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
摘要:从改革开放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我国汽车市场认为是未来发展潜力最大的市场,而且加入WTO后中国汽车市场空前活跃,汽车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面对日新月异、动态变化的中国汽车市场,中国汽车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应对,以保证中国汽车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汽车产业 WTO 节能环保 绿色理念 可持续发展 正文:
一:中国汽车产业的市场现状
关于中国汽车产业的现状,从两个角度来说,宏观角度与微观角度。宏观上,中国在2001年12月11日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国外的厂商陆续进入了中国市场,使得竞争进一步激烈;微观上,企业面临不得不降价的处境,处在亏损的边缘。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的汽车进口关税就一直在下调,这是履行WTO的义务,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鼓励竞争,优化中国市场。在2004年底,中国的加权平均关税水平下调到了8.9。2006年7月1日,我国汽车进口关税下调到25。这都是为了履行WTO的义务。同时,中国早在80年代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近百家汽车企业的混乱局面,所以国家降低关税,就会下降国外汽车在国内市场的销售价,使得其更具竞争力,从而使一些比较落后的国内企业的售价就会相对较高,使得其不得不退出市场,达到优化市场的效果。
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很多的国外企业进入了中国,搞起了合资,本质上就是以技术换市场。这里面有大众,标致,丰田,奔驰,宝马等公司。根据2000年的资料显示,中国汽车市场份额中97属于合资企业,而20多家国内企业仅仅占到了3的市场份额。可以说,中国的汽车企业就是在夹缝中生存。
在2004年11月22日,东风标致实施降价补偿的销售策略,引起了中国汽车行业的轩然大波。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几年中国汽车市场竞争之激烈。好多的厂商也都不得不推出降价的策略,这无疑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不幸。2004年统计资料显示,中国汽车的亏损面达到了16之多。
除此之外,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先后推出了关税下调预期,取消进口配额、实施《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进口车自动许可登记办法,整车特征办法,落地征税政策,允许外商进入汽车服务贸易领域等政策,这无疑对于中国的企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二: 加入WTO后 ,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1 实现国内汽车产业的兼并重组尽管在兼并、重组的方式上,汽车产业界有不同的看法,但在中国汽车产业需要兼并、重组这一点上看法一致,普遍认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兼并重组势在必行。在进入WTO之际,利用过渡保护期尽快统筹规划,进行有计划、分阶段的兼并重组。兼并重组中要坚持以下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即:·有利于进一步参与国际分工,与世界跨国汽车公司建立战略联盟;·有利于加强规模经济;·有利于汽车产业内部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市场结构的合
理升级。
2 融入世界汽车产业整合浪潮.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加入WTO,减少了进入国际大循环的障碍,增大了融入全球化体系的可能性,为我国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一直为高关税等保护措施拒之门外的许多跨国汽车公司,将会随着我国加入WTO,争相涌入我国汽车市场,寻觅台作伙伴和发展空间。为了争先和争取主动,它们定会在项目投资、技术转让、市场营销、售后服务体系的建设等方面变得更为灵活机动。这也必将促进我国汽车产业在开发、生产、售后服务、管理等领域与国际接轨,我国汽车产业应抓住机遇,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并与汽车跨国集团建立战略联盟。
3 在汽车未来发展的关键技术上形成核心竞争力目前,绿色理念已带来了新一轮汽车产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契机。仅以电动车为例,1999年全世界生产了l20万辆电动车,2000年已达700万辆,预计2010年产量将达l000万辆,约占世界汽车总产量的l/6。有的专家甚至认为,燃料电池汽车的出现将使世界汽车企业重排座次。在新一轮汽车产业的发展中,我们重新处于新的起跑线上,应抓住机遇,集中政府、企业、研究机构的力量,形成合力,以绿色理念为导向,进行技术创新,力争在汽车未来发展的关键技术上形成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4 在市场能力方面形成核心竞争力中国具有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但这个市场是潜在的,等待着去开拓和利用。现在国内比较关注的是
技术和资本市场,而对市场能力有所忽略。市场是企业的生命线,市场能力是指市场营销、开拓、占有及发展的能力。谁掌握了市场能力谁就真正掌握了最大的资源,尤其对中国而言。在某种意义上讲,市场比技术、资本更重要,依托市场可以组织整合其它生产要素,一旦掌握了市场优势,具有其它生产优势的跨国汽车公司就会找上门来。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潜在汽车市场,而中国汽车企业在把握这个市场能力方面占有天时地利。中国汽车企业应该成立专门的汽车市场能力研究机构,将这种优势转化为一种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在与世界跨国汽车公司的竞争中立于不敷之地。
三: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及前景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引发了随着各国政府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和法规的颁布,使汽车产业面临严峻的压力。于是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在国际汽车业达成了逐步的共识,也是汽车业重要的选择。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北美形势的变化,使国际油价达到最近两年的新高。这使我们感到国际汽车工业转型日益紧迫。我们也可以看到多个国家将发展动力汽车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制定国家政策,专项规划鼓励汽车的发展,加快推进电动汽车的商业化示范和产业化发展。在国家战略的引导下,各大汽车公司都将电动汽车作用重要的战略发展方向。制定了技术方案和市场推广计划,同时积极培育和整合产业链,不断向市场推出电动汽车产品,电动汽车已经成为汽车消费市场的新热点。根据各大汽车公司发布的产品计划,明后两年我们认为还可能会在电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