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七年级政治中考考点解析2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3 22:53:2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坚强意志,是克服干扰,战胜挫折、实现人生目标的保障。做具有坚强意志品质的人。

三、典型例题: 例题1:

小伟和小强都是成绩优异的学生。进入初中后,由于不适应初中学习,在连续的几次考试中,两人成绩都很不理想,小伟从此一蹶不振,自暴自弃,而小强却屡败屡战,不断摸索,最终以优异成绩考入高中。

有人认为:人生难免有挫折,困难和逆境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看法?(7分)

解题思路:

本题可认定为观点辨析题。其解题步骤一般为:1、判断:片面;2、肯定正确的部分,并说明理由;3、否定错误的部分,并说明理由;4、小结。本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中正确的部分有两个方面,即:人生难免有挫折和困难、逆境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两个方面,所以,在要点上应有所增加,学生应把握这里的变化。

参考答案:①这一观点是片面的。(1分)

②人生难免有挫折。人们总是不断认识、战胜挫折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两人成绩都很不理想,说明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1分)

③认为:“困难和逆境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是正确的。小强却屡败屡战,不断摸索,最终以优异成绩考入高中,说明挫折具有积极作用,说明对于意志坚强的人,有利于人们磨砺意志,增长才感和智慧,(2分)

④但是没有认识到挫折的消极作用。而小伟从此一蹶不振,自暴自弃,说明对于懦弱或意志不坚定的人来说,挫折具有消极作用。(2分)

⑤我们应该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逆境,积极寻找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不断战胜挫折。(1分)

例题2:

北京残奥会开幕式文艺表演上,一幕名为《永不停跳的舞步》催人泪下。领舞者小李月原本是一位学芭蕾的孩子,在汶川地震中失去左腿,虽承受巨大内心痛苦,但她一刻也没放弃对芭蕾的追求,不想让舞蹈的梦想屈从于残酷的命运。她重新起舞,向世界、向伤残的小伙伴,也向自己证明:地震折不断我的梦想,超越自我,就仍能高高飞翔。

(1)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李月是如何面对挫折和逆境的?(3分)

(2)在今后的生活中,你打算怎样磨砺李月身上体现这种高贵品质?(5分) 参考答案:

(1)①她在汶川地震中失去左腿,一刻也没放弃对芭蕾的追求,说明她能正确认识挫折,直面挫折,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不畏不惧,不气馁,不消沉;

②她不想让舞蹈的梦想屈从于残酷的命运说明她善于自我疏导、自我排解; ③她重新起舞,超越自我,积极进取,探索创新成功的新思路。(3分)

(2)①在小李月身上体现了坚强意志的心理品质。(2分)②确立明确的目标;做自己不感兴趣但有意义的事情;加强自我管理和约束;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答出其中的三点即可得3分)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一、考点分析

考点1:法律的特征及我国法律的本质和作用(理解) 1.法律的特征:

(1)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2)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2.我国法律的本质: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3.我国法律的作用:

(1)法律具有规范作用: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法律的规范作用突出的表现为,它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如果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或处理;

(2)法律具有保护作用:①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卫士”;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②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考点2:违法行为的含义、类别及犯罪的基本特征(了解)

1.违法行为的含义:凡不履行法律义务的行为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2.违法行为的类别:行政违法 、民事违法 、刑事违法。其中行政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为行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属于严重违法行为,是犯罪行为。

3.犯罪的基本特征:

(1)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2)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 (3)依法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考点3:防微杜渐,远离违法犯罪(理解)

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小洞不补,大洞吃苦”,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

2.加强自我防范:

(1)我们要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的尊严,自觉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的人; (2)加强修养,践行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3)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自觉遵纪守法,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考点4:国家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四道防线及其专门法律(了解)

1.国家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四道防线: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 2.国家对未成年人保护的专门法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二、核心观点

1. 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我国法律具有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 2. 我们要树立法律意识,自觉依法自律;

3. 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防微杜渐。 三、典型例题 例题1:

17岁的中学生赵某,多次手持三棱刮刀,强夺9名小学生的财物,得赃款400多元。人民法院认定赵某犯了抢劫罪,依据刑法判处其有期徒刑。

(1)请运用“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的知识,分析赵某的行为为什么是犯罪。 (2)预防犯罪,需要防患于未然。你认为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如何去做?

答案:(1)①赵某手持三棱刮刀强夺小学生的财物,这样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②人民法院认定赵某犯了抢劫罪,说明他的行为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③赵某依据刑法被判处其有期徒刑,说明这是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综上所述,赵某的行为是犯罪。

(2)加强自我防范,我们要:①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的尊严,自觉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的人;②加强修养,践行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③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

例题2 :

观察右边漫画。请回答:

漫画中的未成年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过程给了你哪些启示?

答案:①漫画中的未成年人一开始抽烟,说明他没有抵制不良诱惑;我们要学会分辨并自觉抵制赌博等不良诱惑,否则可能会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付出沉重的代价。

②漫画中的未成年人从抽烟发展到吸毒再发展到抢劫最后进入监狱,给我们的启示是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小洞不补,大洞吃苦”,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

③因此我们应该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的尊严,自觉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的人;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践行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从小事做起,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自觉遵纪守法,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搜索更多关于: 七年级政治中考考点解析2 的文档
七年级政治中考考点解析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9t1816n4103ypi6bk157e16g2f50200ot7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