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及答案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 1.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 ②家是温馨的港湾。在步履匆匆的返乡途中,在“爸妈装的行李箱”中,在难改的口味与乡音中,人们感受家的温暖,体悟家的意义,真诚感叹“有家真好”。但不要忘记,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追求,还是“老吾老以及人之七”的爱意延伸,这种由私而公的家国情怀,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价值理念。每个人孝亲敬长、安居乐业,每个家庭都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贡献,才能聚沙成塔,汇聚成同心筑梦的强大力量。 ③爱家不能小家子气,更不应局限于小情怀之中。公益短片《家国与边关》曾在全国上万家影院播出,感动了无数观众。在海拔5380米的神仙湾、最低气温达零下57度的伊木河,边防战士与恶劣环境、枯燥孤寂搏斗,无怨无悔,只因脚下站立的地方是祖国。现实中,执勤交警、电力工人,白衣天使,他们都是普通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这,何尝不是对家国情怀的有力诠释。 ④“没有国家繁荣发展,就没有家庭幸福美满。同样没有千千万万家庭幸福美满,就没有国家繁荣发展。”读懂家与国的辩证法,涵养深沉的家国情怀,我们就能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汇聚亿万人民的智慧与热忱,用奋斗托举美好未来。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作者:石羚)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概括第②段的论证思路。
首先________,然后________,最后________。
(3)请在第③段划线处写一段话,使之与上下文意思连贯。 【答案】 (1)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
(2)直接提出家是温馨的港湾的观点;列举让人感受到家的温暖和意义的种种情形论证“家是温馨的港湾”的观点;引用名言说明家国情怀是中华传统文化倡导的价值理念 (3)坚守平凡岗位,守护万家灯火。
【解析】【分析】(1)结合文章第①段“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并结合全文内容分析可知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
(2)解答此类题,按照议论文的一般结构,分析先论证什么,接着论证什么,然后论证什么,最后如何总结全文,最后套用运用答题模式概述。第②段开篇提出家是温馨的港湾,这是直接提出了本段的分论点,结合第2句“在步履匆匆的返乡途中,在“爸妈装的行李箱”中,在难改的口味与乡音中,人们感受家的温暖,体悟家的意义,真诚感叹′有家真好′″来论证了“家是温馨的港湾”的观点,紧接着,引用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两个名言,说明家国情怀,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价值理念。将这些内容运用答题模式进行概述即可。
(3)要结合前文“他们都是普通人”,他们的工作岗位也是普通的工作岗位,由此可以概括上一句为“坚守平凡岗位”,结合下文“何尝不是对家国情怀的有力诠释”,要连接下文,必须要能体现家国之间的整体关系,再结合本段的开头,可以概括下一句为“守护万家灯
火”。
故答案为:⑴ 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
⑵直接提出家是温馨的港湾的观点;列举让人感受到家的温暖和意义的种种情形论证“家是温馨的港湾”的观点;引用名言说明家国情怀是中华传统文化倡导的价值理念 ⑶ 坚守平凡岗位,守护万家灯火。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概括议论文中心论点的能力。论点应满足三点:①作者的观点;②明确的判断;③完整的句子。议论文的论点位置有三处:题目、开头、结尾,论点的出现在文中往往有标志性词语,如:“可见”“所以”“总之”“我觉得”“我认为”等。有些还需要根据文章内容去概括。
⑵本题考查把握议论文论证思路的能力。答题技巧:①要明确论点;②要答出论据或论证方法及其作用;③要使用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等表示起承转合关系的词语来组织答题的语言。
⑶本题主要考查连贯句子的能力。要在理解文段内容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补写合适的句子。注意一定要分析出前后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
2.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自 立
①常言说大树底下好乘凉,然而庇护在大树底下的小树苗是长不成参天大树的。同样,人也是如此,不求自立是不会成才的。
②自立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只有自立才能有发展的前途。世界著名的大发明家爱迪生的自立本领就很强。他十三四岁时为了建造实验室,常常到车站卖报,同时还在自己的后院里种植蔬菜,收获时再拿到市场上去卖。他用这些钱为自己建造了一间实验室,在此基础上他的发明也层出不穷。由此可见,自立对一个人的成功多么重要,要想成才,先得自立。
③相反,一个人如果不自立,样样都依赖别人,那么他是不会成大器的。球王贝利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能成为球王,而我的儿子是不会成为球王的。”他说的话是有道理的。贝利能成为球王是因为他有很强的自立本领,而他的下一代却在富足的环境下产生了依赖的心理,缺乏吃苦的精神,这就决定了球王的儿子永远成不了球王。
④球王贝利认识到了这一点,可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庇护子女的现象却十分严重。含辛茹苦的家长们为子女们样样操心,尽力为子女们减轻一切负担,然而这却使不少少年养成了过度依赖的坏习惯。殊不知我们当代的少年是跨世纪的一代,肩负着历史的重任。视子如宝的家长们,你们应该还自己子女一份自由,让他们自立,为他们的将来打下基础。 ⑤自立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想成才的青年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摆脱别人的庇护去自立吧!
(1)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第二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4)阅读下面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链接】
“富二代”指的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早一代民营企业家“富一代”们的子女,他们靠继承家产来拥有丰厚的财富。“富二代”在《鲁豫有约》栏目播出后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热词,但随着一部分“富二代”的负面新闻事件的曝光,“富二代”几乎成了堕落、炫富的负面词汇。
结合本文思考,你认为当今的“富二代”们应当怎样做才能真正健康地成长成才? 【答案】 (1)人不求自立是不会成才的。
(2)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列举了爱迪生自立自强的事例,论证了“要想成才,先得自立”的观点(自立对一个人的成功的重要性),使论证更具说服力。
(3)开篇借俗语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人不求自立是不会成才的”,接着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对比论证,最后总结全文,再次强调自立的重要性,并向青年一代发出号召。
(4)要有吃苦的精神,要自立、自强,要摆脱父辈的庇护;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懂得感恩社会、报效国家;要学好文化知识,练好创业本领,科学地、发展地继承家业、创新家业等。
【解析】【分析】 (1)这篇文章的题目“自立”点明了文章的论题,那么对于这个论题的观点和看法即中心论点,第①段“同样,人也是如此,不求自立是不会成才的”这句话明确表达了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和观点。因此,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 人不求自立是不会成才的。
(2)结合这段话的内容分析,这段话首先提出“自立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只有自立才能有发展的前途”的观点,然后举世界著名的大发明家爱迪生的自立有力地证明了这个观点。最后总结了自立对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性。据此分析答题即可。 (3)分析论述思路要看文中的标志性语句,同时还要注意题干中的提示性语句,如本题中的“同样,人也是如此”就是关键的提示。答题时先把文章整体感知一遍,然后分成几个部分,即第一自然段为提出论点部分,第二至四段为论证部分,最后一段是总结归纳。符合议论文是基本的论证结构。然后把各部分的内容加以概括即可。
(4)能结合文章“人不求自立是不会成才的”的观点并结合社会现实表达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富二代”的父辈们已经为他们创造了很好的物质条件,他们有条件享受父辈的成果,但是如果不摆脱父辈的庇护,那么结果就守不住父辈创造的家业,更不能提发展和壮大父辈的创下的家业。因此他们首先也和普通孩子一样,①要有吃苦的精神,要自立、自强;②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懂得感恩社会、报效国家;③要学好文化知识,练好创业本领。这样才能更好地成长,才能肩负着继承、发展壮大父辈基业的责任。
故答案为:⑴ 人不求自立是不会成才的。
⑵ 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列举了爱迪生自立自强的事例,论证了“要想成才,先得自立”的观点(自立对一个人的成功的重要性),使论证更具说服力。
⑶ 开篇借俗语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人不求自立是不会成才的”,接着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对比论证,最后总结全文,再次强调自立的重要性,并向青年一代发出号召。
⑷ 要有吃苦的精神,要自立、自强,要摆脱父辈的庇护;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懂得感恩社会、报效国家;要学好文化知识,练好创业本领,科学地、发展地继承家业、创新家业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