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验试题一
一、A 型题选择题
1.中国最早的一部具药典性质的本草是
A.《神农本草经》 B.《证类本草》 C.《本草纲目》 D.《新修本草》 E.《本草蒙筌》
2.经验证明含水分过少药材易干裂,水分含量过多易霉变,通常认为安全水分含量为
A.12~14% B.4~6% C.8~11% D.2~3% E.6~7% 3.药材产地加工通常使用的“低温干燥”温度是
A.40℃ B.75℃以下 C.60℃以下 D.80℃以下 E.90℃以下 4.下列除哪一项外均属正常变化
A.厚朴经“发汗”内表面呈紫棕色 B.天麻蒸透后断面呈角质状 C.山药熏硫后表面变白 D.胆矾风化变白 E.苍术久置后断面“起霜” 5.一般叶类药材采收时期通常是
A.秋季至次年早春植株开始生长时期 B.花将开放或正盛开的时期 C.花开放至凋谢时期 D.果实成熟期 E.种子成熟期 6.下列哪版中国药典第一部中首次收载了中药材及中药成方制剂
A.1953年版 B.1963年版 C.1977年版 D.1995年版 E.2000年版 7.原植(动)物的鉴定的目的是
A.确定其中药的名称 B.确定其药用部位 C.确定其中药拉丁名 D.确定其生物种的学名 E.确定其中医处方用名
8.中药拉丁名称的一般组成原则是
A.属名+种名(种加词) B.属名+种名+命名人姓氏 C.药用部位名(第一格+药名(第二格)
D.属名+种名+亚种名+定名人
E.药名(第二格)+药用部位名(第一格) 9.“四大南药”是指
A.肉桂、益智、砂仁、槟榔 B.槟榔、益智、砂仁、巴戟天 C.肉桂、益智、砂仁、蛤蚧 D.莪术、槟榔、砂仁、巴戟天 E.白豆蔻、益智、砂仁、蛤蚧 10.“四大怀药”包括
A.怀牛膝、地黄、山药、菊花 B.怀牛膝、地黄、山药、红花 C.怀牛膝、地黄、山药、芫花 D.怀牛膝、地黄、山药、金银花 E.怀牛膝、玄参、天花粉、菊花 11.非异型维管束所形成的性状特征是
A.车轮纹 B.同心环纹 C.星点 D.云绵花纹 E.罗盘纹 12.用水合氯醛试液加热透化装片后,可观察
A.淀粉粒 B.多糖颗粒 C.菊糖 D.草酸钙结晶 E.橙皮苷结晶
13.制成解离组织片主要目的是
A.使淀粉粒溶解 B.使草酸钙结晶溶解 C.使细胞壁的中间层溶解 D.使色素物质溶解 E.使脂肪油溶解
14.能使显微特征中的碳酸钙晶体溶解,产生气泡,而不能使草酸钙晶体溶解的试剂是
A.稀醋酸 B.稀盐酸 C.20%硫酸 D.稀碱液 E.以上都不是 15.观察荧光时,若无特别说明,通常使用的紫外光波长为
o
A.254nm B.365nm C.265nm D.3650nm E.2540A 16.某些含有较多草酸钙或碳酸钙结晶药材为了控制无机杂质限量,尤其应当测定
A.总灰分 B.生理灰分 C.炽灼残渣 D.酸不溶性灰分 E.以上都不是
17.目前在中药的真伪鉴别中应用广泛,简便易行的色谱方法是
A.纸色谱 B.薄层色谱 C.气相色谱 D.高效液相色谱 E.吸附柱色谱
18.测定中药中挥发性物质的组分和含量最常选用的仪器是
A.高效液相色谱仪 B.气质联用仪 C.气相色谱仪 D.薄层扫描仪 E.红外光谱仪
19.目前,灵敏度和准确性高,能用于绝大多数有机成分的定量分析方法是
A.气相层析法 B.薄层扫描法 C.紫外光谱法 D.高效液相层析法 E.原子吸收光谱仪
20.《中国药典》规定水分测定有烘干法、甲苯法、减压干燥法,下列哪种药材适合于甲苯法
A.儿茶 B.薄荷 C.马钱子 D.番红花 E.红花 21.在光学显微镜下,对中药组织粉末进行显微测量时,常用的长度计量单位是
o
A. cm B. mm C. μm D. nm E. A
22.在显微观察中,要区别脂肪油滴和挥发油滴时,应加的试剂是
A.50%甘油 B.水合氯醛试液 C.50%乙醇 D.90%乙醇 E.苏丹Ⅲ试液
23.要确证纤维素细胞壁,应加下列哪种试液
A.间苯三酚、浓盐酸 B.苏丹Ⅲ试液 C. 氯化锌碘试液 D.三氯化铁试液 E.水合氯醛试液
24.制备一般显微鉴定所用粉末的细度,一般要求过《中国药典》几号筛
A.三号筛(孔径355±13μm) B.四号筛(孔径250±6.6μm) C.五号筛(孔径180±7.6μm) D.六号筛(孔径150±6.6μm) E.七号筛(孔径125±5.8μm)
25.在植物组织细胞中的小类球状物,遇碘试液显棕色或黄棕色,遇硝酸汞试液显砖红色,此球状物是
A.淀粉粒 B.挥发油滴 C.糊粉粒 D.菊糖 E.粘液质 26.观察粉末中淀粉粒的形状,最适合的装片方法是
A.乙醇装片 B.水合氯醛透化装片 C.稀碘液装片 D.水装片 E.5%KOH装片
27.测定药材酸不溶性灰分常用的酸是
A.稀H2SO4 B.稀HCL C.稀HNO3 D.稀醋酸 E.浓H2SO4
28.某药材粉末少许加1%NaOH液显红色,再加10%的盐酸后又恢复原色,说明其含有
A.糖类 B.黄酮类 C.蒽醌类 D.生物碱类 E.皂苷类 29.遇碘液呈蓝紫色的多糖是
A.菊糖 B.淀粉 C.树胶 D.纤维素 E.粘液质
30.《中国药典》的”鉴别”项系指
A.药材质量优劣 B.药材的纯度测定 C.检定药材真实性的方法 D.测定药材主成分的含量 E.测定药材水溶性物质的含量
二、X型题选择题
31.中药来源除了大部分是植物外还包括
A.动物及其加工品 B.用天然药物为原料的半合成药物 C.矿物及其加工品 D.生化制品 E.中药中提取的有效部位和有效单体 32. 唐代的本草著作有
A.《本草拾遗》 B.《食疗本草》 C.《海药本草》 D.《新修本草》 E.《证类本草》
33. 研究明清两代的药物时,一般应重点查阅的本草著作有
A.《本草纲目》 B.《本草纲目拾遗》 C.《证类本草》 D.《本草衍义》 E.《新修本草》
34. 药材适宜采收期的确定应考虑的因素有
A.气候条件 B.有效成分的积累动态 C.植物的生长发育阶段 D.产地 E.产量
35. 目前采集皮类药材时宜采用下列方法
A半环状剥取 B条状剥取 C砍树剥取 D环状剥取(个别品种除外) E. 先剥取基部的皮 36. 中药鉴定工作的法定依据是
A《中国药典》 B《部颁药品标准》 C各省、自冶区和直辖市卫生厅批准的地方药品标准
D中药鉴定的有关参考文献 E. 当地政府制定的药品标准 37. 中药鉴定常用的四大鉴别方法是
A来源鉴定 B性状鉴定 C显微鉴定 D理化鉴定 E. 粉末鉴定 38. 原植物鉴定的步骤包括
A核对文献 B观察植物形态 C核对标本 D请专家协助鉴定 E.结合其它鉴别方法 39.显微鉴定常用的切片方法有
A徒手切片 B滑走切片 C石蜡切片 D整体封藏 E.超薄切片
40. 显微鉴定常用的临时装片方法有
A粉末制片法 B解离组织法 C表面制片法 D冷冻切片法 E.孢粉制片
41. 《中国药典》规定中药材的杂质检查包括下列哪些物质
A性状或部位与规定不符的物质 B来源与规定不符的物质 C无机杂质 D有机杂质 E.水份 42. 《中国药典》规定中药材的灰分测定系指
A总灰分 B生理灰分 C酸不溶性灰分 D炽灼残渣 E.干燥失重 43. 浸出物的含量测定主要是指
A醇溶性浸出物测定 B水溶性浸出物测定 C醚溶性浸出物测定 D脂溶性浸出物测定 E.酸溶性浸出物测定 44. 中药显微化学试验的主要内容包括
A细胞壁的显微化学试验 B药材中某些化学成分的显微化学试验 C细胞内含物的显微化学试验 D紫外光灯下观察某些成分的存在部位 E.显色反应
45. 有害物质的检查主要包括
A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B黄曲霉毒的检查 C重金属的检查 D五氯硝基苯的测定 E.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三、简答题
1.生药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哪些类型?
2.理化鉴别的特点、方法、适应对象是什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