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钢厂炉前12种元素定量分析 高压火花 钢中锰的定量分析 交流电弧 铁矿石定量全分析 交流电弧 头发各元素定量分析 交流电弧/ICP 水源调查6种元素(Cr、Mn、Cu、Fe、Zn、Pb )定量分析 ICP
7、(6分)下图为乳剂特性曲线,说明AB、BC、CD段的曝光情况,并写出黑度S与曝光量H间的线性关系方程式,指出线性方程中的斜率及其在横坐标上截距的物理意义。 ·AB段曝光不足,BC段曝光正常,CD段曝光过量。(2分) ·乳剂特性曲线方程 S = ?(lgH - lgHi)(2分)
·?为线性部分斜率,称为乳剂的反衬度,表示乳剂在曝光量改变时黑度变化的快慢;(1分)
·lgHi为线性部分在横轴上的截矩,Hi称惰延量,表示感光板的灵敏度。(1分) 1、在谱片板上发现某元素的清晰的 10 级线,且隐约能发现一根 9 级线,但未找到其它任何 8 级线,译谱的结果是 ( ) (1) 从灵敏线判断,不存在该元素
(2) 既有 10 级线,又有 9 级线,该元素必存在 (3) 未发现 8 级线,因而不可能有该元素 (4) 不能确定
2、 用发射光谱进行定量分析时,乳剂特性曲线的斜率较大,说明 ( ) (1) 惰延量大 (2) 展度大 (3) 反衬度大 (4) 反衬度小 3、摄谱法原子光谱定量分析是根据下列哪种关系建立的?
(N0-基态原子数,S-分析线对黑度差, c-浓度, I-分析线强度, S-黑度) (1) I -N0 (2) S -lgc (3) I - lgc (4) S- lgN0 4、几种常用光源中,产生自吸现象最小的是 ( )
(1) 交流电弧 (2) 等离子体光 (3) 直流电弧 (4) 火花光源
5、某摄谱仪刚刚可以分辨 nm 及 nm 的两条谱线,则用该摄谱仪可以分辨出的谱线组是
(1)Si ─ Zn nm; (2) Ni ─ Fe nm (3) Mn ─ Fe nm; (4) Cr ─ Ce nm
6、用发射光谱进行定量分析时,乳剂特性曲线的斜率较大,说明 (1) 惰延量大; (2) 展度大; (3) 反衬度大; (4) 反衬度小 原子吸收光谱法 1、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基本原理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基于待测基态原子对特征谱线的吸收而建立的一种分析方法。 2、吸收线轮廓的表示方法
表征吸收线轮廓的参数:中心频率?O:最大吸收系数对应的频率; 半宽度Δ?O :K0/2处的宽度 3、 影响谱线宽度的因素
(1) 自然变宽 (2)多普勒(Doppler)变宽 (3)碰撞变宽 (4)其他因素:场致变宽、自吸效应
4、根据爱因斯坦辐射量子理论,谱线的积分吸收与火焰中基态原子数的关系为: 其中:e为电子电荷;m为电子质量;c为光速;N0为基态原子密度; f为振子强度,表示的是每个原子中能被入射光 激发的平均电子数。对于给定的元素,f为一常数。 4、 用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的必要条件
(1)锐线光源发射线的中心频率=原子吸收线的中心频率 (2)发射线的半宽度<< 吸收线的半宽度 1.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测得的吸光度为( )
A. 溶液对光源辐射的峰值吸收 B.原子对光源辐射的峰值吸收
C.待测元素基态原子对光源辐射的峰值吸D.待测元素基态原子对光源辐射的积分吸收 2.在高温下基态原子数与激发态原子数相比
A. 几乎相等 B. 激发态原子数远多于基态原子数 C. 基态原子数远多于激发态原子数 D. 无规律
3. 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原子蒸气对共振辐射的吸收程度与 ( ) A. 与入射光强度I0有线性关系 B. 基态原子数N0成正比 C. 激发态原子数Nj成正比 D. 被测物质Nj / N0成正比 4.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需用锐线光源,这是因为 A. 扣除背景吸收 B. 增加测定灵敏度 C. 测定被测组分的峰值吸收 D. 去除谱线干扰
5. 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若用连续光源代替空心阴极灯,测得的吸光度(A.与被测物浓度成正比 B. 与单位体积基态原子数成正比 C. 与被测元素浓度成正比 D. 几乎为零 6、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构造
构成光源、原子化器、分光系统、检测系统等。 7、锐线光源定义作用及工作原理
锐线光源是发射线半宽度远小于吸收线半宽度的光源,如空心阴极灯。 作用:提供待测元素的特征光谱;获得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工作原理:
8、原子化器种类及特点: (1)火焰原子化器 (2)石墨炉原子化器:
·需样量少,灵敏度高。L:几μL;S: ·试样利用率高,原子化效率达90%;
)·可直接测定粘度较大的试样或固体试样;
·整个原子化过程是在一个密闭的配有冷却装置中进行,较安全; ·因采用人工加样,精密度不高,装置复杂。 1、石墨炉原子吸收法与火焰法相比,其优点是( )
A.灵敏度高 B. 重现性好 C. 分析速度快 D. 背景吸收小 2、在原子吸收分析中,测定元素的灵敏度,在很大程度取决于( ) A.空心阴极灯 B. 原子化系统 C. 分光系统 D. 检测系统 3、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吸光物质是( )
A. 火焰中各种原子 B. 火焰中的基态原子 C. 火焰中待测元素的原子 D. 火焰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 4、干扰及其抑制种类及其消除办法 (1)光谱干扰
(2)物理干扰(基体干扰):非选择性干扰:
消除办法:·配制与待测试液基体相似的标准溶液,这是最常用的方法。 ·当配制其基体与试液相似的标准溶液确有困难时,须采用标准加入法。 ·当被测元素在试液中的浓度较高时,可用稀释溶液的方法。 (2) 化学干扰 选择性干扰:
消除办法:·选择合适的原子化方法 ·加“消电离剂”·加入释放剂·保护剂 ·加入缓冲剂·化学分离法 (3) 有机溶剂的影响
一填空、原子分光光度计采用( ) 光源,其发射谱线的半宽度( ) 于吸收线半宽度,且两者( )一致。
引起原子吸收线变宽因素主要有自然宽度、( )和( )等。其中( )是谱线变宽的最主要因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