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0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3节 城市化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7 20:59:3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精品 郊区城市化 城市发展的加速阶段 迁往居民、企业――→郊区 居民及工商业城市面积扩大,人口增多 发展中国家 逆城市化 城市发展的后期阶段 迁往――→农村或小城镇 整个大城市人口减少 发达国家

1.下图为广州市不同年份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读图完成(1)~(2)题。

(1)促使人口向城市集聚的推力有( ) A.农村劳动力过剩 C.广州基础设施比较完善

B.广州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D.交通便捷

(2)2001~2007年以来引起广州城市化水平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国家户籍政策的调整 C.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

B.社会经济的发展 D.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1)A (2)B [第(1)题,农村劳动力过剩,就会有大量劳动力向城市集中,是促使人口向城市集聚的推力,A正确。广州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广州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属于人口向城市集聚的拉力,B、C错误;交通便捷属于中间阻力减小,D错误。第(2)题,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动力,B正确。这个时期,国家户籍政策没有多大变化,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对城市化没有多大影响,A、C错误;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是城市化的结果,不是原因,D错误。]

2.下图是甲、乙两城市人口增长图,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国家。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这两种类型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城市所在国家的城市化起步早、发展快 B.乙城市所在国家的城市化水平高

C.甲城市所在国家的城市人口比重大于乙城市所在国家 D.乙城市所在国家的人口主要向城市中心区移动 (2)甲城市所在国家城市化发展快的主要原因是( )

精品

A.农业实现了现代化,解放了农村劳动力 B.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 C.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 D.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1)B (2)B [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目前发展缓慢,甚至有些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乙城市所在国家为发达国家。甲城市所在国家为发展中国家,其人口向城市迅速集聚,城市化推进很快,其原因不是经济的高速增长,而是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城市经济畸形发展。]

(教师用书独具) 《北京“十二五”规划纲要》称,北京将加强与周边城市合作,共同推进区域一体化和首都经济圈形成。河北省将利用环绕首都北京的优势区位,构筑“环首都经济圈”,加快京津冀一体化进程,实施环首都和沿海“新城战略”,打造京东、京南、京北三座新城,其中京东、京南两座新城的城市人口将超过100万。下图为环首都经济圈规划图。读图及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思考交流】

问题1 现在有人把首都称为“首堵”,反映出北京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除此之外,你认为北京市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

提示:城市交通拥堵。住房紧张、资源紧张、环境污染、发展空间受限、就业困难等。 问题2 为了减少“城市病”的出现,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提示:加强城市道路建设,合理规划城市道路网;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加强城市交通管理;合理控制城市发展规模,建设卫星城,扩大城市绿地面积,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等。

问题3 在“环首都经济圈”的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方面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提示:耕地减少,用地紧张。

[归纳总结]

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1)对自然景观的不利影响

精品

(2)对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

不利影响 环境质量下降 城市交通问题 城市住宅问题 城市社会问题 表现形式 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光污染、辐射污染 交通堵塞,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交通事故频发;公共交通发展缓慢;停车场紧张 居住环境差;住宅质量低劣、设备缺少、住房破损;房价昂贵、空房率上升;出现贫民窟 就业困难、失业现象严重;贫困问题,特别是失业者、技术过时者和缺乏充分教育的群体增加;老年人问题(人口老龄化);内城经济衰退 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 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 进行合理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方法技巧] 图解“城市病”的表现及解决措施 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建立与城市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机制;向郊区分散人口和工业,建设卫星城 对城市功能进行合理分区,妥善安排各种用地的相对位置;对工业企业合理布局,适当分散污染源;改善交通和住房条件

读北京市中心区与郊区平原区水量比较表,完成(1)~(3)题。

降水量(mm) 径流总量m 3地表径流量m 3地下径流量m 3蒸发量(mm) 精品 中心区 郊区平原区 675 644 405 267 337 96 68 171 270 377 (1)北京市建设导致了市中心区( ) A.地下水位上升 C.蒸发量减小

B.径流总量减小 D.降水量减小

(2)北京市中心区地表径流量多于郊区平原区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活用水量增加 C.降水下渗量减小

B.植被覆盖率增加 D.城市热岛效应

(3)为减少城市中心区雨季地表径流( ) A.将城市中心区的水调到郊区 B.扩大城市的规模 C.适当减小绿地的面积 D.推广使用渗水砖

(1)C (2)C (3)D [第(1)题,阅读表格可发现,中心区径流总量、降水量在增加,地下径流量减少,故地下水位下降,蒸发量减小。第(2)题,比较表中数据可发现,北京市中心区与郊区平原区降水量差别不大,但地表径流量比郊区平原区大很多,可推断水泥地面导致降水下渗量减小。第(3)题,减少地表径流量的关键是提高降水下渗量,故使用渗水砖较好。]

[图 表 解 读·悟 技 巧]

[图表探讨] 城市化进程示意图的判读

图1 城市化水平变化曲线图

图2 某城市群发展示意图(阴影表示城区范围)

精品

图3 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变化图

探讨1.图1中显示出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差异是什么?

提示: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较高,如今速度较慢,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速度较快。 探讨2.图2中直观反映出的该区域的城市化进程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提示:直观表现是城市数目增多,城市面积扩大,集中连片发展。 探讨3.依据图3中的信息,总结该城市中心区人口密度的变化特点? 提示:城市中心区的人口密度逐渐减小。

[读图方法]

1.城市化水平变化曲线图的判读技巧(图1为例) (1)读图—明确主题

①读坐标轴:这是一幅坐标曲线图,横坐标表示时间的变化,纵坐标表示城市人口比重的高低。 ②读图例:图中有三种折线,带有“黑色圆点”的折线表示全世界,带有“白色圆点”的折线表示发达国家,带有“三角”的折线表示发展中国家。

(2)析图—提取信息

①三条曲线随着时间的发展都呈上升趋势,意味着世界各国的城市化水平都在提高。 ②但是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发展速度不同,城市化水平不同。

(3)思图—解决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世界城市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起步早晚不同,发展速度不同,目前城市化水平不同,原因是不同阶段不同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及水平不同。

2.城区面积变化图的判读技巧(图2为例)

(1)看图例,比较过程中城市数目变化:图2中比较乙、丙两个阶段可发现发展到丙阶段,增加了两个新的城镇,说明城市数目变多了。

(2)看城区面积的变化:一般而言,城区面积逐渐扩大,是城市化进程的一个标志,图2中明显看出,各城区面积不断扩大,最后集中连片。

(3)看区域的交通网络变化,一般而言,城市发展初期,交通线路少,随城市化发展,交通网络会日益复杂化。

2020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3节 城市化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5unh0wl3o6x2111f20r4n7xz5ee5l00bi1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