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06年江苏省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0 14:21:0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06年江苏省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

初 赛 试 题

(12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I C-12 O-16 Na-23 S-32 Ca-40 Fe-56 I-127

一、选择题(本题l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蛋白质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

A.蔬菜 B.鸡蛋 C.大米 D.植物油

2.为使2008年北京奥运会办成“绿色奥运会”,某校同学提出下列建议:①开发新清洁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②开发生产无汞电池;③分类回收垃圾;④提倡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⑤提倡使用手帕,减少餐巾纸的使用;⑥推广使用无磷洗涤剂;⑦控制化肥和农药的过量使用。你认为可以采纳的是( )

A.①②③④⑥⑦ B.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⑤⑥⑦ D.全部 3.煤矿坑道内的“瓦斯”爆炸往往造成重大矿难事故,“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气体。以下措施不能防止煤矿坑道内“瓦斯”爆炸的是 ( )

A.及时通风 B.杜绝明火 C.监测温度 D.监测甲烷浓度 4.以下是三种气体的密度(0℃、101 kPa)和溶解度(20℃、101 kPa)。 气体 H2 CO2 S02 性质 密度/g/L 0.0 899 1.977 2.716 溶解度/g 0.0 001603 0.1688 11.28 实验室收集SO2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 ) A.向上排空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排水集气法 D.既可用向上排空气法,又可用排水集气法 5.右图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一套实验装置,装置足以维持实验 过程中小白鼠的生命活动。装置气密性良好。经数小时后,U形管A、B两处的液面情况是(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

A.A处上升,B处下降 B.A、B两处都下降 C.A处下降,B处上升 D.A、B两处都不变 6.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等人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 了下面的实验。他们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发现:①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②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③有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由此推出关于原子内部结构的一些假设不合理的是 ( )

A.原子核体积很小 B.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 C.原子核与α粒子带同种电荷 D.原子内有相对较大的空间

7.锂电池是新型的高能电池,其质量轻、电容量大,颇受手机、手提电脑等制造商的青睐。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Li+MnO2=LiMn0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该反应中Mn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②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③LiMnO2为新型的氧化物④LiMnO2为锂、锰、氧的合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8.在一个密闭的钢筒内有A、B、C、D四种物质,通过电火花引燃后,充分发生反应。经测定,钢筒内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4 10 1 25 反应后质量(g) (未测) 21 10 9 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n,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与D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

A.1:1 B.1:2 C.1:3 D.3:1 9.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 ) A.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B.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 C.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的现象就是燃烧

D.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呈碱性 10.目前,科学家提出了一种经济而且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如下图)。关于此循环体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燃料电池能够使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B.该氢能源的循环体系能够实现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在此循环中发生了反应:2H2O

H2↑+O2↑

D.目前化学家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寻找合适的光照条件下分解水的催化剂 二、选择题(本题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有两个答案的错选1个不得分,漏选1个扣2分) 11.“达菲”是治疗人类感染禽流感的一种药物,而合成“达菲”的主要原料莽草酸(分子式C7H10O5)存在于我国盛产的八角茴香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莽草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2:5:40 B.莽草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7

c.每个莽草酸分子中含有22个原子 D.莽草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21%

12.根据右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20℃时,20 g NaCl加入到50 g水中,搅拌后将全部溶解 B.NaCl和NH4Cl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t℃时,NH4C1饱和溶液和NaCl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将20℃时NH4C1溶液降温到O℃,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了 13.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14.向AgN03、Cu(N0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锌粉,完全反应后过滤。下列情况不可能存在的是 ( )

A.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Ag+、Cu2+、Zn2+ B.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Ag+、Zn2+ C.滤纸上有Ag、Cu、Zn孙,滤液中有Zn2+ D.滤纸上有Ag、Cu、Zn,滤液中有Ag+、Cu2+

15.在A溶液中滴加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然后再滴加B溶液,当滴至A、B两物质正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紫色;再继续滴加B溶液时,溶液呈红色。在上述过程中,溶液的pH(纵坐标表示)与滴加B溶液的体积V(横坐标表示)之间的变化示意图是( )

16.铜和铝是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重要的金属。钛(Ti)有许多神奇的性能,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是2l世纪的重要金属之一。依据三种金属的性质和用途,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钛或钛合金放到海水中数年,取出后仍光亮如初,这说明金属钛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

B.将大小、厚薄相同的铜、铝、钛分别放入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观察到盛钛的试管放出气泡缓慢,盛铝的试管放出气泡快,盛铜的试管无现象,由此可推测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I>Cu>Ti

C.某同学的铜制眼镜框表面出现了绿色物质[主要成分Cu2(OH)2C03],可用稀盐酸除去

D.高层建筑常采用铝合金门窗而不采用铁门窗,主要原因是铝的密度小且表面易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17.利用化学实验可以鉴别生活中的一些物质。下表中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能将本组待鉴别的物质都区分出来的是 ( ) 待鉴别物质 A 硬水、软水 B N2、02、C02、空气 C 棉纤维、羊毛纤维、涤纶 D 氯化钾、硫酸钾、磷矿粉【Ca3(PO4)2】 鉴别方法 加肥皂水,搅拌,观察产生泡沫的多少 用燃着的木条检验,观察木条燃烧情况 闻燃烧产生的气味,观察燃烧情况和灰烬 看外观,再加水,观察是否溶于水 18.对于一定温度时某饱和溶液,可提供以下数据:①溶液的质量、②溶剂的质量、③溶液的体积、④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⑤溶质的溶解度、⑥溶液的密度,其中不能用来计算该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数据是 ( )

A.①② B.③④ C.⑤ D.②③⑥ 三、填空题(本题包括7小题,共33分)

19.(3分)美国“勇气”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使人类对火星的研究进入了新阶段。现在已测知,火星大气层上方无臭氧层,大气中95%为C02,O2和H20的含量极少。火星目前还不适宜人类生存的理由是(写3点)① ;② ;③ 。

20.(4分)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称为氨水,显碱性。实验室里通常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固体氢氧化钙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其化学方程式为:2NH4C1+Ca(OH)2

CaCl2+2NH3↑+2H20。氨气在化

工生产中应用广泛,如“侯氏制碱法”中就用到氨气。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氨气的发生装置与 相同(选择“A”或“B”填空)。 A.实验室用KMnO4制O2 B.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C02 (2)收集氨气 用排水法收集(填“能”或“不能”)。 (3)“侯氏制碱法”中关键一步的反应原理可表示为: NH3+C02+H20+NaCl=NaHC03+X

X是一种氮肥,其化学式为 。 21.(4分)常温下,将体积大致相等的水和酒精(密

3

度:O.789 g/cm)依次缓缓注入右图“细颈”容器(容量瓶)中,注满后立刻塞紧塞子振荡,静置片刻,容量瓶细颈上部有空柱形成。

实验发现,若水和酒精的注入先后顺序不同(其他条件相同),形成空柱的长短也不同。

何种加液顺序形成的空柱长?为什么?

22.(4分)钛(Ti)和钛的合金被认为是2l世纪重要的金属材料。目前大规模生产钛的方法是:第一步,在高温时,将金红石(Ti02)、碳粉混合并通人氯气制得TiCl4和一种可燃性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第二步,在氩气的环境中,用过量的镁在加热条件下与TiCI。反应制得金属钛(氩气不参加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3.(7分)航天飞行器座舱内空气更新过程如下图所示:

(1)装置I的作用是 。

(2)装置Ⅱ是CO2和H2的反应装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不写出反应条件)。反应类型是 。

(3)装置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是 。 (4)从装置I、Ⅱ、Ⅲ可看出,O2的来源是C02和H20,若产生896 g 02,消耗1012 g C02,则同时消耗H20 g。

24.(6分)复分解反应是我们学过的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之一。学习时,应注意将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深刻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006年江苏省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7grw9yd3t6rgfk15sw18xzko02xoc00fxq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