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涉及女性在政治方面的权利,因此不能体现注重男女平等,排除A项;法律内容本身就是契约精神的体现,排除B项;法律对女性财产权的肯定,是结合社会民情、从实际出发的体现,排除C项。
13.罗马法规定诉讼当事人不仅要承担契约规定的义务,还要承担诚实、善意的义务。检查当事人是否履行了诚实信用原则是司法人员的一项主要任务,而审判员则通过判断当事人的行为是否符合诚信原则,来裁决案件的胜与败。这反映出
A.司法审判具有较强随意性 B.公民个人权利不受重视 C.诚信成为审判的重要标准 D.诚信社会体系得以建立
解析:选C。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裁决案件的胜与败的原则之一是当事人是否符合诚信,这说明诚信成为审判的重要标准,故选C项。
14.古代罗马法规定:在商品交换中,未成年人如因对方利用其无经验而遭受损失的,可诉请追回已交付物件,纵使对方没有欺诈行为,只要未成年人确实受到很大损失,也可申请“恢复原状”,要求返还原物件。这反映出,古代罗马
A.注重维护诚信交换原则 B.禁止未成年人交换商品 C.法律严惩侵犯私有财产 D.重视保护弱势群体利益
解析:选D。由材料可知,古罗马法注重追回未成年人在商品交换中因无经验导致的损失,这说明古罗马重视保护弱势群体利益,故选D项。
15.(2020·山东德州一模)罗马共和国晚期,城市街道两边建筑物密集,街道狭窄,经常出现有人从楼上泼水或投掷物品而致人伤害的情况。罗马法规定诉讼应向房屋的居住者提起,无论他是房屋的所有人、用益权人还是承租人,均应承担赔偿责任。该规定 ( )
A.推动了罗马的城市建设 C.具有浓厚形式主义色彩
B.体现了公平原则 D.混淆了法律责任
( ) ( )
解析:选B。依据材料“罗马法规定诉讼应向房屋的居住者提起,无论他是房屋的所有人、用益权人还是承租人,均应承担赔偿责任”可知,该规定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故选B项。
二、非选择题
5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马法学家区分了公法与私法,公法涉及国家和公共权力,私法则调整个人权利义务。罗马法给予私权完备的保护,而中国思想家则倡导家国一体、公权至上。这种对法律属性的分类和对公私权关系的认识,导致了中西法律进化之路开始循着不同方向发展,即中国法律走的是一条从氏族到家族再到国家的集团本位道路,公权始终优于私权;西方法律则走的是从氏族到个人再经上帝到个人的个人本位道路,逐渐形成尊重私权的传统。
——摘编自张锐智、田大川《罗马法学家关于
公法私法划分的意义与启示》
材料二 中国封建法律的集团本位不仅普遍存在于国家法律中,而且还广泛寓含在有别于国法的家族或宗族法中。……宗族法以维持既定的宗族秩序为直接目的,因而起到维持国家政权,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作用,是封建国法的重要补充形式,与国法一起构成了封建的法律体系。
中国传统法律的本位在近代西方法律文化的冲击下有了很大的变化。作为基础之一的家族制度随着清末变法修律而丧失了原先在国法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只遗留下残余的影响。剩下的国家本位却随着民族国家观念的兴起与战争动员的推动以及实际需要而更加强化了,以致在民国诸政府的法律中,国家主义远远凌驾在个人主义和其他各种主义之上,国家成了法律唯一的本位。
——摘编自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说明“中国传统法律”呈现出的特点,到近代又有何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中西法律走上不同道路的原因并分析其对历史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从法律主体、内容、目的等方面总结;第二小问,据材料二“作为基础之一的家族制度随着清末变法修律而丧失了原先在国法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只遗留下残余的影响”“剩下的国家本位却随着民族国家观念的兴起与战争动员的推动以及实际需要而更加强化了”“国家主义远远凌驾在个人主义和其他各种主义之上,国家成了法律唯一的本位”归纳总结。第(2)问第一小问,古代中国传统法律,从政治、经济、思想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近代中国法律,我们可以从中西两方面来考虑;西方法律,可以从经济、思想方面来思考。第二小问积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得出。
答案:(1)特点:集团本位突出;公权优于私权;存在国家法和民间法的二元性法律秩序;法律以君主意志为主。
6
变化:家族本位影响的削弱;国家本位强化,国家成了法律唯一的本位。
(2)原因:中国自然经济的长期存在;血缘宗族的影响;专制统治的强化;儒家思想的影响。受近代西方法律文化的影响;民族国家观念的兴起,政府政策;等等。
西方受商品经济的影响、人文精神的影响、自然法思想的影响。
积极影响:中国法律有利于中央集权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在近代推动中国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强化民族国家观念。
西方法律有利于个人权利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对近代欧美各国法律和革命都产生深远影响。
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