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4.0分)
1. 关于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要求,必须满足的是( )
A. 用锌与稀硫酸反应 B. 用排水法收集 C. 用酒精灯加热 D. 用含氢元素的物质作反应物 2. 如图是四位同学对某一物质的化学式意义的描述,该物质是( )
A.稀有气体 B.空气 C.氮气 D.CO2气体
(2)镁能与热水反应,生成氢气和一种碱,其化学反应式是______。
8. 医用氯化钙可用于补钙、抗过敏和消炎等,生产医用二水合氯化钙(CaCl2),常以工业碳酸钙(含少
量杂质铝离子、铁离子)为原料,主要经过溶解、除杂、过滤、酸化、蒸发结晶等过程,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A. C B.
C. D.
3. 如图所示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燃烧药匙中的红磷越多,进入瓶中的水就越多 B. 该实验中测定氧气的体积是运用了转换法
C. 若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小于 ,可能是装置漏气
D. 若将红磷改为硫粉,瓶底的水换成氢氧化钠溶液,也可完成本实验
4. 向盛有50克硝酸钾的烧杯中加入100克水,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所示,此时溶液温度为T℃,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时,烧杯中的溶液的总质量为150克 B.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一定小于50克
(1)在溶解和酸化的操作中,加入的酸是______。
(2)除杂操作的方法是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然后将所得沉淀过滤,滤渣中一定有的成分是_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9. 为了测定实验室中氯酸钾样品的纯度,某学习小组取2.5克该样品与0.8克二氧化锰混合。加热该混合
物至不再产生气体,待剩余固体冷却后称量为2.34克。问: (1)氯酸钾完全反应后,产生______克氧气 (2)该氯酸钾样品的纯度是多少?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0分) 10. 小金利用下图装置对相关问题展开探究。
实验步骤及现象:
C. 若增加烧杯中的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变
D. 若使烧杯中的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NaOH溶液是否变质,用了以下的方法判断:①滴入无色酚酞试液,若溶液变红则5. 某同学欲检验一瓶
说明NaOH溶液一定没有变质;②滴加BaCl2溶液,若无沉淀生成则说明NaOH溶液一定没有变质;③滴加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则说明NaOH溶液一定变质。上述判断正确的是( )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①②③
6. 用三块相同的铁片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1:取第一块铁片,放入稀硫酸中,产生气泡
实验2:取第二块铁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片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实验3:取第三块铁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的现象 对三个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实验1的铁片与稀硫酸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氢气 B. 实验2的铁片取出洗净、干燥后称量,其质量比原铁片小 C. 实验3的铁片与浓硫酸一定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D. 实验1和3,说明稀硫酸和浓硫酸的化学性质有差异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0分)
7. 镁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金属,除了能与氧气反应,还可以与氮气、二氧化碳等反应。
(1)已知镁在高温条件下能与TiCl4 发生如下反应TiCl4+2Mg中进行(填字母)。
高温
①按图连接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将块状大理石置于B装置的有孔塑料板上。
②关闭止水夹K2,打开止水夹K1,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B装置中装入稀盐酸,使其浸没大理石后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此时在A装置处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③当B装置中的物质仍在反应时,关闭止水夹K1,打开止水夹K2,观察现象。 请回答: (1)若将A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换成氯化钙溶液,则按②实验操作时是否会出现浑浊现象?______。 (2)步骤③中C装置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反应结束后C装置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11. 某学习小组用如图装置探究氧化铜(CuO)粉末中是否含有氧化亚铜(Cu2O)。
Ti+2MgCl2.该反应需在______环境
第1页,共6页
(1)已知CuO和Cu2O在加热条件下均能被。X气体还原为Cu,X是CO、H2中的一种气体。根据装置判断,X的化学式应为______。
(2)按图所示的实验过程中,步骤①通入气体、②点燃酒精灯、③气体验纯,其先后顺序为______(填编号)。
(3)U型管中的______现象可以作为玻璃管内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证据。
(4)已知反应前玻璃管中粉末的质量为m1克,完全反应后玻璃管中粉末的质量为m2克,m2:m1=8:a.当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时,氧化铜粉末中一定有氧化亚铜。
第2页,共6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
说法正确。
C、若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小于,可能是装置漏气,在冷却过程中有外界的空气进入瓶中,故选项说法正确。
解:A、实验室制取氢气,不一定必须用锌与稀硫酸反应,用稀盐酸可可以,故选项说法错误。
B、实验室制取氢气,不一定必须用排水法收集,也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选项说法错误。 D、若将红磷改为硫粉,瓶底的水换成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形C、实验室制取氢气,属于固液常温型,无需用酒精灯加热,故选项说法错误。 D、实验室制取氢气,必须用含氢元素的物质作反应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根据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答案】C
【解析】
成压强差,也可完成本实验,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欲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该实验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装置的气密性好;②所用药品必须是足量;③读数时一定要冷却到原温度;④所选除氧剂要具备以下特征:本身能够在空气中燃烧;本身的状态为非气体;生成的物质为非气态;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答案】B
【解析】
解:根据题意,该物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1个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 A.C由一种元素组成,且由原子直接构成,故选项不合题意。 B.O3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不合题意。
C.SO2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1个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故选项符合题意。 D.NH3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但1个分子由4个原子构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解:A、向盛有50克硝酸钾的烧杯中加入100克水,充分溶解后,硝酸钾有剩余,T℃时,烧杯中的溶液的总质量小于150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B、向盛有50克硝酸钾的烧杯中加入100克水,充分溶解后,硝酸钾有剩余,则T℃时,100克水中溶解的硝酸钾的质量小于50克,则T℃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一定小于50克,故选项说法正确。 C、若增加烧杯中的水,若形成的是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选
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进行分析: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 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②
项说法错误。
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D、若使烧杯中的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若采取的升高温度的方法,溶液的组成未发生改变,则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化学式的意义,掌握化学式的宏观与微观意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答案】A
【解析】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向盛有50克硝酸钾的烧杯中加入100克水,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所示,此时溶液温度为T℃,
解:A、并不是燃烧药匙中的红磷越多,进入瓶中的水就越多,红磷完全消耗装置内的氧气,就不再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
根据图示可知,硝酸钾不能继续溶解,进行分析判断。
B、该实验中是通过测量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来测定氧气的体积,是运用了转换法,故选项
第3页,共6页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饱和溶液的特征、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溶解度的含义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答案】B
【解析】
D、根据浓、稀硫酸与铁的反应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和浓硫酸的强氧化性,需要加强识记。 7.【答案】A Mg+2H2O H2↑+Mg(OH)2
【解析】
解:①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钠均显碱性,均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不能检验是否变质。
②滴加BaCl2溶液,碳酸钠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若无沉淀生成则说明NaOH溶液一定没有变质。
③滴加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说明存在碳酸钠,则说明NaOH溶液一定变质。 故②③说法正确。 故选:B。
解:(1)由于镁能与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反应,所以镁在高温条件下能与TiCl4发生反应应在稀有气体环境中进行。
(2)镁能与热水反应,生成氢气和一种碱,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碱是氢氧化镁,其化学反应式是:Mg+2H2O
H2↑+Mg(OH)2。
故答为:(1)A;(2)Mg+2H2OH2↑+Mg(OH)2。
(1)根据镁能与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的反应分析;
根据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结合碳酸钠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镁与热水的反应和质量守恒定律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掌握碳酸钠的化学性质是正确解答
本题属于信息给予题,通过题干分析出镁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知识。
本题的关键。 6.【答案】D
【解析】
8.【答案】盐酸 氢氧化铁氢氧化铝
【解析】
解:
(1)在溶解和酸化的操作中,由于最终产物为氯化物,所以为避免引入新的杂质,加入的酸是盐酸。
(2)除杂操作的方法是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由于氢氧化钙和氯化铝以及氯化铁都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铝,所以将所得沉淀过滤,滤渣中一定有的成分是 氢氧化铁 氢氧化铝。 故答案为: (1)盐酸。
(2)氢氧化铁 氢氧化铝。
根据给出的转化关系对应的过程分析每个对应的问题,或者直接分析每个问题,从给出的信息中找对应的信息。
读图,从中获得解答题目所需的信息,所以在解答题目时先看解答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带着问
第4页,共6页
解:A、实验1的铁片与稀硫酸发生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故A错误;
B、由于每56份质量的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了64份质量的铜,所以实验2的铁片取出洗净、干燥后称量,其质量比原铁片大,故B错误;
C、浓硫酸有强氧化性,与铁发生反应,生成了致密的铁的氧化物,故C错误; D、实验1和3,说明稀硫酸和浓硫酸的化学性质有差异,故D正确。 故选:D。
A、根据铁与酸反应生成氢气进行分析; B、根据铁与硫酸铜反应的质量关系进行分析; C、根据浓硫酸可以将铁氧化进行分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