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4.2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学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4 4:54:2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4.2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学案

【最新考纲透析】

1.理解空间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定义。 2.了解可以作为推理依据的公理和定理。

3.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平行、垂直的有关性质与判定定理。

4.能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图形的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

【核心要点突破】

要点考向1:线线、线面的位置关系

考情聚焦:1.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是高考中重点考查的内容,几乎年年都考。

2.题目基本上以柱体、锥体为背景,重点考查异面直线及线面关系。 3.三种题型均可出现,属较容易或中档题。

考向链接:1.解决此类问题时要特别注意线线平行与垂直、线在平行与垂直、面面平行与垂直间的相互转化。

2.证明线线平行的常用方法:(1)利用定义,证两线共面且无公共点;(2)利用公理4,证两线同时平行于第三条直线;(3)利用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把证线线平行转化为证线面平行。 3.证明线面平行常用方法:(1)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把证线面平行转化为证线线平行;(2)利用性质

4.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有: (1)定义; (2)判定定理;

例1:(2010·天津高考文科·T19)

如图,在五面体ABCDEF中,四边形ADEF是正方形,FA⊥平面ABCD,BC∥AD,CD=1,AD=22,∠BAD=∠CDA=45°.

(Ⅰ)求异面直线CE与AF所成角的余弦值; (Ⅱ)证明CD⊥平面ABF;

(Ⅲ)求二面角B-EF-A的正切值。

【命题立意】本小题主要考查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垂直、二面角等基础知识,考查空间想象能力,运算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 【思路点拨】(1)∠CED即为异面直线CE与AF所成角;(2)证明CD垂直于两条相交直线AB、FA;(3)做辅助线构造二面角的平面角。

【规范解答】(I)解:因为四边形ADEF是正方形,所以FA//ED.故?CED为异面直线CE与AF所成的角.因为FA?平面ABCD,所以FA?CD.故ED?CD.

用心 爱心 专心 - 1 -

ED2222在Rt△CDE中,CD=1,ED=22,CE=CD?ED=3,故cos?CED=CE=3.

22所以异面直线CE和AF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

(Ⅱ)证明:过点B作BG//CD,交AD于点G,则?BGA??CDA?45.由?BAD?45,可得BG?AB,从而CD?AB,又CD?FA,FA?AB=A,所以CD?平面ABF.

(Ⅲ)解:由(Ⅱ)及已知,可得AG=2,即G为AD的中点.取EF的中点N,连接GN,则GN?EF,因为BC//AD,所以BC//EF.过点N作NM?EF,交BC于M,则?GNM为二面角B-EF-A的平面角。

连接GM,可得AD?平面GNM,故AD?GM.从而BC?GM.由已知,可得GM?平面MAB.由NG//FA,FA?GM,得NG?GM.

?GNM?在Rt△NGM中,tan

GM1?NG4,

1所以二面角B-EF-A的正切值为4.

要点考向2:面面位置关系

考情聚焦:1.在高考中,本部分内容几乎年年考查,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题目基本上以棱柱、棱锥为背景,考查面面平行或垂直。 3.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均可出现,题目难度为低档或中档。

考向链接:1.证明面面平行,依据判定定理,只要找到一个面内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即可。从而将面面平行转化为线面平行,再转化为线线平行。

2.证明面面垂直的方法:证明一个面过另一个面的垂线,将证明面面垂直转化为证明线面垂直,一般先从现有直线中寻找,若图中不存在这样的直线,则借助中点、高线或添加辅助线解决。 例2:(2010·辽宁高考文科·T19)

如图,棱柱ABC—A1B1C1的侧面BCC1B1是菱形,B1C⊥A1B. (Ⅰ)证明:平面AB1C⊥平面A1BC1;

(Ⅱ)设D是A1C1上的点,且A1B∥平面B1CD,求A1D:DC1的值.

用心 爱心 专心 - 2 -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了空间几何体的线面与面面垂直、以及几何体的计算问题,考查了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 【思路点拨】(I)先证明B1C⊥平面A1BC1.再证明平面AB1C⊥平面A1BC1; (II)利用线面平行的性质,得到DE//A1B,判断出D点是中点,从而可解

【规范解答】(I)

侧面BCC1B1是菱形,?B1C?BC1,又已知B1C?A1B,且A1B?B1C?平面A1BC1。又B1C?平面AB1C?平面AB1C?平面A1BC1(II)

BC1=B设BC1交B1C于点E,连结DE,则DE是平面A1BC1与平面B1CD的交线。因为A1B//平面B1CD,所以A1B//DE,又E是BC1的中点,所以D为A1C1的中点。即A1D:DC1=1

【方法技巧】

1、证明面面垂直,一般通过证明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为此分析题设,观察图形找到是哪条直线和哪个平面垂直。

2、证明直线和平面垂直,就是要证明这条直线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这一点在解题时一定要体现出来,如本题中强调了A1B∩BC1=B 要点考向3:与折叠有关的问题

考情聚焦:1.空间图形的折叠问题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一个新的亮点,它通常与其他知识相结合,能够较好地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图形变换能力及识图能力。 2.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均可出现,尤其解答题为多,属中档题。 例3:(2010·浙江高考文科·T20)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2BC,∠ABC=120°。E为线段AB的中点,将△ADE沿直线DE翻折成△A’DE,使平面A’DE⊥平面BCD,F为线段A’C的中点。

用心 爱心 专心

- 3 -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4.2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学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85qp150r079ew80o94h77xpo584e200r12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