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
课程设计指导书
简文彬 编
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资源与城乡建设系
2004.5.
目 录
一、目的与意义 ............................................................................. 1 二、课程设计时间 ......................................................................... 1 三、主要内容 ................................................................................. 1 四、课程设计要求 ......................................................................... 2 五、提交的课程设计成果要求 ..................................................... 5 六、主要参考规范及文献 ............................................................. 7 附录1:勘察纲要示例 ................................................................. 10 附录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提纲 ................................................. 17
《岩土工程勘察》课程设计指导书
(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适用)
一、目的与意义
《岩土工程勘察》是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岩土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主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相当强的课程。在《岩土工程勘察》课程中安排课程设计教学环节,将使学生所学到的岩土工程勘察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更加系统、巩固、延伸和拓展,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课程设计实践中提高自身独立思考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经过课程设计的教学环节后,可系统掌握工程建筑中岩土工程地质条件的分析评价、工程地质问题的处理方法,进行场地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掌握工程勘察的基本理论与各种实用方法。在毕业设计或论文中,能充分应用本课程知识完成实际的工程地质勘察项目,毕业后从事实际工程项目时,能很快熟悉工作方法,完成相应的工程地质工作,提出合格的工程地质(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二、课程设计时间
本课程设计安排在学生学完《岩土工程勘察》课程之后进行,学生在掌握各类工程建筑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才能总体把握课程设计的内容。一般定在教学日历的最后一周半进行课程设计的教学工作。
三、主要内容
侧重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岩土工程勘察实践,使学生掌握该类型岩土工程勘察
1
室内资料整理、土工数据数理统计、报告编写、图件绘制的全过程,为日后毕业设计以及毕业后从事本专业工作进行实战锻炼。
四、课程设计要求
一)、总则
(1)收集已有岩土工程勘察原始资料,分析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可能存
在的工程地质问题。
(2)利用原始资料进行岩土类型的划分、分层。
(3)编制计算机程序进行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统计计算。 (4)绘制工程地质剖面图、钻孔柱状图、平面图。 (5)提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计算参数。 (6)进行建筑场地建筑适宜性评价。 (7)编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二)、原始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以教师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原始资料为基础,先进行资料的阅读、分析、整理。主要资料目录有:
(1)、建筑物平面布置图(1张)
(2)、钻孔平面布置图(注:见建筑物平面布置图) (3)、钻孔野外编录原始资料
(4)、钻孔稳定水位观测数据(注:见钻孔野外编录原始资料) (5)、钻孔孔口标高测量数据(注:见钻孔野外编录原始资料) (6)、取样与原位测试(标准贯入试验)记录
2
(7)、土工室内试验报告总表 三)、岩土分层
根据提供的钻孔野外编录原始资料进行岩土分层,要求分层合理、正确。 四)、工程地质图件编绘
在合理分层的基础上编制下列工程地质图件,要求用CAD完成。 (1)、钻孔(勘探点)平面布置图(每人一张) (2)、钻孔工程地质柱状图 (3)、工程地质剖面图
五)、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数理统计分析
(1)、在岩土分层以及图件编制的基础上,确定土样的位置是否在同一土层中,整理同一层的土样室内试验数据。
(2)、对同一层的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标贯击数等进行统计计算,结果按下表填写。
表 主要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数理统计成果表
指 标 土层 序号及名称 组 数 范围值 均 值 标准差 变异系数 标准值 天 然 含水量 W(%) 天然容重 r(KN/m3) 天 然 孔隙比 e 液 限 WL(%) 塑性指数 IP 液性指数 IL 压缩系数 a(MPa-1) 压缩模量 Es(MPa) 内聚力 C(KPa) 内摩擦角 标贯击数 (击) Φ(°) 六)、整理原位测试(标准贯入试验)数据
(1)、对标准贯入试验测试数据(SPT)进行杆长修正。校正系数查《福建省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P27)。《福建省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岩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