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中考考点解析(七年级下)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一、考点分析
考点1:自尊和知耻(第一课,了解) 主要内容:
1.自尊即自我尊重,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自尊要适度,适度的自尊有助于我们面对批评,改正错误;过度的自尊,则使我们过于敏感,体验不到生活的乐趣。
2.学会尊重自己,尊重他人。自尊和尊重别人是获得尊重的前提,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是待人有礼貌、尊重他人劳动、尊重他人人格。
3.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惟有自重,才有自尊。如果我们产生沉重的耻辱感,对我们的成长是不利的,因此要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将缺点转换为优点。
二、核心观点
我们要学会自尊和知耻。自尊要适度,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 三、典型例题
由于本单元只有一个了解能级的考点,所以不单独出材料题。
七年级下第二单元
一、考点分析
考点1:自强不息的表现及意义,培养自强不息的品质。(应用,七下第四课) 1.自强精神表现:
(1)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 (2)自尊自爱,不卑不亢; (3)勇于开拓,积极进取; (4)志存高远,执着追求等。 2.自强的意义: (1)自强,进取的动力。
(2)自强,通向成功的阶梯。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主观上是否想自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青少年要自强不要自弃。
(3)自强不息是我们民族几千年来熔铸成的民族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培养自强不息的品质:
(1)理想,自强的航标。有了理想,就有了进去的恒久动力。 (2)战胜自我,自强的关键。只有战胜自我,才能自强,才能进步。 (3)扬长避短,自强的捷径。要想自强和成功,就要发扬长处,避开短处。 二、核心观点
自强是个人进取的动力,是通向成功的阶梯。我们要学会自强,培养自强不息的品质。 三、典型例题 例题1:
大学生小曹一次参加招聘会,用人单位直言他在吃苦能力、承受挫折能力上有欠缺。他下决心从最苦最累的事情干起。
小曹很快在一家餐饮店做起了服务员。第一天就有一位顾客因为嫌等餐时间过长向小曹“叫板”,小曹忍住了心中的委屈,用一句充满智慧的玩笑,缓和了紧张的气氛。
你认为大学生小曹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言行评析题解题思路:
第一步:找出所要评析的所有言行,并一一判断其实质。
第二步:说明理由。要对题目中正确和错误的言行,根据书本知识进行分析说明,指出它们正确或错误的原因。一般来说,正确的要指出它“符合??”,“有利于??”;如果是错误的应指出它“违背了??”、“否认了??”、“没有认识到??”,并进一步指出“它的危害是??”。
第三步:归纳总结。如果是正确的言行应指出“我们应进一步??”、“我们应继续??”;如果是错误的言行应指出“正确的做法(观点)应是??”。
答案:①小曹下决心从最苦最累的事情干起也体现出能够正确面对挫折,正确认识自己,具有自强不息的品质,这些有利于他的不断成长。
②小曹面对顾客的“叫板”,忍住心中委屈缓解了矛盾,说明他能及时自我调节情绪,表现出宽容的美德。
③我们要向小曹学习,培养自强不息的品质,保持乐观的情绪。 例题2:
一个失去右臂的乞丐来到我家乞讨。我以为母亲会慷慨施舍,谁知,母亲却指着门前一堆砖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吧。”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母亲不生气,俯身故意只用一只手搬砖, “你看,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呢?”
乞丐怔住了,终于俯下身子,用仅有的一只手搬起砖来。乞丐搬完砖后,已是汗水淋漓。母亲递给乞丐一条雪白的毛巾,他擦汗后,白毛巾变成了黑毛巾。母亲又给他20元钱,他感动地说:“谢谢你。”母亲说:“这是你自己凭力气挣的工钱。”
我不解地问母亲:“你怎么能叫一个没有右臂的人搬砖呢?”母亲意味深长地说:“对于乞丐来说,搬砖和不搬砖可就大不相同了。”
多年后,有个失去右臂却气度非凡的人来到我家。他动情地对母亲说:“如果没有你,我现在还是个乞丐。因为当年你叫我搬砖,今天我才成为一个公司的董事长。”然后,他转身对我说:“你的母亲是伟大的,是令人敬佩的,是她教会了我……”
请回答:母亲到底教会了乞丐什么?
①妈妈叫乞丐搬砖赚钱,教会了他自强的精神。自强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自强者不怕困难,积极进取。母亲让我们懂得,要自觉克服不劳而获的行为,从小事做起,战胜自我,走自强之路。
②妈妈让了乞丐凭自己的力气挣钱,最终乞丐成为了公司的董事长,教会了他尊重他人的品质。尊重他人既能激发起他人奋发进取的力量,使人产生巨大的精神动力,又能赢得他人的尊重。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尊重他人的劳动。
七年级(下)第三单元
一、考点分析:
考点1:挫折和逆境 (应用、七下第五课)
1.挫折的含义:挫折,俗称碰钉子,即人们所遇到的失利、失败和阻碍等。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
2.人生难免有挫折,遭遇挫折的原因:自然因素(天灾)、社会因素(各种人为因素等)、个人因素(人的道德品质、智力、体力、外貌以及某些生理缺陷等)。
3.面对挫折和困难不同的人生态度,会导致不同的人生结果。 ⑴胆怯、懦弱的人;遇到挫折和困难,放弃目标,一事无成。
⑵意志不坚定或者容易满足的人;不能坚持到底,离受不到成功的喜悦。
⑶意志坚强、有坚定信念的人;善于把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变成垫脚石,从而锋利成功,实现生命的价值,享受真正的人生。
4.如何理解挫折是把“双刃剑”?(挫折的作用)
①挫折的消极作用:使人前进的步伐受阻;产生忧愁、恐惧等消极心理。②挫折的积极作用:有利于磨砺意志,增长才干和智慧,最终走向成功。
5.寻找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
①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②正确认识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办法;③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④学会自我疏导,善于自我排解,将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增添战胜挫折的勇气。
考点2:磨砺意志 (理解、七下第六课) 1.意志坚强的人有哪些表现?
意志坚强的人,⑴对自己的行动的动机和目的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⑵能在复杂的情境中冷静而迅速地判断发生的情况,毫不迟疑地采取坚决的措施和行动。⑶在碰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可以调节自己的消极情绪,控制自己的言行,不灰心、不气馁、不焦躁。⑷能够以顽强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战胜挫折和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即: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坚韧性。)
2.坚强意志的作用:
坚强意志,是人们在进行有目的的活动中克服干扰,战胜挫折、实现人生目标的保障。 ⑴坚定正确的人生方向,需要坚强意志。 ⑵走出失败的阴影,需要坚强意志。 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坚强意志。 ⑷成就一番事业,需要坚强意志。
3.能否将失败转化为成功的关键:有没有坚强的意志品质。 4.坚强的意志是怎样炼成的?
⑴必须树立明确的目标。⑵要从细微之处做起,从小事做起。 ⑶善于管理自己。 ⑷主动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
二、核心观点:
1.人生难免有挫折。面对挫折和困难不同的人生态度,会导致不同的人生结果。挫折具有两重性,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正确认识挫折,掌握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战胜挫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