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射频基础知识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1 7:23:4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广东移动培训资料

之间;

B、 对于话务量中密集区,基站间距离大于500米,此时?大约在6o ~ 16o之间; C、 对于低话务量区,由于基站间距离可能更大一些,?大约在3o ~ 9o之间。

? 天线高度的调整:为了减少照射区内由于建筑物而产生的阻抗效应,还需对天线架设高度进行调整,这样才能保证照射区内满足最低照射电平要求。

? 塔下“黑”的问题的解决:利用赋形天线(上旁瓣抑制、下旁瓣零值填充),可以

降低其它基站带来的干扰及彻底解决塔下“黑”的问题。 以上所介绍的仅只是优化过程中部分天线的有关问题。

由此可看出天线虽然在整个天线组网中仅占经费比例的1 ~ 2%,但它在网络优化及维护工作中所占的工作量几乎是50 ~ 60%。可以说如果没有好的天线,就不会有好的无线网络,更不会有高质量的无线移动通信服务。

2.3.2天线分集技术

分集概念

快速衰落与空间位置、极化、频率、时间有关,对其中的某个参数进行可选择性接收。

接收距离

第 33 页 共 43 页

广东移动培训资料

常用分集技术有:极化分集和空间分集。

? 极化分集:利用不同极化天线的接收信号之间的不相关性获得分集增益。 ? 空间分集:利用信号路径衰落不相关性获得分集增益。可分为:水平分集和垂直分集。

A、 水平分集距离与天线高度的关系:

D>=(H/10) (D:接收天线之间的距离; H:天线的有效高度。) B、 工程中水平分集距离的一般要求

900MHz: 最小:3m 建议:6m

1800MHz: 最小:2m 建议:4m

C、 垂直分集距离一般为水平分集距离的5-6倍,一般不以采用。 ? 极化分集与空间分集的比较

工程经验:城市中小区制——极化分集稍优

郊区及农村大区制——空间分集稍优

分集效果比较

应用环境 市区(室内) 市区(室外) 郊区(室内) 郊区(室外) 农村 极化分集增益dB 3.7 4.7 4.0 5.7 2.7 空间分集增益dB 5.0 3.3 3.7 4.7 5.3 第 34 页 共 43 页

广东移动培训资料

? 故障分析

A、 空间分集的可能故障:

两副天线的倾角不同——上行掉话;

两副天线的方位角不同——上行掉话、切换掉话; 间距过近——分集增益低,多径引起掉话;

远场距离内有阻挡物/反射物影响一/二副天线——分集效果差;

前后比差——移动台找不到相邻小区而掉话;

另外,还要结合天线高度、覆盖范围、地形、增益、倾角综合判断。

B、 极化分集的可能故障:

两个极化天线的方位波束在左右两边不对称(天线设计问题)——部分覆盖区域分集增益低,引起掉话;

3个扇区120度分隔不均——部分覆盖重叠、误码率上升、切换出故障;部分覆盖有盲区,信号强度弱(65o情况); 双极化天线在太高的架设中,极化分集效果可能变差、塔下有盲区。

2.3.3遥控电调电下倾天线

前面我们已经介绍了在网络优化中需要不断地调整天线的俯仰角。目前实现天线俯仰角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 机械下倾 ? 电下倾

-1-

无下倾

广东移动培训资料

由图可以看出机械下倾方法。当下倾角度达到10o时,水平方向图严重变形,必然产生越区覆盖;而电下倾时,水平方向图基本保持不变。

10°电下倾

6° 电下倾 + 4° 机械下倾

10°机械下倾

由此可看出采用机械下倾天线在网络优化中所存在的问题,也可看出采用电下倾天线在性能上远远优于机械下倾天线。

-2-

搜索更多关于: 射频基础知识 - 图文 的文档
射频基础知识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68v572tp834ka294ozs_1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