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拼缝的密封性和钢筋骨架的保护层,防止漏浆和露筋,模板安装完成后由测量队复核盖梁平面位置。
本项目钢模板在工厂内统一进行加工。制作精度应满足下表要求:
项 目 长和高 外形尺寸 钢 面板端偏斜 模 孔中心与板面的间距 板 连接配件(螺栓、卡子等)的孔眼位置 制 沿板长、宽方向的孔 作 板面局部不平 板面和板侧挠度 1.0 ±1.0 ±0.6 板端中心与板端的间距 0,-0.5 ±0.3 肋高 ±5 ≤0.5 允许偏差(mm) 0,-1
当模板组拼成形并加固完成后,应采用铅垂挂线检查模板尺寸及位置,调整完毕后,应拧紧全部螺栓,保证在砼浇筑时模板不变形。 模板、支架和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模板、支架及安装的允许偏差
项 目 基础 模板标高 柱、墙和梁 墩台 上部构造的所有构件 模板内部尺寸 基础 墩台 基础 柱或墙 轴线偏位 梁 墩台 装配式构件支承面的标高 10 10 +2,-5 允许偏差(mm) ±15 ±10 ±10 +5,0 ±30 ±20 15 8
8
模板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模板表面平整 预埋件中心线位置 2 5 3 2.5、混凝土灌注
砼由拌和站严格按设计配合比集中拌和,混凝土罐车运输至现
场,泵车泵送入模。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浇筑时先从墩顶位置开始对称浇筑模板下部砼,而后向两侧浇注。分层厚度不大于30cm,斜向坡度不陡于1:3,新旧砼浇筑的间隔时间确保不大于砼的初凝时间。二次赶压模平用木模子进行收面,定时浇水养护。 浇筑混凝土还应注意以下事项:
(1)强力振捣是提高施工质量的重要关键,应尽量采用底侧模联合振捣工艺;
(2)振捣过程中注意振动棒不能碰触波纹管,防止波纹管破裂露浆; (3)后张梁孔道端头,预埋件、加固盘很多,应注意混凝土的密实性,必要时可使用小骨料混凝土浇筑; 2.6、拆模及养护
当砼强度达到2.5Mpa以上时,可拆除侧模板;当混凝土强大不小于设计强度90%时,由内向外侧张拉盖梁钢束N2,并灌浆封锚后拆除底模。拆模底模时应先放松底梁处4个千斤顶,千斤顶需平衡下降,单个顶每次降落高度不大于3cm。千斤顶降落后先拆左右两侧底模三脚架,再拆除分配梁及工字钢。侧模拆除后需及时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9
2.7、预应力筋张拉
预应力张拉采用搭设工作平台进行第一阶段张拉。当盖梁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后,按设计要求进行第一阶段张拉,第二阶段钢束的张拉需待一侧小箱梁架设完成后另一侧小箱梁架设前进行。张拉过程中采用“双控”法(伸长量和张拉力)单端张拉,用标准低松弛钢绞线,张拉控制程序为0→初应力→1σk(持荷2min)→锚固。其中σk为张拉时控制应力(包括预应力损失在内)。 预应力筋张拉还应注意以下事项:
(1)应尽量减小力预应力筋与孔道摩擦,以免造成过大的应力损失或使构件出现裂缝、翘曲变形。
(2)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应按设计规定进行,张拉时,千斤顶升降速度应大致相等,测量伸长的原始孔隙、伸长值等工作,千斤顶就位后,应先将主油缸少许充油,使之蹬紧,让预应力筋绷直,在预应力筋拉至规定的预应力时,应停车测原始孔隙或画线作标记。 (3)滑丝及处理。规定每束钢绞线断丝或滑丝不得超过1丝,每个断面滑丝之和不得超过1%,为防止滑丝要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对设备、锚具、预应力筋的检查
a、千斤顶和油表需按时进行校正,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保证误差不超过规定,千斤顶的卡盘,楔块尺寸应正确,没有磨损沟槽和污物以免影响楔块和退楔。
b、锚具尺寸应正确,保证加工精度,锚环、锚塞应逐个进行尺寸检查,有同符号误差的应配套使用,亦即锚环的大小两孔和锚塞的粗细
10
两端,有只允许同时出现误差或同时出现负误差,以保证锥度正确。 c、锚环应保证规定的硬度值,当锚塞硬度不足或不均,张拉后有可能产生内缩过大甚至滑丝。
d、锚环有的有内部缺陷,应逐个进行检查,锚环太软或刚度不够均会引起锚塞内缩超量。
e、预应力筋使用前应按规定检查:钢丝截面要圆,粗细、强度、硬度要均匀。
f、锚具安装位置要准确:锚垫板承压面、锚环、对中套等的安装面必须与孔道中心线垂直,锚具中心线必须与孔道中心线重合。 2)严格执行张拉工艺防止滑丝断丝
a、垫板承压面与孔道中心线不垂直时,应当在锚圈下垫薄钢板调整垂直度,将锚圈孔对正垫板并点焊,防止张拉时松动。 b、锚具在使用前必须先清除杂物,刷去油污。 c、楔紧钢束的楔块其打紧程度务求一致。
d、千斤顶给油,回油一般应缓慢平稳进行,特别要避免大缸回油过猛,产生较大的冲击振动,易发生滑丝。
e、张拉操作要按规定进行,防止钢筋受力超限发生拉断事故。 3)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a、张拉现场应有明确标志,与该工作无关的人员严禁入内,张拉工人要佩安全帽、安全带。
b、张拉或退楔时,千斤顶后不得站人,以防止预应力筋拉断或锚具、楔块弹出伤人。
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