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小说的创作奥秘
动物小说的创作奥秘
动物小说先天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传奇性的优势,十分适合求知欲旺盛的少年读者的阅读胃口。读而优则写,不少小读者开始自己创作动物小说。本集,沈帮主就带你深刻认识动物小说,为你揭开动物小说的创作奥秘。 以动物为主人公的文学作品都是动物小说吗?
沈帮主说:当然不是,有两类作品就不应被列入动物小说。第一,那些把不同种类的动物当成人类社会道德观念的形象符号,或当成不同类型人物的化身,让动物进入人类的生活形态,让动物开口说话,仅仅把动物自身的生活形态和行为动作当成点缀或趣味,这类作品属于寓言或童话,应和动物小说区分开来。第二,出于对生态平衡问题的关注创作的实录性文学作品。创作这类作品的作家长年累月在野外考察,获取了野生动物生活习性的第一手资料,作品虽以动物为主人公,着力描绘它们的生活形态和行为动作,其中也不乏精彩的心理描写,但总体来说,仍是以知识性和趣味性见长,基本都是站在人类的叙述角度对动物进行外部观察和命运追溯;虽然在客观描述动物世界时能给人类社会以有趣有益的联想,但这种联想总的说来松散而广义,缺少冲击力。比如《野生的爱丽莎》《消逝的游猎部落》等等。这类作品也似不应列入动物小说的范畴。 什么样的作品才算得上是动物小说?
沈帮主说:我认为,严格意义上的动物小说应具备如下要素:一是严格按动物特征来规范所描写角色的行为;二是深入动物角色的内心世界,把握住让读者可信的动物心理特点;三是作品中的动物主角不应当是类型化的而应当是个性化的,应着力反映动物主角的性格命运;四是作品思想内涵应是艺术折射而不应当是类比或象征人类社会的某些习俗。
从这个角度说,美国作家杰克·伦敦是动物小说的鼻祖。他的《野性的呼唤》《白牙》《狂狼》三部作品都从动物的特性着眼结构故事,对动物行为的自然动机观察入微,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且没有将动物拟人化的痕迹,堪称真正的优秀的动物小说范本。
写动物小说如何做到以动物的视角来讲故事?
1
沈帮主说:作家是人而非动物,写小说使用的也是人类的语言符号和思维习惯,很难摆脱人类社会既成的道德规范和是非标准,似乎永远也突破不了人在审视动物、人在描写动物这样一个既定格局。但是,众多的科学家在荒山雪域丛林地带对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进行考察,积聚了大量珍贵的研究资料,随着生物学家在实验室对动物标本进行越来越精细的解剖分析,人类对动物的认识愈加深化,使得作家在创作中能依据科学发现,运用严谨的逻辑推理和合情合理的想象,模拟动物的思维感觉,进行叙述。在动物小说中,动物的思维感觉把握得越准确,真实感就越强烈。
动物小说常见的题材有哪些?
沈帮主说:就题材而言,动物小说大致可归纳为两大门类:第一类是专写动物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系的作品。或写动物对主人的忠贞,或写主人对所豢养的动物的误解与委屈,或写人类与动物相互依存相互利用,或写人性战胜兽性,或写兽性泯灭人性。这类题材的长处是作品中往往浸透了悲剧气氛,弥漫着爱与恨的强烈情绪,容易打动人心,读者还能凭借自己与动物交往的经验参与创作。弱点是,国内外描写人和动物关系的作品数量众多,很难跳出动物知恩图报、人性和爱感化了野性等几种窠臼,尽管可以在写作手法上花样翻新,但总给人一种炒冷饭的感觉。第二类是以动物为本进行创作,不牵涉到人类或仅把人类作为陪衬与点缀的作品。动物世界是个色彩斑斓的世界,特别是那些具有群体意识的哺乳类动物,和人类一样,也有爱和恨,也有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在弱肉强食生存竞争的丛林背景下,也活得相当累。这些动物和它们的生活完全有资格进入小说家的创作视野,构成有独特韵味的作品。这类描写纯动物的小说目前还比较少见,是一块可供作家随意开垦的处女地。 动物小说的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
沈帮主说:动物小说的描写对象是动物,禁忌要少些,人类社会某些不能披露也不忍卒读的东西在动物身上就能理直气壮地反映出来,即使歪曲了动物本性也不会惹来抗议和纠缠。作家从动物身上折射出人性的亮点和生命的光彩,在动物王国中寻觅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失落的优势,或指出人类在未来征途上理应抛弃的恶习。从这个意义上说,动物小说也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文学。动物小说经常接触到生与死的主题,与生命哲学有一种内在关联,也会被成年读者所接受。特别
2
是那些以动物的视角所写的作品,开掘出一个新的审美层次,也会引起成年人的阅读快感。所以说,动物小说老少咸宜,童叟无欺,是一种“两栖类”文学作品,或者说是一种有超越价值的儿童文学。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