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29 18:47:5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王熙凤的人物形象。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肖像描写人物的方法。 3、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并能对学生的写作有所启示。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读通课文,通过课文中的相关描写感受王熙凤这一人物形象。 2、难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肖像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猜测王熙凤性格。

1、上节课,我们结识了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小嘎子和憨厚可爱、虎头虎脑的胖墩儿,认识了爱财胜过生命的严监生,今天,我们再来学习第三个片段:《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欣赏一下王熙凤这个人物。王熙凤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你知道关于她的哪些故事?我们不妨先借助《红楼梦》中太虚幻境的一支曲子来做一个整体了解。 (齐读课题)

2、《红楼梦》是怎样一部书?谁能介绍一下?(师在学生初步说后,再予以补充。) 3、重点补充《红楼梦》人物关系图,点出王熙凤的身份和地位。

4、你知道多少关于王熙凤的故事?教师播放《聪明累》唤起学生的回忆,然后再让学生说一说。

二、初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 1、梳理人物关系。 课文中的主人公是谁?

你知道她们三个人之间是什么关系吗?

2、你发现课文的那些地方不好读?(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下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鱼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罩翡翠撒花洋绉裙。) 3、师范读→生练习读→指名读。 三、初识王熙凤。(抓外貌)

1、虽然没有见过这些服饰,但读了这些词语,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个怎样的王熙凤?并结合王熙凤的图片说说她给你留下的印象。(课件出示图片)(雍容华贵、遍体锦绣、珠光宝气)

2、是啊!其实课文中已经用一个词,概括出王熙凤的这一身打扮了,找找是哪个?(彩绣辉煌)

3、对,作者就是采用先总后分的方式来介绍王熙凤的外貌的。而且服饰的介绍也按照了一定的顺序。

引读:先写??头上戴着??绾着??项下戴着??裙边系着??身上穿着??外罩??下罩?? 4、大家看这是什么顺序?

对,描写得非常有条理,读起来朗朗上口。写容貌的语言,也非常有意思。大家拿起书,咱们合作读一读。

引读: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你感受到了什么?(漂亮、狡黠)

本段中就有这样一句话,说明了她漂亮得如仙女一样。(恍若神妃仙子) 再读读,看这段话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大屏) 字数相同,语法相当,结构相称,这种写法就叫对仗, 四、又识王熙凤。(抓语言)

1、在《红楼梦》中,王熙凤有着“语言学家”、“心理学家”、“表演家”、“人际关系学家”等美誉。所以作者除了对她进行了的外貌描写外,还在第三自然段进行了其他方面的描写,大家仔细读一读第三自然段,看你从哪些描写中读懂了王熙凤的哪些性格特点,把相关句子画下来。 (1)“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 师:这是对王熙凤的——语言描写。(板书:语言) 真:称赞黛玉漂亮。才:相见恨晚。 师:夸人如此夸张,真不愧是一位语言学家。

指导朗读。

(2)“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 (齐读这句话) a、品语言

理解“嫡亲”的意思。(血统最接近的亲属) 刚才我们说到,贾母与林黛玉是什么关系?

为什么王熙凤却说林黛玉“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 她的意思就是只有嫡亲的孙女才能这样标致,才有这样的气派。

师:对,这才是她的本意。顾此决不能失彼, 既高度赞美了外孙女,又安慰了在场的孙女,更重要的是取悦了老祖宗。这一句话真是一箭三雕,一石三鸟。 b、品动作

抓“用帕拭泪”(动作描写)体会王熙凤的表演天份。 刚才还笑呢,这一提及姑妈,泪水流出来了,变得太快了。 C、指导朗读

注意语气的变化,指名读。读着读着,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王熙凤?(口齿伶俐、阿谀奉承等)

(3)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她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 (1)理解“转悲为喜”。(板书:转悲为喜) (2)王熙凤为什么而悲?为什么又转悲为喜?

(3)从这样快速的神态变化中,你又体会到什么?(察言观色等)朗读。 师:王熙凤先恭维称赞,再假装伤心拭泪,后转悲为喜,她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视贾母的态度而定。多么狡猾!再读。

(4)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王熙凤不愧为一位出色的语言学家,这句话也就五六十个字,但是她关心到了林黛玉的方方面面,你们每一个人读一读这段话,她关心到了哪些方面呢?

(年龄、学习情况、身体状况、日常生活)

王熙凤是真的想知道答案吗?

如果她很想知道答案,每一个问题后面都得停一停。但是,王熙凤根本没有停下来,因为她根本不想知道答案,她说这段话别有—番用意。那么她说这段话用意何在呢?小组讨论一下。

(她在讨林黛玉喜欢,让林认为她很热情。)(她在炫耀自己的权势,从“只管”一词可以看出来。)(在讨好贾母,让贾母知道她跟贾母一样关心林黛玉) 五、再识王熙凤。 1、出示句子: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谁来读读这句话?

(1)这种“没看见人,先听见声音”的写法,叫什么呢?(“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是《红楼梦》写人物出场中极其精彩的一笔。让我们再读读这句,体会作者先声夺人的写作方法。王熙凤这样的出场给林黛玉留下了什么印象?(板书林黛玉 “放诞无礼”)

(2)师:同一人,黛玉眼中的王熙凤是“放诞无礼”的。贾母眼中的王熙凤是什么样呢?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2、课件出示:

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师:大家看,文章借贾母之口指出了她的另一个性格——泼皮破落户。从这句玩笑话中我们真真的感受到贾母对她的宠爱。因为有贾母的宠爱,她才敢先声夺人,因为有贾母的宠爱,她才敢高声说笑,因为有贾母的宠爱,她才敢这样的放诞无礼。

3、来,我们一起目睹王熙凤的风采。(播放视频) 4、总结描写方法。

大家看,作者对王熙凤的外貌、语言、动作、进行了直接描写,这属于什么描写?(正面描写)

通过黛玉的纳罕、贾母的玩笑话对王熙凤进行了间接描写,这属于什么描写?(侧面描写)

六、拓展延伸,升华全文。

同学们,学过这篇课文,对于王熙凤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了自己的印象,但是千万不要以为我们已经读懂了这个人,如果你去读一读《红楼梦》,可能你对

王熙凤的看法会又有所改变。有一个人研究了一辈子“凤辣子”最后他说了一句话送给大家“恨辣子,骂辣子,不见辣子想辣子”。说明“凤辣子”这个人物不是简单地用“好人”和“坏人”所能概括地。希望大家去聆听、去欣赏《红楼梦》这部文学巨著,走进文学自由飞翔的地方?? 七、学以致用。

小练笔:写一个人物,通过安排他上场,来描写他的肖像、动作、语言等,表现他的特点。

(学生写完后相互修改,然后运用量规进行评价,并及时在课堂上进行作品展示,增强学生的习作成就感。)

板书: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出场:活泼张狂

王熙凤 肖像:华贵、炫耀权势 (正面)

言行:虚伪圆滑、阿谀奉承、见风使舵

(侧面) 林黛玉:感觉

贾母:评论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8thw9e4tv9pugm7qnnb9acj39qpyw00egs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