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和传输软件,实现病虫监测和防治信息计算机网络快速传输,建立病虫害远程诊断与重大病虫防治管理网络,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病虫发生和防治动态。
4、病虫预报可视化
利用现代媒体技术,将病虫预警信息与控制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平台和新闻媒体(电视预报)提供给广大农民,以指导病虫防治。
7.2.3软件建设
以培养一支能吃苦耐劳、作风顽强、业务优良、精干的病虫害测报防治队伍为目标。高标准、严要求抓好植保队伍建设,把县级预警站的病虫测报技术人员分批选送到自治区病虫测报培训中心进行专职培训,通过考核,取得自治区测报员资格后,从事病虫测报工作。加强病虫测报防治技术研究,加快植保新技术推广,不断提高监测预警与控制技术水平。
7.3 承担任务
皮山县农业有害生物预警控制区域站承担的职责、功能与任务: 一是承担自治区下达的重大病虫害监测任务,及时上报皮山县病虫发生、重大生物灾情、趋势预测和应急控制预案。
二是承担皮山县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预警,提出防治方案;指挥皮山县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和危险检疫性病虫害封锁、控制和扑灭。
三是做好皮山县农作物病虫监测预警控制信息网络的建设,协助自治区植保站,确保高效运转。
四是组织和实施病虫测报防治可视化工作,组织植保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
34
五是组织和开展农作物主要病虫害抗药性监测与治理工作。 六是组织和开展农作物病虫草害测报防治技术研究。 七是完成上级行业主管部门布置的其它任务。
7.4 项目总体规模和布局
新疆皮山县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检验检测室、试验配套用房、信息网络、培训和技术展示用房、应急防治药品及施药器械库、标准病虫观测场拟建在皮山县英巴扎路29号;病虫观测场设在科克铁热克乡(镇)19村。新购置观测信息处理、检验检测及其他专用设备60台(套)。项目实施建成后,形成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技术体系。
7.4.1土建工程
总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其中建设二层砖混结构的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综合楼1000平方米,包括检验检测室、试验设备配套用房、网络信息、培训和技术展示用房;应急药品药械库单独建设,面积为500平方米,包括应急药品库和施药器械库。
1、检验检测室
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包括病害室:建筑面积50平方米;虫害室:建筑面积50平方米;无菌操作室:建筑面积20平方米,农药残留检测室50平方米,标本室:建筑面积40平方米,疫情分析120平方米,资料档案室:建筑面积40平方米,养虫室:建筑面积30平方米,其它100平方米。
2、试验设备配套用房
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包括药品室40平方米,更衣室15平方米,配电室10平方米,卫生间15平方米,车库80平方米,设备库80平
35
方米,其它60平方米。
3、网络信息、培训技术展示用房
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包括网络机房40平方米,展示室80平方米、培训室60平方米、文印室20平方米。
4、应急药品药械库
建筑面积500平方米,药品储备库200平方米,施药器械储备库300平方米,全部为砖混结构。
7.4.2田间工程
田间工程的主体是标准化观测场,占地面积20亩,包括800平方米的温室2座、50平方米的养虫网室1座,50平方米的工具房1个以及进行滴灌、电力、隔离带等配套设施的建设。
7.4.3仪器设备
新购置观测信息处理、检验检测及其他专用设备60台(套),包括观测及信息设备25套(台)。其它专用设备5项125台(套)。
36
第八章 项目建设内容
建设的主要内容:建设综合检测室和标准病虫观测场,建立病虫可视化信息网络系统,配备监测、检测仪器设备,建成现代化的农业有害生物预警和控制站。使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科学的检测、监测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病虫信息的自动化采集,植保信息的网络化传递,监测、预警、控制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覆盖作物种类为以棉花、粮食作物为主,兼顾瓜果、蔬菜以及各类小农经济作物。
新建皮山县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建设内容包括土建工程、标准观测场建设、仪器设备购置和其他等内容(表8-1、8-2、8-3)。
8.1 土建工程
土建工程1500m2,包括新建1000m2,改建500 m2。其中新建920
2m2为框架结构三层,包括检验检测室500m(病害室50m2、昆虫室50m2、
无菌操作室20m2、养虫室30m2、农药残留检测室50m2、标本室40m2、资料档案室40m2、预测会商室120m2、其他100m2)、试验配套用房220m2(药品室40 m2、更衣室15m2、设备库80m2、配电室10m2及其他60m2)、信息网络、培训和技术展示用房200m2(网络机房40m2、培训室60m2、展示室80m2、文印室20m2);新建车库80 m2为砖混结构;改建应急防治药品及施药器械库500 m2为砖混结构,包括药品储备库250m2、施
3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