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考研政治第一章练习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17 3:21:3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对物质实践基本环节的把握。

【解析】A、B、C、D四个选项都是一项实践活动从开始到结束、顺次相接的基本环节:实践决策必须坚持“合目的”和“合规律”这一双重尺度;实践目标的制定则是实践主体合目的性的一种体现;实践目标制定了之后就是目标的施行,这就需要实践的组织和管理;最后就是实践结果的检验,实践结果的检验分事实检验和价值检验。

【拓展】从四个选项的相互连接、呼应就可以看出,它们都是实践的基本环节。

5.马克思说过:“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段话说明() A.动物具有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本领 B.动物的活动是本能活动

C.人的实践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D.人的实践活动具有自觉能动性和创造性 【答案】BCD

【考点】本题考查人与动物活动的本质区别。

【解析】动物的活动再精细和别致,也是本能的,没有能动性、目的性和创造性。 6.下列属于主体范畴的是() A.瘫痪的伟大物理学家霍金 B.身体健全的白痴 C.狼孩

D.马克思当年加入的青年黑格尔派 【答案】AD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对主体内涵及外延的掌握。

【解析】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具有认识和实践活动能力的人。实践主体的能力结构包括“人本身的自然力”、智力因素和精神动力因素。实践主体的社会结构包括个人主体、集团主体和社会主体。A项:霍金虽然身体瘫痪了,但是他的大脑是非常健全、发达的,具有认识事物并利用人类智能工具和信息工具进行实践的主体能力;B项:身体虽然健全,但是大脑已经不受控制,不具备认识、实践的主体能力;C项:身体和智力都正常,但是已经不在社会关系之中,不能够进行常人的认识和实践的主体活动;D项:是能够进行认识、实践的主体活动能力的集团主体。

9

【拓展】对于实践主体的认识,可以从其能力结构上去把握,并注意,主体是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或团体。

7.矛盾解决的基本形式包括()

A.矛盾双方调和 B.矛盾双方同归于尽 C.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 D.矛盾双方融和成一个新事物 【答案】BCD

【考点】本题考查对不同矛盾不同解决方式的理解和确认。

【解析】B项:比如在人类历史上奴隶与奴隶主的斗争最后同归于尽,而被地主和农民的斗争所代替;C项:一方克服另一方,这是矛盾解决的最普遍形式;D项:通过斗争达到对立面的融合,从而产生新矛盾。矛盾双方是不可能绝对同一,也不可能会调和的。

【拓展】注意调和与(通过斗争的)融合在哲学意义上是很不一样的,考生应该注意把握一些术语在哲学使用中的不同含义,而不是其一般的语言意义。 8.下列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关于矛盾普遍性的思想的有() A. “物生有两” B. “万物莫不有对” C. “耦之中又有耦” D. “过犹不及” 【答案】ABC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对中国传统哲学对矛盾普遍性认识的确认。

【解析】A、B、C三项中的“两”、“对”、“耦”都是指矛盾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D项是关于度的哲学思想。

9.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因为它:() A.揭示了事物的概念

B.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C.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本质内容 D.是贯穿于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主线 【答案】BCD

【考点】本题考查对立统一为辩证法实质与核心的思想。 10.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 A.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 B.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 C.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10

D.限制事物自身的发展 【答案】ABC

【考点】本题考查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解析】D项:是错误的说法,与其他选项矛盾。

11.1999年,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WTO达成了“双赢”的协议,它将对两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这在辩证法上的启示是() A.矛盾的双方在相互斗争中获得发展 B.矛盾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某种发展为条件 C.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发展 D.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答案】ABCD

【考点】本题考查中美在中国加入WTO问题上的辩证法启示。

【解析】中美两国是在对立又统一的过程中共同发展、进步的,它们之间的利益关系是矛盾双方的关系。

12.在下列命题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有()

A.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B.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 “荣枯代谢而弥见其新” D.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答案】ABC

【考点】本题考查对辩证法在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表述。

【解析】依据辩证法,可以从对立面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以及事物的运动、辩护、发展来具体把握各种现象。A项:变的思想;B、C项:福与祸、荣与枯的相互转化都是显而易见的辩证法思想。

13.下列哪些说法是对矛盾特殊性原理的具体运用() A.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B.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C.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D.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答案】ABD

【考点】本题考查对矛盾特殊性原理的运用。

【解析】A、B、D三项都是根据具体的特殊矛盾具体解决问题的做法。C项是对立统一的辩证法思想。

14.意识和物质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其对立

11

便是相对的。这是因为()

A.意识根源于物质 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意识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D.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 【答案】ABD

【考点】本题考查意识与物质对立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解析】A项:从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而言,物质的第一性的,意识根源于物质,意识与物质的对立的绝对的;B、D项:从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说,意识本身也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性的实践成果;C项说法是错误的。 15.人的意识的主观性方面表现为() A.对事物反映的夸张性 B.对客观对象反映的近似性 C.对客观事物反映的超前性 D.不同主体的意识之间的差别性 【答案】ABCD

【考点】本题考查人的意识的主观性表现。

【解析】意识的主观性即人为性,即意识由于认识的主体而具备的一些特性。 16.人工智能与人类意识的本质区别在于() A.有无社会性 B.运动形式 C.有无创造性 D.有无主体性 【答案】ABCD

【考点】本题考查人工智能与人类意识的本质区别。

【解析】A、C、D三项比较好理解;B项:意识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产生的,而人工智能即人类生产工具的功能,其运动形式本质上是一种机器即机械运动形式。

17.鲁迅说过“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造神思,所谓‘天马行空’地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却是三只眼,长颈子,也就是在正常的人体身上增加了眼睛一只,拉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这段话说明,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是() A.头脑中主观自生的 B.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 C.可以从人世间找到它的原型 D.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塑造出来的

12

搜索更多关于: 考研政治第一章练习题 的文档
考研政治第一章练习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8e7m8t9e48iiwn479cv9uewu2s0a001dzh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