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为劳动派遣的政府雇员,其管理机构是()
A.政府机关 B.事业单位 C.编制管理办公室 【参考答案】: C
2.在组织的诸要素中,()是一个本质性的要素,根据它的不同可以划分出组织的不同类型。
A.组织目标 B.组织原则 C.组织设计 D.组织构成 【参考答案】: A
3.公共组织主体缺乏独立性的监督会趋于疲软,在现实,其表现是()
A.“角色冲突” B.“双重俘获” C.“组织缺位” D.“道德滑坡” 【参考答案】: B
4.()奠定了古典市民社会理论的基础。
A.洛克 B.亚里士多德 C.卢梭 D.康德 【参考答案】: B
5.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不包括()
A.卫生事业 B.体育事业 C.文化艺术事业 D.宗教事业 【参考答案】: D
6.公共事业组织表现出比较浓厚的“官本位”意识是因为()
A.缺乏“服务第一”的观念 B.尚未确立正确的权力与业务观念 C.没有按照公共事业所特有的行为规范来开展工作 D.公共事业组织的服务人员素质较差 【参考答案】: A
7.我们通常所说的“城管”在编制上属于()
A.政府编 B.事业编 C.既不属于政府编,也不属于事业编 【参考答案】: C
8.社团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A.会员大会 B.理事会 C.常务理事会 D.监事会 【参考答案】: A
9.我国颁布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时间是()
A.1998年9月18日 B.1998年10月18日 C.1998年10月25日 D.1998年11月25日 【参考答案】: C
10.公共事业伦理评价的三种主要形式不包括()
A.社会舆论 B.传统习惯 C.政治信念 D.宗教信仰 【参考答案】: D
11.领导的管理职能中,属于个人权力的是()
A.奖惩权 B.业务专长权 C.职务权力 D.任免权 【参考答案】: B
12.社团组织必须要有()人以上个人会员
A.30 B.40 C.50 D.60 【参考答案】: C
13.()是公共事业管理人才最重要的基本素质。
A.政治品德素质 B.知识素质 C.能力素质 D.心理素质 【参考答案】: A
14.市民社会的构成主体是()
A.政府 B.企业 C.社团 D.基金会 【参考答案】: C
15.公共事业伦理的(),最主要的就是要协调个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利害冲突,保证公共利益为公众共享,推动整体社会和谐健康地发展。
A.服务性原则 B.层次性原则 C.公正性原则 D.综合效益原则 【参考答案】: C
16.亚太地区数量最多的独立公共事业组织的国家是()
A.菲律宾 B.日本 C.印度尼西亚 D.新加坡 【参考答案】: A
17.()是基金会的法定代表人。
A.理事会 B.理事长 C.秘书长 D.监事长 【参考答案】: B
18.“第三部门”的概念是由()最先使用的。
A.奥尔森 B.列维特 C.熊彼特 D.布坎南 【参考答案】: B
19.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监督的外部制度安排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国家人为地限制公共事业组织之间的竞争,这种限制竞争带来的副产品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