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西北药学杂志??2011年4月??第26卷??第2期
使用该法对2批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进行右旋杂质检查,其右旋杂质含量均低于1%。色谱图见图2。
参考文献:
[1]??史晏海,凌华伟.新型钙离子拮抗剂氨氯地平[J].中国
新药杂志,1995,4(5):9.
[2]??张君玮.抗高血压药氨氯地平[J].国外医药合成药生化
药制剂分册,1992,13(6):363??364.
[3]??王晓艳.2005??2007年我院抗高血压药物用药分析[J].
西北药学杂志,2009,24(2):151.
[4]??佚名.左旋苯磺酸氨氯地平[J].中国医药技术与市场,
2005,5(5):52??53.
[5]??刘英华,赵星洁,杨晓华,等.毛细管电泳法手性拆分苯
磺酸氨氯地平及其光学纯度分析[J].河北工业科技,2007,24(4):195??197.
[6]??范国荣,刘新宇,殷学平.氨氯地平的毛细管电泳手性拆
分及其左旋体的光学纯度分析[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3,34(1):24??26.
[7]??阮宗琴,陆豪杰,欧庆瑜.毛细管电泳磺丁基??????环糊精拆分
对映体[J].分析化学研究简报,2000,28(2):168??171.
图2??HPLC图
A.苯磺酸右旋氨氯地平对照品;
B.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供试品;1.左旋氨氯地平;2.右旋氨氯地平
(收稿日期:2010??10??26)
3??讨论
3.1??检测波长的选择??对苯磺酸氨氯地平进行全波长扫描,发现其在238和360nm处有2个最大吸收峰。考察比较2个波长条件下的右旋杂质检查结果,实验表明,当选用波长238nm进行检测时,基线波动较大,不利于右旋杂质的微量检测。而选用360nm作为检测波长时,右旋杂质出峰位置附近基线平稳,利于测定。因此,最终选择360nm作为测定波长。
3.2??色谱条件的优化??实验考察了一定范围内不同浓度的SBE??????CD作为流动相添加剂对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环糊精浓度为25mmol??L时对映体即可实现基线分离,而环糊精浓度再增加对分离度未见明显改善。
考察了不同的水相pH值对对映体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的pH值有利于对映体的分离。原因可能是SBE??????CD分子中磺酸基团的存在使分子在较宽的pH值范围内带负电,而药物吡啶环上的N在较低的pH值下更容易发生质子化,因而更易与带负电的SBE??????CD进行包合,形成的包合物更稳定,有利于环糊精的手性识别。故选择水相的pH值为2.5。
同时,考察了有机改性剂种类及浓度、缓冲盐、柱温及流速等对对映体分离的影响,最终确定色谱条件为:HypersilBDSC8柱(200mm??4.6mm,5??m);流动相:25mmol??L
-1
[7]
-1
HPLC法测定复方地芬诺酯片中硫酸阿托品的含量均匀度
王震红,杨永刚(辽宁省食品药品检验所,辽宁沈阳
110023)
摘要:目的??建立复方地芬诺酯片中硫酸阿托品的含量均匀度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用KromasilC18(150mm??4.6mm,5??m)色谱柱;流动相为三乙胺磷酸溶液(取三乙胺4mL,加水500mL,磷酸1.8mL,加水至1000mL,混匀)??乙腈(85??15),并调节pH至5.8??0.2,检测波长206nm。结果线性范围0.01059~0.09531??g,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为0.71%。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更好地控制本品的质量。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复方地芬诺酯片;硫酸阿托品;含量均匀度
doi:10.3969/j.issn.1004??2407.2011.02.012中图分类号:R927.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2407(2011)02??0100??02
SBE??????CD水溶液(pH2.5)??
-1
甲醇(55??45);流速:0.8mL??min
样量:20??L;检测波长:360nm。
;柱温:20??;进
????复方地芬诺酯片收载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1],美国药典32版[2]收载该品种。两国药典均未收载该品种中硫酸阿托品含量均匀度检查方法,因每片中硫酸阿托品含量较低(25??g),其含量均匀度控制至关重要。硫酸阿托品的含量测定方法一般有紫外分光光度法[3],正相硅胶/反相洗脱色谱法[4],四苯硼钠法[5],笔者采用HPLC法测定复方地芬诺酯片中硫酸阿托品的含量均匀度,此法操作简便,准确性及专属性好,可更好地控制本品的质量。1??仪器与试药
1.1??仪器??日本岛津LC??2010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检测器;瑞士SartoriusCP225D电子天平。
1.2??试药??硫酸阿托品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
http://xbyz.chinajournal.net.cn
西北药学杂志??2011年4月??第26卷??第2期101
检定所,批号10040??200510);复方地芬诺酯片及辅料(安阳市华安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乙腈(色谱纯);三乙胺、磷酸均为分析纯。2??方法与结果
2.1??色谱条件??色谱注:KromasilC18(150mm??4.6mm,5??m);流动相为三乙胺磷酸溶液(取三乙胺4mL,加水500mL,磷酸1.8mL,加水至1000mL,混匀)??乙腈(85??15);检测波长:206nm;柱温:室温;进样量:50??L。2.2??溶液的制备
2.2.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定硫酸阿托品对照品10.59mg,置于100mL量瓶中,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至刻度;精密量取1mL,置于100mL量瓶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溶液。2.2.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1片,置乳钵中,研细,加流动相适量,研磨,并用流动相分次转移至25mL量瓶中,振摇使硫酸阿托品溶解,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2.2.3??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按处方比例取相当于1片量的混合辅料,置于25mL量瓶中,加流动相振摇并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作为阴性对照溶液。
2.3??测定法??分别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阴性对照溶液各50??L,按上述色谱条件进样,测定。结果表明,阴性对照溶液在硫酸阿托品对照品相同的保留时间处无干扰峰出现,说明处方中辅料对测定结果无影响。见图1。
Y=1000000X+471.4,相关系数r=0.9999。结果表明硫酸阿托品的流动相溶液在0.01059~0.09531??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5??精密度实验??取对照品溶液,照2.1方法连续进样5针,RSD为0.34%,表明仪器系统精密度良好。2.6??稳定性实验??精密吸取同一供试品溶液,分别在0,1,2,4,6和8h进样,RSD为0.35%,结果表明样品溶液在8h内基本稳定。
2.7??回收率实验??取硫酸阿托品原料约20,25和30mg各3份,置于100mL量瓶中,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于50mL量瓶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mL,置于25mL量瓶中,分别加入处方量辅料,照2.1项下的方法进行测定,结果见表1。
表1??复方地芬诺酯片中硫酸阿托品回收率实验结果(n=9)
加入量/g0.020510.021390.020470.025660.025240.025610.029890.029520.03017
测得量/g0.0200.0210.0200.0250.0250.0250.0300.0290.030
572734806462073720
回收率/%平均回收率/0.2999.4499.36100.55101.58100.04100.6099.49100.10
RSD/%
100.20.71
2.8??定量限实验??取对照品溶液5mL注入液相色谱仪,使主成分色谱峰峰高为噪音的10倍,硫酸阿托品在此色谱条件下的定量限为5.2ng。3??讨论
原标准中未检查硫酸阿托品均匀度,考虑到每片中硫酸阿托品含量较低(25??g),因此增订含量均匀度检查,因含量限度为80.0%~120.0%,故A+1.80S限度定为??20.0。
因每片中所含硫酸阿托品量较低,为便于操作,质
-1
量浓度低于含量测定质量浓度(质量浓度为1??g??mL,进样量为50??L),绝对进样量为50ng,较含量测定绝对进样量低4倍,经方法学考察符合要求。
经考察硫酸阿托品无紫外吸收,因每片中硫酸阿托品含量较低,故参照含量测定项下检测波长,选为末端吸收206nm。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2005年版[S].二部.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425.[2]??USP32[S].NF24:2179.
[3]??朱春梅,吴民,王国团,等.紫外法测定硫酸阿托品注射
液含量[J].西北药学杂志,2000,15(3):103.
[4]??杨广德,孝云丽,常秀玲.正相硅胶/反相洗脱色谱法测
定硫酸阿托品的含量[J].西北药学杂志,1998,13(1):5.[5]??徐帼蒨,盛启光.硫酸阿托品制剂的四苯硼钠测定法
[J].西北药学杂志,1986,1(3):18??19.
(收稿日期:2010??09??27)
图1??硫酸阿托品HPLC图
A.阴性对照溶液;B.对照品溶液;C.供试品溶液
2.4??线性关系考察??精密称取硫酸阿托品对照品10.59mg,置于100mL量瓶中,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别精密量取0.2,0.6,1.0,1.4和1.8mL,置于100mL量瓶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0??L进样,记录峰面积。以峰面积(Y)与绝对进样量(X)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
http://xbyz.chinajournal.net.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