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物理试卷合集)江苏省南通市2018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16份合集)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3 9:09:3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下列对表中数据的分析,错误的是 。 ..

A.当凸透镜的焦距相同,物距不同时,所成的像有可能相同 B.当物距相同,凸透镜的焦距越大时,像距越大

C.当物距相同,凸透镜的焦距不同时,所成的像都是实像 D.当凸透镜的焦距相同,且成放大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

25. ( 4分)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

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

(1)已知图中AB段的距离sAB等于40.0cm,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

cm/s (2)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AB会偏 。 (3)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 由静止开始下滑。 (4) vBC wAC (填“>”、“<”或“=”)。

26. (8分)2016年6月,我区东湖中学的学生小明在水塘中看到形状特殊的“虾”.

(1)如图甲所示,他看到的“虾”是因为光的 而形成的 像,真正的虾在水中 (C/D/E/F)处.他用激光笔从A点向 (B/C/D/E/F)处射出光束, 即可把虾照亮.

(2)拍照得到虾的胶片后,他用如图乙所示的幻灯机展示给同学们看. ①胶片上虾的头部朝 (上/下).

②测得胶片到凸透镜的距离为8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2cm B. 7cm C. 9cm D. 10cm

③要使像变得更大,应将幕布向 (左/右)移,并将凸透镜向 (左/右)移. 27. ( 5分)小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在水温升高到90℃后,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并持续几分钟后停止读数,图乙为第3min

时温度计的示数,请你帮她读出示数并填入表格中. 时间//min 温度/℃ 0 90 1 92 2 94 3 4 98 5 98 6 98 7 98 (2)根据表格中数据,小华实验时,水的沸点是 ℃。

(3)如图丙中A、B所示,其中 图是在第5min的气泡的变化情况.

(4)在这次实验中,小华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 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回答出一条即可).

28. (6分)小明坐在一列从苏州开往北京的动车上,看到窗外的景色十分美丽很开心。他想利用学到的物理知识来测量

动车的速度。在路上动车正要匀速通过一座大桥,已知大桥长1000m,小明坐在车上从上桥到离开桥,所用的时间是20s。则:

(1)则动车的速度为多少?

(2)已知车长150m,则动车全部通过大桥所行驶的路程为多少? (3)动车通过大桥所需的时间为多少?

29. ( 7分)据统计,全国发生的车祸中有超过四分之一是超速引起的!为此,我市近年来加大了道路限速监控管理.一种

是“定点测速”,即监测汽车在某点的车速;另一种是“区间测速”,就是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如果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若监测点A、B相距25km,全程限速120km/h,一辆轿车通过监测点A、B的速度分别为100km/h和110km/h,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 (1)采用“定点测速”,该轿车通过监测点A、B时会不会被判超速?

(2)采用“区间测速”,这辆轿车在该路段会不会被判超速(请通过计算进行说明)?

(3)若该轿车通过B点后继续以110km/h的速度沿高速公路行驶到距B点82.5km的C处,此时时钟显时的时间是

多少?

30. ( 3分)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光的全反射

一束激光从某种玻璃中射向空气,保持入射点不动,改变入射角(每次增加0.2°),当入射角增大到引41.8°时,折射光线消失,只存在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全反射,发生这种现象时的入射角叫做这种物质的临界角.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只发生反射,不发生折射. (1)上述玻璃的临界角是 。

(2)折射光线消失后反射光线的亮度会增强,其原因是折射光消失后,入射光几乎全部变为 。

(3)当光从空气射向玻璃, (选填“会”或“不会”)发生光的全反射现象。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8分。1-12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13-15小题为不定向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物理就在我们身边,下面对日常生活中事物的物理量估计合理的是 A.中学生一只鞋的长度约为24dm B.人洗澡的水温以60℃为宜 C.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6000g D.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是1m/s

2.噪声是一种环境污染,一些城市规定学校周边机动车禁止鸣笛,下列减弱噪声的方法与之相同的是 A.在录音棚内安装隔音设备 B.在学校或住宅区种植花草树木 C.夜晚禁止建筑工地施工 D.在高噪声厂房工作的人员要戴上耳罩 3.用酒精灯对烧杯中的冰水混合物加热,当冰未熔化完时,冰和水的温度 A.水的温度上升 B.水的温度上升,冰的温度不变 C.冰的温度上升 D.冰和水的温度保持0℃不变

4.“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 B.“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 C.“凝重的霜”是凝固现象 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

5.冬天,人说话时,可以看到口里呼出“白气”;夏天,打开冰箱时,也可以看到从冰箱里冲出“白气”。下列对这两次“白气”产生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冰箱里冲出的“白气”是冰箱里的气体液化产生的 B.冰箱里冲出的“白气”是冰箱里的气体汽化产生的 C.口里呼出的“白气”是口里的气体液化产生的 D.口里呼出的“白气”是口里的气体汽化产生的 6.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B.光只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C.光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D.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7.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雨后彩虹——光的反射 C.海市蜃楼——光的直线传播

B.形影不离——光的直线传播 D.水中倒影——光的折射

8.对于光现象,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A.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所以凹透镜只能成虚像

B.凸透镜成像时,实像能在光屏上得到,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得到

(物理试卷合集)江苏省南通市2018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16份合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78r760als44p5c1cp2i5zpak1cslt00dfc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