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时 认识梯形
教学内容:课本P66页例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梯形的概念及特征,认识梯形的底和高以及底和高的意义并会画梯形的高。知道什么叫等腰梯形以及等腰梯形和梯形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会用集合图表示。 3、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经历认识梯形的底和高的意义和画高的全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理解梯形的概念及特征。了解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会用集合图表示。理解梯形底和高的意义并会画梯形的高。 教学准备:
课件、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回忆学过的平行四边形,什么是平行四边形?它有什么特征?怎样画平行四边形的高?(指名回答)
2、今天我们认识另一种特殊的四边形。(板书课题) 二、探索发现
1、出示主题图P66 你见过这样的图形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点?(指名汇报)
2、总结:我们把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3、你会画梯形的高吗?自己动手尝试。(P66例3 主题图 第二个)指名汇报画法。
4、教师介绍梯形的上底、下底、腰、高
5、生活中会有特殊的梯形,如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自学书本P66 6、思考:直角梯形的高怎样画,自己动手画一画后你发现了什么?(直角梯形中的成直角的腰就是高)
7、思考并总结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四边形,都有平行的对边
不同点: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且不相等。
8、想一想我们都学过哪些四边形?(小组交流总结,并说一说每一种四边形的特征)
(1)指名汇报学过的四边形
(2)思考: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关系。
(3)思考: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
(4)教师总结: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又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5)那么四边形怎样分类呢?像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而另一类是不规则四边形。
(6)在特殊的四边形里按照对边平行的情况分成两类:两组对边分别平行(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只有一组对边平行(梯形)
(7)出示P66 例4图 三、巩固发散
1、 P66 做一做,想一想 一个梯形里可以画出几条高。 四、评价反馈
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认识梯形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上底 等腰梯形 直角梯形 腰 高 高
下底
六、教学后记
第7课时 练习课(一)
教学内容:课本P67、P68、P69页练习十一 教学目标:
1、掌握四边形分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理解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 。
2、通过练习,认识到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熟练说出梯形的的各部分名称。 3、培养学生良好的作图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四边形分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认识到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会画平行四边形及梯形的高。 教学准备:
课件、投影、三角板、长方形纸、剪刀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P67——1 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指名汇报
教师总结:利用的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2、P67——2 独立尝试后同桌交流,指名上台演示。
教师总结:利用的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3、P69——11 独立尝试后同桌交流剪法,指名上台演示。 4、P67——5 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
教师总结:梯形要求只有一组对边平行,且不相等。 二、指导练习
1、P69——12 独立尝试后指名汇报。
教师总结:利用的是平行四边形的特性: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教师同时总结,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P67——6 独立画出剪法后,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总结:利用平行四边形及梯形的特征。 3、P67——3 独立测量后说一说发现。 教师总结:平行的四边形对角相等。 三、检测评价
1、P67——4 独立完成后同桌检查 2、P68——7 独立观察后指名汇报 3、P68——9 独立观察后指名汇报
4、P68——8 独立完成后指名订正,强调第(2)(3)题,梯形与平行四边形不相交。动手剪一剪长方形即可。 四、板书设计
练习课(一) 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
五、教学后记
第8课时 练习课(二)
教学内容:课本P67、P68、P69页练习十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际测量充分感知四边形内角和为360°这一规律。 2、通过动手测量,使学生经历充分感知四边形内角和为360°这一规律的全过程,并渗透归纳、猜想和验证的数学思想。
3、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的神奇和奥妙,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感知四边形内角和是360°这一规律。 教学准备:
课件、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P69——14 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再指名订正。 教师总结:平行四边形两个,梯形9个
2、思考: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有哪些。(对边相等且平行、对角相等) 二、指导练习
1、P68——10 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1)在小组内说一说你的发现。 (2)自己任意画一个四边形验证结论。
(3)教师总结:任意一个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 三、检测评价
活动:P69——13
以小组为单位按书中要求拼摆图形,教师组内巡视并予以指导。最后展台交流。 四、板书设计
练习课(二) 任意四边形内角和是360°
五、教学后记
第六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一、本单元教材内容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二、教学目标 商的变化规例7。 笔算除口算除用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例1。 商一位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例2—例5。
商两位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例6。 (1)使学生学会口算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的数(商一位数)。 (2)使学生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经历探索过程,了解商的变化规律。
(4)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除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5)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
(1)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掌握“四舍五入”的试商方法。 四、教学难点
掌握“四舍五入”的试商的方法。 五、课时划分:14课时
(1)口算除法 1课时左右 (2)笔算除法 9课时左右 (3)整理与复习 1课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