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1、神州谣教案(教学设计、导学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2 4:55:3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神州谣

学习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 3.产生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产生兴趣。 识字方法(部件识字法)

形声字识字法是根据形声字构字原理进行识字的一种方法。形声字是由“形”和“声”两部分组成的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根据这一规律识字,十分快捷。例如,“钢”字的“钅”是形旁,表示金属材质,“冈”是声旁。本课生字“涌、峰、湾、峡、谊、浓”等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识记。 语境识字

神州大地,与天同美;黄河长江,奔涌不息;西藏珠峰,参天耸立;大陆台湾,隔峡相望;

民族谊浓,奋发图强;齐唱歌谣,奔向繁荣。 词语解释

神州:战国时人驺(zōu)衍(yǎn)称中国为“赤县神州”(见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后来用“神州”作为中国的代称。例句:春风吹绿了神州大地。

中华:古代称黄河流域一带为中华,是汉族最初兴起的地方,后来指中国。例句:友爱互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涌:水或云气冒出。本课形容长江水势大。 珠峰:珠穆朗玛峰的简写。它是世界最高峰。 耸:高起,直立。

隔海峡:海峡,两块陆地之间连接两个海或两个洋的狭窄水道。本课指台湾岛与大陆隔台湾 海峡相望。

大陆:广大的陆地。本课特指中国领土的广大陆地部分(对我国沿海岛屿而言)。

齐奋发:共同努力,奋发向上。

繁荣:(经济或事业)蓬勃发展;兴旺。例句:祖国处处呈现繁荣的景象。 互动探究

1.神州大地,风景如画。课文中写了哪些美丽的地方?请在课文中圈画出来。

黄河 长江 长城 珠峰

2.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列事物的特点。 ( )的黄河 ( )的长江 ( )的长城 ( )的珠峰 奔腾 涌动 长长 高耸

3.你还知道中国的哪些美丽的地方?想一想它们的特点,仿照课文写一写。

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 西湖( ),桂林( ),( ),( )。

清 秀 珠江美 黄山奇

4.你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吗?请你说几个你知道的民族。 我国有56个民族。我知道的民族有汉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朝鲜族、满族等。

方法百度

读好¨三字经”的节奏。

“三字经”以三言形式出现,三个字一句,四句一组,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韵律和节

奏,可以发展我们的语言,培养我们的语感。明朝赵南星称其“句短而易读,殊便于开蒙”。我们在读“三字经”时要掌握好节奏,这样读起来才朗朗上口,便于背诵。“三字经”的节奏分为两种。第一种为×/××,如“齐奋发,共繁荣”,朗读的节奏为“齐/奋发,共/繁荣”。第二种为××/×,如“黄河奔,长江涌”,朗读的节奏为“黄河/奔,长江/涌”。

五、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记叙的顺序 1.分部分,指名学生朗读。 [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注意让学生倾听,指名评价。]

2. 找出课文表示时间的词语,说说叙述的顺 序。

3. 结合课后习题第 2 题,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六、布置作业

1.抄写喜欢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搜集有关诚实的格言。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认读词语。(展示课件第四屏) 2.回顾课文内容,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 读课文的最后一句话。(展示课件第五屏) 4.体会加点词语在句子里的作用。

5.为什么“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这节课。我们继续研读课文, 寻找问题的答案。

二、研读“钓鱼和放鱼”部分,体会作者的感情 变化。 (一)体会钓鱼的过程。 (展示课件第六屏) 1.理解“涟漪”的意思。 2.体会加点词语在句子里的作用。 3.指导朗读。

(二)体会钓鱼时的心情。(展示课件第七屏) 1.理解“小心翼翼”的含义,用“小心翼翼”

练习说话。 2.理解“翕动”的意思。 3.出示鲈鱼的相关资料。(展示课件第八屏) 4.体会“我”和父亲的心情。 5.引导学生读出“我”的感情。 (三)体会放鱼的过程。

本环节旨在承上启下,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概括能力。

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1、神州谣教案(教学设计、导学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7tjq9bpl3207lq1bbd16zh7s4eqd201d29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