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中优秀美术教案汇集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9 23:32:1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课题: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教材分析】

文艺复兴运动是14世纪下半叶到16世纪在意大利开始有遍及欧洲各地的一种文化变革,它被史学界肯定为西欧近代史上最伟大的一次思想文化运动。14世纪,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最先在意大利萌芽,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出现于意大利,所以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最具代表性。本课从文艺复兴启蒙开始、着重以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为主,其中又以其盛期的美术“三杰”的代表作来实行分析,从而使学生体悟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是以其活泼、健康、旺盛的人文精神冲击着刻板、冷漠、而沉郁的宗教灵魂(中世纪美术),以鲜明的人性形象取代了神秘的宗教形象,以科学的真理矫正着宗教的愚顽,形成西方绘画史上人文主义艺术的高峰。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够了解文艺复兴运动和文艺复兴时期美术的总体风格和造型特点,能够初步掌握欣赏外国绘画作品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对外国绘画作品的欣赏水平。

3、使学生能够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三杰”对西方绘画艺术的重大贡献,学习艺术巨匠们勤奋、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点】

1、 通过对达·芬奇等人绘画作品的欣赏,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总体风格和造型特点进而掌握这个时期审美观点的变迁。

2、 学习艺术家们勤奋、刻苦的精神。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1、 欧洲文艺复兴它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 2、 文艺复兴的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 它复兴的是什么时期的文化? 4、 欧洲文艺复兴的代人物有哪些? 二、出示新课题《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 详述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学习资料)

意大利是欧洲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和中心

关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大家一般都有一定的了解,这个时期也就是14-16世纪,欧洲发生了一场以意大利为发源地和中心的文艺复兴运动。这场运

动的背景是因为自然科学技术的进步、欧洲的意大利首先在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和新兴资产阶级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需要,同时,随着基督教的神权思想束缚被打破,人们迫切要求看到表现自己生活的新艺术,又随着古希腊罗马遗址持续的发掘出土,人们开始出现向往古代文化的心情。它使欧洲的科学、文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正如恩格斯评价为是“人类经历的最伟大的进步性变革”。

我们说意大利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源地,主要是这个时期的意大利绘画,无论是风格、题材和体裁,不论是美学理论或绘画基础(解剖、透视、素描、色彩)以及画家个人的专著都比欧洲同时期的其它国家来得系统、丰富和成熟。 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

1:文艺复兴的精神代表——达芬奇

莱奥纳多·达·芬奇 (1452-1519) :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科学家。达芬奇出生在佛罗伦萨附近的一个小镇——芬奇镇,1519年5月2日卒于法国。 作为文艺复兴时期卓越的代表人物,他的成就和贡献是多方面的。他是一位天才,他一面热心于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他研究如何用线条与立体造型去表现形体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他也同时研究自然科学。

达·芬奇的启蒙教师是著名的雕塑家兼画家委罗基奥,对于达·芬奇的影响不但在严格的绘画写实方面,主要还在于培养了他对科学研究的兴趣。这是决定他日后成为文艺复兴鼎盛时期绘画奇才和多种科技研究家的关键。达·芬奇的兴趣极为广泛,除了绘画,他研究科学与哲学问题。他曾一个人亲自解剖了三十多具尸体,具有丰富的解剖知识。

盛期创作: 《岩间圣母》、《圣母子与圣安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蒙娜丽莎》《蒙娜.丽莎》这幅肖像花了达.芬奇四年的时间,当他完成这幅肖像之后,不愿把它交给佐贡多或其他任何人。当他受到法国国王的邀请时,便带着这幅肖像离开意大利去了法国。

达.芬奇是在法国去世的,后来《蒙娜.丽莎》这幅画就留在了法国,它就变成了法国人的财富。

现在人们一直在谈论她那神秘的微笑,发现她的微笑似乎在变化。不同的观者或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有时觉得她笑得舒畅温柔,有时又显得严肃,有时象是略含哀伤,有时甚至显出讥嘲和揶揄。一般人的笑容主要表现在眼角和嘴角上,达.芬奇却偏把这些部位画得若隐若现,没有明确的界线,所以才会有这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

关于这幅画有一个故事。达.芬奇在为蒙娜.丽莎绘画时,请了位乐师在她旁边弹奏,以便她能象个模特儿那样耐心平静地坐着。她眼中的神情告诉我们她正在倾听。而现在,如果我们看她那双美丽的手,并把它们与她的脸联在一起考虑,

我们会觉得那神情更诚挚。她的右手轻轻地放在左手上,中指根本没有任何依托,我们感到它正和着音乐的节奏轻轻地打着拍子。

当我们看着这幅如此逼真的肖像画背后的景色,我们会为那不真实的背景吃惊。山峰、道路、小桥、流水都在一种梦幻般、飘拂不定的气氛里出现,仿佛以此证明蒙娜.丽莎的思绪沉浸在一个梦的世界里。

《最后的晚餐》这是一个传统的圣经题材。坐在正中央的耶稣推开双手,把头垂向一边,作无可奈何的淡漠表情,这就增强了两边四组人物的变化节奏感,使场面显得更富有戏剧效果。而这十二个人,因为各自的年龄、性格和身份不同,他们的惊讶与疑虑表情也得到各自贴切的表现。人物之间互相呼应,彼此联系,他们的感情不是孤立的,这是大画家达·芬奇最重要的、也是最成功的心理描写因素。古代所谓“多样统一”的美学原则,至达·芬奇的这幅画上才获得了空前有效的体现,其艺术成就也即在此。作为一位伟大的人文主义艺术家,达·芬奇的民主主义立场在意大利资产阶级上升时期是坚定的。事实上也证明,他的这幅《最后的晚餐》一直在鼓舞着世界人民为反对邪恶的势力而斗争。

2:文艺复兴时期第二位大艺术家——米开朗基罗

米开朗基罗(1475-1564年):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雕刻家、画家和建筑师,是文艺复兴盛期的代表。他少年时代就进入著名的\梅第奇花园\,在那里接受了艺术训练,并接触到大量收藏在那里的古代艺术珍品,在他的早期作品中已流露出不凡的气质。米开朗琪罗曾在著名画家古兰达约门下学习,但真正给他启示的是古代雕塑,他在致力于领悟古人成就时,也致力于解剖人体,研究人体的结构和运动,这使他能有充分水平发挥人体表现力的美术家之一。米开朗琪罗的作品以力量和气势见长,具有一种雄浑壮伟的英雄精神。在他的雕塑上,绘画中,一个个巨人般的宏伟形象挺立起来,就连他塑造的女性形象,也都具有刚勇的气概。代表作:雕像《大卫》、《摩西》《哀悼基督》;《日》、《夜》、《晨》、《暮》.画作《最后的审判》(西斯庭教堂所作的祭坛画).

雕像《大卫》(1501--1504),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一样,是美术史中最为人们熟悉的不朽杰作,也是最鲜明展示盛期文艺复兴意大利美术特点的作品。在用一块久被弃置的名贵石材雕刻大卫形象时,他真正实现了把生命从石头中释放出来的理想,以精湛的技巧、强烈的信心,雕凿出这尊完美的英雄巨像。米开朗琪罗惊人之处,就在于他摆脱了文字记述的束缚,根据自己的要求,把少年大卫塑造成一位发育成熟、体魄健美的青年男子,一位如神的人,从而极具表现力地传达出他对人的信心、对新社会理想的热情。从15世纪的少年大卫发展为米开朗琪罗的成人大卫,仿佛象征了从早期文艺复兴转入盛期文艺复兴的历程。

《摩西》对理想的英雄形象的迷恋之情在著名雕像《摩西》上得到进一步发挥。与宁静的大卫不同,这位以色列人的领袖虽然坐在那里,但他肌肉强健的形体中蕴含着无比的力量和内在的紧张感,威严的目光具有震慑一切的气势,这是一位真正的巨人,鲜明体现着米开朗琪罗\令人生畏\的风格。

3: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拉斐尔·圣齐奥

拉斐尔(1483-1520):出生在意大利,师从画风柔和的著名画家彼鲁基诺。拉斐尔的一生虽然像莫扎特那样短促(两人的生平有很多相似之处)。一提起拉斐尔其人,提起拉斐尔的艺术风格,总离不开“超凡入圣”、“尽善尽美”这些始于瓦萨里的形容词,这使广大公众对拉斐尔(世界艺术史上最伟大的画家之一)的作品无法深刻领会并与之沟通,无法立即把拉斐尔的作品与那些总想用“天才”、“天才表现”等词句来标榜的蹩脚作品分开,从而在他的作品中体味生命的苦闷、浪漫的热情及感情的折磨。

文艺复兴三杰中最年轻的画家拉斐尔,只活了短暂的37年。但他留给后世的作品,一直被人们视为古典美术精神最完美的体现。安格尔称他是绘画之神。

拉斐尔的作品充分体现了安宁、和谐、协调、对称以及完美和恬静的秩序——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的作品确实可被称为“人文主义及文艺复兴世界的顶峰”。

代表作:《美丽的女园丁》、《雅典学院》、《西斯廷圣母》

早期的名作《美丽的女园丁》(约1506)中,拉斐尔吸收了达·芬奇金字塔形的构图方式,以圆润流畅的线条把圣母、耶稣和圣约翰的优美形象和谐地组合起来,创造出充满人间气息的、亲切的\神的世界\。这个世界远离了中世纪的精神,它那纯洁、明朗、单纯、自然的情韵更接近希腊的精神。拉斐尔笔下的圣母,就像人间的母亲一样,以其洋溢着温情的人性,打动了历代渴望美好生活和人间温暖的观众的心灵。作于他生命晚期的《西斯廷圣母》(1513),完成了1514年,是拉斐尔最成功的一幅圣母像,是幅祭坛画,一直保存有西斯庭教堂里,故得此名。它兼具两种秉赋,她既象一位善良的民间女性,又具有女王式的严肃性。圣母抱着圣子降落人间是为了献出自己的儿子。西斯庭圣母所具有的文雅、温柔与美貌,致使一位俄国画家感慨地赞美道:“拉斐尔画的圣母,本身就是对人类的想象力的创造。”这个庄严而典雅的圣母形象,能够说是画家所有圣母像中集大成者,是他最成功的一幅圣母像。

三位艺术家的简单概括:

1.达·芬奇的主要艺术特色和艺术成就:

①艺术特色:把自然科学知识引入美术,是15世纪意大利人的重大贡献,达·芬奇继承了这种传统并大大完善了它。如他的代表作壁画《最后的晚餐》完美的构图、和谐的形与空间、丰富的心理刻划,都显示了古典美术大师达·芬奇的艺术特色。

②代表作:木板油画《岩间圣母》、壁画《最后的晚餐》、油画《蒙娜·丽莎》; 2.米开朗琪罗的主要艺术特色和艺术成就:

①艺术特色:米开朗琪罗的作品以力量和气势见长,具有一种雄浑壮伟的英雄精神。他早年的雕塑《大卫像》是最鲜明展示盛期文艺复兴美术特点的作品。他真正实现了把生命从石头中释放出来的理想,以精湛的技巧、强烈的信心,雕凿出这尊完美的英雄巨像。

②代表作:雕塑《大卫像》、《摩西》、西斯廷天顶画《创造亚当》、祭坛画《末日审判》、雕塑《基督下十字架》、设计圣彼得大教堂穹隆; 3.拉斐尔的主要艺术特色和艺术成就:

①艺术特色:拉斐尔的作品一直被人们视力为古典美术精神最完美的体现。他是西方美术史上最擅长塑造圣母形象的大师。他那一系列圣母像,把感性美与精神美和谐无间地统一起来,从而传达出人类的美好愿望和永恒感情。纯真优美、庄重自然、明快清晰、和谐简洁,这些古典美术最为推重的品质,在拉斐尔身上获得了最鲜明的体现。

②代表作:油画《圣母的婚礼》、《美丽的女园丁》、《西斯廷圣母》、《座椅中的圣母》、壁画《雅典学派》;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布置下一堂课内容

课题: 无彩的图画与无声的音乐

教学目标:

1、了解书法与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的关系,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 2、了解草书的体式与发展过程,了解草书情感表现的独特审美价值。 3、掌握线条分析方法,分析线条构成的要素,了解其对应的审美特征。 4、分析线条与笔法的关系,总结笔法技巧,在实践中感受技巧对情感的表现作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幻灯片(PPT文件)、电脑、投影仪、字帖、书法工具材料

教学重点:

线条审美分析

教学难点:

线条形式与审美特征的对应关系,技巧对线条表现的作用

教学程序:

一、导入:

1、书法与音乐作品的比较(书家示范视频)

音乐语言是乐音的组织,绘画语言是色彩和形体的组织,书法的形式语言就是线条的组织。书法通过线条传达美。欣赏书法就能感受到线条具有音乐旋律般

搜索更多关于: 高中优秀美术教案汇集 的文档
高中优秀美术教案汇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6e3z07ls205ej21u0rq9kfa2517te00k9y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