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868经济学(含宏观、微观))历年真题及参考答案
一、考试目的:
《经济学》作为全日制经济学学术型硕士学位入学考试课目,主要考察考生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的水平,注重考查考生应用经济学基本原理与方法分析现实经济现象与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达到甄别优秀考生以进一步深入学习经济学的目的。
二、考试性质与范围:
本考试是一种测试考生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的参照性水平考试。考试范围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三、考试基本要求
经济学考试在考查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经济学原理与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应能:
1. 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有关知识。 2. 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 3. 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
4. 准确、恰当地使用经济学的专业术语,文字通顺,层次清楚,有论有据,合乎逻辑地表述与分析实际经济问题。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㈠答卷方式:闭卷,笔试。答案答在答题纸上。 ㈡答题时间:180分钟。
㈢各部分内容的考查比例:试卷满分为150分。微观经济学80分,宏观经济学70分。
㈣题型比例:主要采用四个题型:概念解释30%;简答题70%;计算题20%;论述题30%。五、考试内容: 本考试包括以下部分:
1
目录
第一章 引论 ............................................................................................................................. 3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 3 第三章 效用论 ....................................................................................................................... 12 第四章 生产论 ....................................................................................................................... 16 第五章 成本论 ....................................................................................................................... 18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 ........................................................................................................... 24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 ....................................................................................................... 32 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 45 第九章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 47 第十章 博弈论初步 ............................................................................................................... 47 第十一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 48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 53 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 56 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 62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 67 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 75 第十七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 77 第十八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 83 第十九章 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 ............................................................................... 87 第二十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 94 第二十一章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 96 第二十二章 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和共识 ................................................................... 96
2
第一章 引论
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微观经济学分析的核心:价格分析,所以微观经济学也成为价格理论。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1)理性人;(2)资源稀缺。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一)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
1.理解需求的概念,了解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掌握需求函数和需求定律,掌握需求定律成立的条件,能运用需求定律分析问题,熟练掌握需求量的变化与需求的变化,点在线上的移动和线的移动之间的差别;
(2007简答,8分)一种物品的需求量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相关?如何相关?
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1.商品自身价格。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少;?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收入提高,需求量增加;?2.? 影响因素?3.相关商品的价格。替代品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大;互补品则相反;?4.消费者偏好。偏好增强,需求量增加;?消费者的价格预期。预期价格下降,需求量减少。??5.
补充知识:
需求量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数量的变动,表现为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运动;
需求变动: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其他因素所引起的需求数量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3
2.理解供给的概念,了解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掌握供给函数,熟练掌握供给量的变化与供给的变化之间的差别;
供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
?1.商品自身价格;??2.生产的成本;?影响因素?3.生产的技术水平;
?4.相关商品的价格;???5.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
3.掌握弹性的定义,了解弹性的特点,掌握点弹性,弧弹性两种计算方法并能实际应用计算,掌握弹性的几何表示;
?Q因变量的变动比例?QP Q弹性系数?ed?????自变量的变动比例?P?PQP
4.掌握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的概念与计算公式,掌握各种弹性的取值范围及其对商品的分类意义;
(2012简答,10分)“需求的价格弹性等于需求曲线的斜率”这种陈述是否正确,简述理由。
(2008名词解释,4分)需求价格弹性与需求收入弹性
需求的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供给的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补充:
判断:某种物品越易被替代,其需求越缺乏弹性
错。一般可替代性越多,Ed越富有弹性。如苹果比食盐更有弹性;甜馅面包比一般面包更有弹性。
判断:石油价格上升,随着时间的推移,石油需求会越来越缺乏弹性
错。石油价格上升,消费者短期不会大幅减少需求量。但设想在长期内,消费者可能找到替代品,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石油需求会越来越富有弹性。
4
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有哪些?
(1)商品的可替代性。一般可替代性越多,Ed越大,如苹果的Ed比食盐的大; (2)商品用途的广泛性。一般越广Ed越大;
(3)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一般必需品Ed小,非必需品Ed大;
(4)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一般比重越大Ed越大,如食盐的Ed比较小;
(5)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一般调节时间越长,Ed越大。
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五种类型
e?QPdQPd??limP?0??P?Q??dP?Q
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五种类型
线性供给曲线的点弹性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