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认识科技革命对马克思主义学说发展的推动作用 ------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应该忽视的角度
我国关于科学的理解来自于英文的science 一词,长期以来其内容被简单地看做是指natural science (自然科学) , 但science 来自拉丁文scientia ,这一概念的指的是一般意义上的“知识”或“学问”。在德国,科学的概念是wissenschaft,其涵义更加广泛, 不仅指自然科学, 也包括历史、语言学、哲学等社会人文科学。早期我国将其翻译成格致学,后来日本人把它翻译成科学,取分科之学的意思。
马克思主义学说是一门科学,这是毋庸置疑的,但由于分科理解科学的理念导致长期以来将马克思主义与自然科学截然分开现实。在教育实践中经常发现关心马克思主义教育和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教育者、研究者忽视自然科学成就及其规律,而自然科学的教育者、研究者内心潜在地排斥社会科学理论,当然包括排斥马克思主义理论。其根源就是我们在思想上没有充分认识科学技术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进步之间的关系,忽视了马克思主义是在科技革命背景下诞生,并且在近代科学突飞猛进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正如恩格斯所说的:“自然科学的所有这些划时代的进步,都从费尔巴哈身边流过去了,本质上没有触及他。这与其归咎于他本人,倒不如归咎于当时德国的可悲的环境,由于这种环境,大学讲座都给一些毫无头脑的折衷主义的宵小之徒占据了,可是比这些宵小之徒高明万倍的费尔巴哈,却不得不几乎在穷乡僻壤中隐居起来。这就说明了:他谈
到自然界时,除了个别天才的概括,就不得不说一些辞藻美丽的空话。”第三卷528振聋发聩的批评似乎不仅仅是针对当时的德国吧。 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是以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为诞生的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更是指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动态中的马克思主义,包括列宁的思想,也包括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的思想,还包括世界各国无产阶级的政党和理论家对其作出的贡献。所以考察科学技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作用不能仅仅局限于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科学技术成果,也不能单纯地将科学技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贡献归结于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生物演化论这三大自然科学发现,而必须将其放在一个更加广阔的科技发展的时空中考虑。
1、古代自然科学和技术成就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研究了科学技术与社会变革之间的辩证关系,确认“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揭示了从一种社会经济形态过渡到另一种社会经济形态的历史过程的实质和内容,指出了劳动资料(技术)在这个改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正是在“自然科学是一切知识的基础”这种总的指导思想下,马克思对各个社会形态的科学技术状况都作过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导致资本主义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一切矛盾的尖锐化,正如马克思所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
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手稿中精辟地论述和总结了从古代到十九世纪中叶的极其丰富的技术史科学技术资料。指出:“各个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 恩格斯后来曾这样回忆他的这段经历:“要确立辩证的同时又是唯物主义的自然观,需要具备数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马克思是精通数学的,可是对于自然科学,我们只能作零星的、时停时续的、片断的研究。因此,当我退出商界并移居伦敦,从而获得了研究时间的时候,我尽可能地使自己在数学和自然科学方面来一个彻底的——象李比希所说的—— ?脱毛???八年当中,我把大部分时间用在这上面”(《马克思恩斯全集》第20卷,第13页)。
2、近代科学技术的成就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
哥白尼革命以后,自然科学爆发式地发展推动了技术进步,不仅仅使生产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并且进一步导致了资本主义的诞生,也导致以牛顿经典力学为代表的一系列科学和技术的诞生,催生出机械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思想,而马克思主义就是在19世纪自然科学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在与各种错误思潮的较量中创立起来的。
列宁在所谓“物理学危机”实为“物理学革命”的情况下,在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错误思潮和物理学中的唯心主义思潮的较量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的任务是要在总结现代科学技术
成就的基础上,在与各种新的社会思潮的较量中,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3、新的科技革命是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动力
自然科学本身{自然科学是一切知识的基础}的发展,也象与生产过程有关的一切知识的发展一样,它本身仍然是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的,这种资本主义生产第一次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为白然科学创造了进行研究、观察、实验的物质手段。由于自然科学被资本用作致富手段,从而科学本身也成为那些发展科学的人的致富手段,所以,搞科学的人为了探索科学的实际应用而互相竞争。另一方面,发明成了一种特殊的职业。因此,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展,科学因素第一次被有意识地和广泛地加以发展,应用,并体现在生活中,其规模是以往的时代根本想象不到的。
马克思把人类社会历史看成是互相更替的社会机体的历史。在社会有机体中,对于科学 技术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马克思有一个明确的思想,他认为:“达尔文注意到自然工艺 史,即注意到在动植物的生活中,作为生产工具的动植物器官是怎样形成的。社会人的生产 器官的形成史,难道不值得同样注意吗?”⑧马克思还 ⑨
原始社会.人类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是第一位的。那时的物质技术基础就是制造极简单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