导人的参谋和助手。其次是要严格要求文秘人员遵守工作纪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使其做到行为端正、廉洁奉公,不假借领导机关和领导人的名义,徇私舞弊,谋取私利,能及时地、实事求是地为领导人提供信息和建议。最后要树立文秘工作人员谦虚谨慎的优良作风。由于文秘工作代表着领导机关的工作形象,其工作作风能直接影响到党的威信。所以文秘工作人员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处理问题时态度诚恳,耐心细致,和蔼谦虚,讲究礼貌,以优良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保证各项工作的完成。 对文秘工作的微观方面的领导,首先要实行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即将文秘工作任务以及完成任务的有关规定、要求和注意事项等具体落实到每一个岗位和工作人员,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确保激发文秘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以便于操作、监督、考核和管理。其次要严格实行交接班制度。要求文秘人员做好值班日记,交接班时前一班要向后一班交代工作情况、已办和未办事项等,避免文秘工作运转过程中出现前后脱节的情况。 (二)文秘工作的管理制度
所谓文秘工作的管理制度,是对文秘人员应当遵守的所有的行为规范和工作准则的统称。这是确保文秘工作正常进行不可缺少的条件。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我国文秘工作制度的逐步规范化和科学化,我国文秘工作的管理制度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
(1)具有强制执行性质的法规。具体如《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以及信访、印章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
(2)岗位责任制度。如:《文秘处处长职责》《保密室工作守则》等。
(3)工作标准类的规章制度。如:《打字员工作标准》等。 (4)工作程序性质的规章制度。如:《打字员工作程序》等。
(5)工作环节操作规范。如:《收发文登记制度》《文件校对制度》《传阅登记制度》等。
(6)奖惩类的制度。如:省委办公厅的《机要通信人员奖惩制度》等。 文秘工作的管理规章制度是确保文秘工作正常运转和科学化管理的前提条件,有助于提高文秘工作质量的效率,减少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总之,文秘工作的组织与领导决定了文秘工作自身的运转机制,关系到文秘工作的稳定运行。因此,必须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加强对文秘工作的领导和管理,不断改进和完善文秘工作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文秘工作在领导活动中的辅助服务功能,实现文秘工作的价值。 经典真题回顾
真题1(单选题)文秘,是一种职务名称,指处于()地位,主要以办文、办会、办事来辅助决策并服务于领导人员的人员,是领导的参谋和助手。 A. 中心B. 枢纽C. 中介D. 中枢 【答案】 B 【解析】 略
真题2(单选题)对文秘工作而言,沟通协调工作的内容极为广泛,其中不属于业务工作的协调的是()。
A. 会议协调B. 事项协调C. 同属部门的协调D. 公文活动协调 【答案】 C
【解析】 对文秘工作而言,沟通协调工作的内容极为广泛,依据协调对象划分,有对上的协调(即对领导者之间和领导机关之间的协调)、对下的协调、同级之间的协调、上下级双方的协调、同属部门的协调、业务工作的协调等。而其中最常见的是业务工作的协调,如会议协调、公文活动协调、事项协调等。因此,选项C不正确。
真题3(单选题)()是文秘工作的本质属性。 A. 综合辅助性服务B. 政治性C. 被动性D. 灵活性 【答案】 A
【解析】 文秘工作与其他工作的本质区别在于文秘工作从属于一定的领导机关或领导者,并为领导工作提供综合辅助性服务。因此,综合辅助性服务是文秘工作的本质属性。文秘工作除了具有综合辅助性服务这一本质属性外,还具有政治性、被动性、综合性、全面性、事务性、灵活性的特点。 过关强化训练
1.根据文秘工作的基本规律,()是文秘工作存在的客观基础。 A. 领导工作对综合辅助性服务的需求
B. 文秘工作高质量的综合辅助性服务
C. 不断满足领导工作对综合辅助性服务的需求 D. 领导者对综合辅助性服务的满意程度 2.文秘事务工作的“三办”是指()。
A. 办文、办事、办信B. 办文、办事、办信息 C. 办文、办事、办会D. 办文、办事、办协调 3.文秘部门的职业性功能是()。 A. 管理B. 辅助 C. 决策D. 参谋
4.文秘工作“四个转变”的实质突出了()。 A. 参谋作用B. 管理作用 C. 服务作用D. 信息作用
5.文秘工作“三服务”宗旨的核心是()。 A. 为机关部门服务B. 为领导服务 C. 为人民服务D. 为本级领导服务 6.文秘同领导在角色定位上是()。 A. 同志关系B. 平行关系 C. 从属关系D. 主仆关系
7.文秘应树立的最基本的观念是()。 A. 政策观念B. 服务观念 C. 创新观念D. 领导观念
参考答案及详解
1.A[解析] 根据文秘工作的基本规律,领导工作对综合辅助性服务的需求是文秘工作存在的客观基础,文秘工作高质量的综合辅助性服务是领导工作正常开展的必要条件,不断满足领导工作对综合辅助性服务的需求是推动文秘工作的根本动力,领导者对综合辅助性服务的满意程度,是检验文秘工作水平的主要标志。 2.C[解析] “办文”、“办事”、“办会”是对文秘事务工作的精炼概括。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为了认识文秘工作的逻辑关系和事理,明确和突出不同的文秘工作的重心,增强对文秘工作的全盘认识,以便更好地贯彻文秘工作的原则,将文秘工作做好。
3.B[解析] 文秘部门的职业性功能即文秘工作的事务性助手职能——协助领导处理各种日常事务,也就是其辅助性功能。这是文秘部门的一个最重要的职责。
4.A[解析] 我国文秘工作的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1985年1月,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召开的全国文秘长、办公厅主任座谈会(简称“85·1”座谈会)上,确立了新时期文秘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具有重大实践意义的改革方针。“85·1”座谈会在确立文秘工作“三服务”指导思想的同时,也提出了实现我国文秘部门“四个变革”的改革要求,明确了我国文秘工作加快改革发展的新方向,即“第一,从偏重办文办事转变为既办文办事,又出谋划策。第二,从收发传递信息转变为综合处理信息。第三,从单凭老经验办事转变为实行科学化管理。第四,从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四个转变”首先强化了文秘工作的参谋职能,其要实现的目标是“出谋划策”、“综合处理信息”、“实行科学化管理”、“主动服务”等,充分发挥文秘工作的参谋助手作用,以适应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其次强调了对文秘工作要实现“科学化管理”的目标,其基本内容体现在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使文秘工作的工作方式和方法达到最佳状态,按照规定的程序办事。“四个转变”的内容前后相连,强调后者,并非否定前者,而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加以改革创新,实现新的标准的跨越。
5.C[解析] “85·1”座谈会上时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的王兆国同志明确指出:中央办公厅的指导思想是围绕党的总目标、总任务,做好“三服务”,即为中央服务,为中央各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服务,为人民服务。随后,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国文秘工作的指导思想确立为:围绕党的总目标、总任务,做好“三服务”,一是为领导和领导机关服务;二是为与本机关相关的各个部门机关服务;三是为人民服务。其中,文秘工作“三服务”宗旨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这是由我们党和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的。所以本题正确选项是C。 6.C[解析] 领导与文秘的关系是工作关系,是上下级的关系。在这种工作关系中,文秘处于从属地位,是从体,而领导处于主导地位,是主体。一切按领导的指示办,听领导的,是文秘言行的指南。
7.B[解析] 由于文秘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三服务”,即为领导和领导机关服务、为与本机关相关的各个部门机关服务、为人民服务,因此文秘应树立的最基本的观念是服务观念。
第二章文秘个人素养与工作艺术
第一节文秘人员的基本素质
一、文秘人员的知识结构
文秘工作的综合性决定了文秘人员既要具有广阔的知识面又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 (一)基础知识
文秘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包括语文、历史、地理、外语等;另一方面是自然科学知识,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知识。这些知识对其文秘工作起着直接或间接的作用。 (二)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是指文秘人员应该具备的文秘业务知识,包括应用文写作、文书制作和文书档案管理、档案保管、办公室管理、调查研究、会议组织、信访工作、信息科学和公共关系知识等。由于文秘岗位所在的部门属于枢纽部门,与领导联系最为紧密,因此文秘在辅助领导进行科学决策管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