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成本论
一、选择题
1.等成本线向右上平行移动表明( )。 A.产量提高了 B.成本增加
C.生产要素价格按相同比例上升了 D.以上任何一个都是 2.等成本曲线绕着它与纵轴(K)的交点逆时针旋转意味着( )。 A.生产要素K的价格下降了 B.生产要素L的价格上升了 C.生产要素L的价格下降了 D.上述说法都不正确
3.已知在等产量曲线的某一点上,以生产要素L替代K的边际替代率是2,这意味着( )。
A.MPK/MPL=2 B.MPL/MPK=2 C.APK/APL?2 D.QK/QL=2 4.已知等成本曲线与等产量曲线既不相交也不相切,此时,要达到等产量曲线表示的产出水平,应该( )。
A.增加投入 B.保持原投入不变 C.减少投入 D.A与B都可以 5.若等成本曲线与等产量曲线相交,这表明要生产等产量曲线所表示的产量水平( ) 。
A.还可以减少成本支出 B.不能再减少成本支出 C.应该再增加成本支出 D.上述都不正确
6.假设AB线代表的总成本为24元,则由等成本曲线AB可知生产要素X和Y的价格分别为( )。
A.4元和3元 B.3元和4元 C.8元和6元 D.6元和8元 7.生产200单位产量的最低成本是( )。 A.24元 B.48元 C.12元 D.36元 8.生产200单位产量的最优生产要素组合是( )。 A.3单位x和4单位y B.4单位x和3单位y C.8单位X和6单位y D.6单位x和8单位y
9.等成本曲线从AB平行移至CD,表明总成本从24元增至( )。 A.32元 B.36元 C.48元 D.60元
10.规模报酬递减是在下述哪种情况下发生的( )。 A.连续地投入某种生产要素而保持其他生产要素不变 B.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C.不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D.上述都正确
11.如果规模报酬不变,单位时间里增加了10%的劳动力使用,但保持资本量不变,则产出将( )。
A.增加10% B.减少10% C.增加大于10% D.增加小于10% 12.在以横轴表示生产要素L,纵轴表示生产要素K的坐标系中,等成本曲线的斜率等于2表明( )。
A.w/r=2 B.QL/QK=2 C.r/w =2 D.上述任意一项 13.由企业购买或雇佣任何生产要素所产生的成本是指( ) A.显成本 B.隐成本 C.固定成本 D.可变成本。 14.经济成本与经济利润具有以下特征:( ) A.前者比会计成本大,后者比会计利润小 B.前者比会计成本小,后者比会计利润大 C.两者都比相应的会计成本和会计利润小 D.两者都比相应的会计成本和会计利润大
15.使用自有资金也应计算利息收入,这种利息从成本角度看是( )。
A.固定成本 B.隐成本 C.会计成本 D.生产成本 16.假定某机器原来生产A产品,利润收入为200元,现在改生产B产品,所花的人工、材料费为1000元,则生产B产品的机会成本是( )。
A.200元 B.1200元 C.1000元 D.无法确定 17.边际成本是指( )。
A.增加生产1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 B.总成本除以产量 C.投入的生产要素每增加1个单位所增加的产量 D.平均成本除以产量 18.不变成本是指( )。
A.购进生产要素所支付的成本 B.即使停止生产也必须支付的成本 C.要增加产量所要增加的成本 D.以上解释都不对 19.当SAC达到最低点时,下列正确的是( )。
A.SAVC=SFC B.SMC=SAC C.P=SAVC D.P=SMC 20.如果生产10单位产品的总成本是100元,第11单位的边际成本是21元,那么( )。
A.第11单位产品的TVC是21元 B.第10单位的边际成本大于21元 C.第11单位的平均成本是11元 D.第12单位的平均成本是12元 21.假如增加1单位产量所带来的边际成本大于产量增加前的平均可变成本,那么在产量增加后平均可变成本( )。 A.减少 B.增加 C.不变 D.都有可能
22.已知产量为99单位时,总成本等于995元;当产量增加到100单位时,平均成本等于10元,由此可知边际成本为(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