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 解:原式==
x?1?2x
x?11-x x?1=
-?x-1?x?1
=-1,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加减法,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同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法则. 3.C 【解析】 【分析】
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同底数幂的乘法及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逐一计算即可判断.【详解】
解:A、4=2,此选项错误;
B、2?5不能进一步计算,此选项错误; C、a2?a3=a5,此选项正确; D、(2a)3=8a3,此选项计算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二次根式的加减和幂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算术平方根的定义、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同底数幂的乘法及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 4.D 【解析】 【分析】
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
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 【详解】
1012, 解:74300亿=7.43×故选:D. 【点睛】
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 5.D 【解析】
分析:根据垂径定理得出OE的长,进而利用勾股定理得出BC的长,再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答即可. 详解:连接OB,
∵AC是⊙O的直径,弦BD⊥AO于E,BD=1cm,AE=2cm. 在Rt△OEB中,OE2+BE2=OB2,即OE2+42=(OE+2)2 解得:OE=3, ∴OB=3+2=5, ∴EC=5+3=1.
在Rt△EBC中,BC=BE2?EC2?42?82?45. ∵OF⊥BC,
∴∠OFC=∠CEB=90°. ∵∠C=∠C, ∴△OFC∽△BEC, ∴
OF5OFOC??,即, 445BEBC解得:OF=5.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关键是根据垂径定理得出OE的长. 6.D 【解析】 【分析】
根据平方根的运算法则和幂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选出正确答案. 【详解】
2a=12a3 ,D正确;(﹣a2)3=- a6,B错误;9?8?3?8,C错误;. 6a2×a2?a,A选项错误;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对平方根及幂运算的能力的考查,熟练掌握平方根运算和幂运算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C 【解析】 【分析】
先将每个选项的二次根式化简后再判断. 【详解】
解:A:4?2,与2不是同类二次根式;
B:2x被开方数是2x,故与2不是同类二次根式; C:22=,与2是同类二次根式; 93D:12=23,与2不是同类二次根式.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 8.D 【解析】
解:A.由二次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上可得a>0,由抛物线与y轴交于x轴下方可得c<0,由x=﹣1,得出
?b=﹣1,故b>0,b=2a,则b>a>c,故此选项错误; 2aB.∵a>0,c<0,∴一次函数y=ax+c的图象经一、三、四象限,故此选项错误;
C.当x=﹣1时,y最小,即a﹣b﹣c最小,故a﹣b﹣c<am2+bm+c,即m(am+b)+b>a,故此选项错误;
D.由图象可知x=1,a+b+c>0①,∵对称轴x=﹣1,当x=1,y>0,∴当x=﹣3时,y>0,即9a﹣3b+c>0②
①+②得10a﹣2b+2c>0,∵b=2a,∴得出3b+2c>0,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图象与二次函数系数之间的关系,二次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转换,会利用特殊值代入法求得特殊的式子,如:y=a+b+c,然后根据图象判断其值. 9.A 【解析】
解:①有理数与无理数的和一定是有理数,故本小题错误;
②有理数与无理数的和一定是无理数,故本小题正确; ③例如?2?2=0,0是有理数,故本小题错误;
④例如(﹣2)×2=﹣2,﹣2是有理数,故本小题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实数的运算及无理数、有理数的定义,熟知以上知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C 【解析】
试题分析:连接EF交AC于点M,由四边形EGFH为菱形可得FM=EM,EF⊥AC;利用”AAS或ASA”易证△FMC≌△EMA,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M=MC;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求得AC=45,且tan∠BAC=
BC11EM1?;在Rt△AME中,AM=AC=25,tan∠BAC=?可得EM=5;在2AM2AB2Rt△AME中,由勾股定理求得AE=2.故答案选C.
考点:菱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 11.A 【解析】 【分析】
根据必然事件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的事件叫做必然事件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 A、是必然事件;
B、是随机事件,选项错误; C、是随机事件,选项错误; D、是随机事件,选项错误. 故选A. 12.A 【解析】 【分析】
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数结合根的判别式△>1,即可得出关于m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之即可得出实数m的取值范围. 【详解】
2
∵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1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1×[﹣]=4m(m﹣1)(﹣2)﹣4×(m﹣1)
>1,∴m>1.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牢记“当△>1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3.±3
【解析】分析:本题是绝对值、平方根和有理数减法的综合试题,同时本题还渗透了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1. 详解:因为|x|=1,所以x=±2. 因为y2=16,所以y=±
又因为xy<0,所以x、y异号, 当x=1时,y=-2,所以x-y=3; 当x=-1时,y=2,所以x-y=-3. 3.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是一道综合试题,本题中有分类的数学思想,求解时要注意分类讨论. 14.x(x+2)(x﹣2)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提取公因式x,进而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即x3﹣4x=x(x2﹣4)=x(x+2)(x﹣2).故答案为x(x+2)(x﹣2).
考点: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 15.y?x?2??x?2?. 【解析】
要将一个多项式分解因式的一般步骤是首先看各项有没有公因式,若有公因式,则把它提取出来,之后再观察是否是完全平方公式或平方差公式,若是就考虑用公式法继续分解因式.因此, 先提取公因式y后继续应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xy?4y?yx?4?y?x?2??x?2?.
22??考点:提公因式法和应用公式法因式分解. 16.67.1 【解析】
试题分析:∵图中是正八边形, ∴各内角度数和=(8﹣2)×180°=1080°, ∴∠HAB=1080°÷8=131°, ∴∠BAE=131°÷2=67.1°. 故答案为67.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