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溶液》专项复习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在家庭用的调味品中,与水充分混合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食用油 B.食盐 C.味精 D.蔗糖 2.关于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是不能再溶解溶质的溶液
B.降低温度一定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溶液中有固体未溶解,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当溶质晶体与其溶液稳定共存时,此溶液在该温度下是饱和的
3.下图为氢氧化钠固体在水中和酒精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易溶于酒精
B.氢氧化钠在水和酒精中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20℃时,氢氧化钠水溶液比酒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D.40℃时,饱和氢氧化钠水溶液降温到20℃会有固体析出 4.化学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B.夜晚发现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用灼烧法法鉴别黄铜(铜锌合金)与黄金 5.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用肥皂水鉴别纯净水、石灰水 B.过滤时使用玻璃棒,加快过滤速率 C.将NaOH固体放在小烧杯中称量 D.用水鉴别NH4NO3和NaOH两种固体 6.配制100g2%NaOH溶液的操作正确..
的是( ) A.将NaOH固体放入小烧杯中,用托盘天平称取2.0gNaOH固体 B.用500mL量筒量取98.0mL水
C.将称取的NaOH固体直接倒入量筒中溶解
D.10mL2%的NaOH溶液中加入10mL水稀释得到1%NaOH溶液
7.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l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克 B.升高温度可使不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
C.将45℃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时,两溶液均析出晶体 D.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清除油烟机上的油污时,可以用汽油或洗涤剂去处理,但是前者溶解,后者是乳化作用,原理有所不同。
B.将金属甲的单质放入金属乙对应的可溶性盐溶液中,没有任何现象,说明金属活动性乙大于甲
C.金属的矿石与化石燃料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所以我们要谨慎对待盲目扩大开发利用它们的行为,为子孙后代多留下一些可用的资源。
D.无论是地壳中,还是空气里,质量分数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 9.下列图像与对应的表述一致的是( )
A.金属镁和铝分别放入等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 B.盐酸酸化的Mg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 C.白色硫酸铜粉末中逐滴滴加水 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10.实验室有25%的较浓盐酸,密度为1.1g/mL,要用它和蒸馏水为原料来配置220g5%的稀盐酸,请计算需要量取较浓盐酸的体积为( ) A.28mL
B.35mL
C.40mL
D.44mL
11.将7.3g已部分氧化的锌粉,加入到98g10%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
A.14.5g B.15.5g C.16.1g D.18.3g 12.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