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3
带动宜宾养老产业及相关产业发展
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问题,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人到老
年,常有恐老、怕病、惧死的心态,加之家庭日趋小型化,势必造成他们 的落伍感,甚至发生心理问题。老人中差不多有三成的老人都存在着这样 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因离退休的社会角色转变而产生的心理不适应现象, 如出现焦虑、抑郁、孤独和失落感,整天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夜不能眠; 和子女远离后的空巢感以及代沟造成的隔阂等。
面对老龄化发展的趋势和老年人口的增多,宜宾养老机构的建设能够
有效地解决空巢老人的问题,提升了老年人的满意度和幸福感。让宜宾老 年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当前,在我国养老以居家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社会机构养老只是一种补充形式。养老服务供需矛盾突出,产业结构不均衡,以及我国特殊的“ 421”结构,是导致老人独居、空巢、失抚现象加剧的直接原因。社会化养老机构的出现,顺应了社会发展的形势,有力地解决了社会养老问题。社会化养老机构的建设,是体现党的亲民爱民政策,有效降低独居、空巢、失抚老人的比例,优化调整养老产业结构,提升社会养老服务水平,促进家庭和谐、代际和谐、社会和谐的重要措施。
宜宾老年服务业总体发展水平滞后,老年福利设施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与现实需要有很大差距,现有社会养老机构照料老人的能力远不能满足要求。同时,机构照顾比较高的费用也使一些经济困难的老年人望而却步;即使有条件去机构养老的老年人,也因受中国传统文化习惯的影响,不愿去机构养老;对在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容易造成社会疏离、习惯性无助等问题。因此,发展养老是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必要补充,也是解决城市养老问题的重大战略选择。
13
·····
····
项目建设可以满足养老机构老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促进养老产业的发展,并可以带动健康保健、医疗护理、老年旅游等相关
产业的发展,缓解宜宾人口老龄化趋势,整体促进宜宾养老服务业发展。 2.2.4 维护社会稳定,
促进社会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明确地包含了 “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更高、时间更长、任务更重。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宏
大的社会系统工程。
倡导快乐健康生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老年群众在日常生活照顾、精神慰藉、心理支持、康复护理、紧急救助、临终关怀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妥善处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满足广大老年人对养老服务业的需要,解决老年人的养老、就医看病的问题显得尤为迫切。建设养老机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认真解决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利于保持家庭关系的和睦稳定,有利
于促进老年群体和其它群体和谐相处, 也有利于促进我市相关行业的发展,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我们国家是在经济欠发达的情况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如此低的经济发展水平,要承受如此高程度的人口老龄化,这就需要开辟一条新型养老道路,以缓解政府财政压力。本项目推行养老服务,正是适应了这一要求,同时也为体制转轨和结构转型营造了一个更加宽松的环境,为维护社会
稳定、解决社会矛盾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14
·····
····
3.1 养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3.1.1
养老机构行业现状分析
第三章
行业及市场分析
随着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发展, 老年保障已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当前, 公众关注的焦点多在养老保险,即资金保障的问题上。但是,从目前比例众多的“ 4-2-1 ”的
家庭结构上看,对老年人服务照料的问题实际上可能更大。
按中国人的习惯, 一般会更青睐居家养老, 这在生活能够自理的情况下当然是最合理的, 如果还有完善的服务给予支持则更好。 但如果老人生活不能自理, 甚至卧床不起或者有老年痴呆病征, 则入住养
老机构更为合适。在西方国家,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比例大概为 5%;在亚洲,这个比例大概为 2%~3%;中国的比例为 3%~4%,其中东部
老床位的入住率只有 承接社会责任。 3.1.2
市场前景
近几年,我国养老机构行业发展迅速,产品产出持续扩张,国
15
65%,存在资源浪费,养老服务行业亟需改善和
从上个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国的老年服务机构发展得比较快。 以为老年人、残疾人提供的社会服务机构床位数来进行比较, 年是 78 万张,而在 493.9 万张,收养老人 比,现有床位只能满足
2013 年,中国的老年服务机构拥有床位已达到 320 万人。可以看到,一方面,与实际需要相 5%~7%的养老需求;另一方面,服务机构养
1991
沿海发达省份入住养老机构的比例约为
4.6%,中、西部地区则在
3.2-3.7% 之间。按目前中国 1.85 亿老年人计算,应该是 5550 万~ 7400 万人。
·····
····
家产业政策鼓励养老机构产业向高技术产品方向发展, 国内企业新增投资项目投资逐渐增多。投资者对养老机构行业的关注越来越密切,这使得养老机构行业的发展研究需求增大。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进入老龄化社会, 私人养老需求将有极大的需求, 直接促进中国私营养老
着;他们的消费观念越来越向年轻人靠拢。目前中国每
位老人,预计到
2050 年,每 3-4 人中就将有 1 位老人,大量患病老
老年人对养 9 人中就有 1
机构的高速发展。
近年来,老年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乐意接受新生事物; 老年人越来越注重曾被他们忽略很久的打扮和穿
他们更
人的护理工作将社会化, 但现在中国养老机构严重匮乏,
老机构服务需求大、增长快、要求高与全社会养老机构数量少、质量 差、增速慢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随着老龄化社会脚步加快的压力, 巨大的患病老人的护理需求日益凸显,
一些患病老人住进养老机构已
经成为必须,这也为民办养老机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3.1.3
发展趋势
1、养老观念提高趋势
最近两年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养老和健康保健观
念发生很大变化。 养老机构不能再以简单的养老看护来赢得市场, 客户更加看重养老环境、 专业护理水平以及养老机构能够提供的附加服务。因此,对于有特色服务和专业医疗服务、能够给老人带来更高附加价值的养老机构更受市场的亲睐。
2、私营养老机构投资加速趋势
现阶段,中国养老服务呈现典型的“哑铃状”特征,一端是政府
提供基本服务的传统养老机构,
依靠政府财政支持以维持运营;
一端
16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