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考前1000题(7)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0 9:33:1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考前1000题(7)

1.小宝活泼好动、乐观灵活、精力旺盛,但做事经常粗枝大叶、缺乏耐心和毅力,小宝属于( )气质类型。

A.粘液质 B.胆汁质 C.多血质 D.抑郁质

2.学习新知识时,以列提纲的形式来理清思路加强记忆,这里使用的学习策略是( )

A.精加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组织策略 D.调节策略

3.当个人的外表有魅力时,他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这种现象是( )

A.宽大效应 B.晕轮效应 C.刻板印象 D.近因效应 4.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是( )

A.社会风气 B.认知失调 C.态度定势 D.道德认识水平 5.中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为( )

A.培养自主性 B.培养勤奋感 C.培养主动性 D.培养自我同一性

6.依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分析和概括教育现象,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使之上升为教育理论的一种教育科研方法是( ) A.个案法 B.测验法

C.教育经验总结法 D.产品分析法

7.教育心理学研究要求研究者牢记被试的心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应该采用动态、变化的指标进行衡量。这遵循了教育心理学研究的( )原则。 A.发展性 B.整体性 C.系统性 D.教育性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美国理学家杜威以实用主义的“从做中学”为信条,对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改革,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英国理学家布鲁纳等重视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际的结合,强调为学校教育服务,发起了课程改革运动

C.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

D.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强调教育与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并提出了“文化发展论”和“内化说”

9.( )即研究如何使学生共享教与学过程中所涉及的人类资源,如何在一定背景下将学生组织起来一起学习。 A.主动性研究 B.反思性研究

C.合作性研究 D.社会文化研究

10.“心理的组成成分是各种官能,它们遵循用进废退的原则。”这是( )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概括说 D.相似说

11.儿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关键年龄大约在( ) A.5~6岁 B.7~8岁 C.10~11岁 D.12~13岁

12.在知觉、思维、记忆等认知活动中,往往强调速度而不是精度的认知风格属于( ) A.场独立型 B.沉思型 C.场依存型 D.冲动型

13.在对道德两难故事“海因茨偷药”进行评判时,小明认为救妻子是丈夫应尽的义务,所以海因茨偷药是应该的。按照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小明的道德发展阶段处于( )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准习俗水平

14.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教育家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实验中,提出教学过程就是促进学生的( ) A.一般发展 B.特殊发展 C.全面发展 D.个性发展

15.儿童认知发展到形式运算阶段的标志是( )(2012年烟台市市直) A.思维的可逆性 B.具体逻辑推理 C.去自我中心 D.守恒概念的形成

16.儿童认为不能踩小草,它会疼。这说明儿童的认知发展处于哪个阶段(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7.下列对“关键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键期最基本的特征是它只发生在生命中一个固定的短暂时期

B.关键期是突然开始和停止的

C.鸟类的印刻、人类语言的习得能证实关键期的存在 D.在发展的关键期间,如果能在一定时间内给以适当的良性刺激,就会促使行力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其发展

18.“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这段描写所反映的心理现象是( ) A.错觉 B.联觉

C.感觉补偿 D.感觉对比

19.在儿童群体中,每个儿童都热情的说着,彼此之间没有任何实质的相互作用或交谈。皮亚杰称之为( ) A.角色扮演 B.集体的独白 C.泛灵论 D.平衡

20.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有四个基本要素,即( )

A.遗传、练习和习得的经验、社会性经验、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B.成熟、练习和习得的经验、社会性经验、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C.遗传、成熟、社会性经验、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D.成熟、社会性经验、学校学习的经验、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21.在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实验中,罗森塔尔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作( )

A.皮格马利翁效应 B.准备效应 C.愿望效应 D.强化效应

22.发生认识论研究( ),主要解决人的智慧是运用何种机制,经历什么过程,怎样从低级水平过渡到高级水平的问题。 A.人的认识发展 B.思维的发展过程

C.儿童年龄阶段的划分

D.文化历史对人的心理发展的影响

23.按照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的观点,学生将猫、狗、鼠等概括为动物的学习属于( ) A.信号学习 B.言语联结学习 C.辨别学习 D.概念学习

24.在学习内容上,学生的学习以( )为主。 A.书本知识 B.课堂教学 C.教师指导

D.掌握前人的经验和行为规范

25.期末考试一结束,教务主任就召开高二年级全体师生会议。会上,主任对这次“无监考考试”中自觉遵守考试纪律的高二(3)班的50名学生提出表扬。这对其他班级的学生而言是一种(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自我强化 D.替代强化

26.一个孩子出现打人行为,因此父母规定他一个月不准吃肯德基。这种做法属于( ) A.正强化 B.消退 C.惩罚 D.负强化

27.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的理论属于( )。

A.布鲁纳的认知—结构论 B.苛勒的完型—顿悟说 C.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D.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28.学生通过学习后,能说出“诚信”的含义。这种水平的学习属于( ) A.言语信息学习 B.智慧技能学习 C.认知策略学习 D.态度学习

29.近期,尼泊尔大地震时当地一些居民冒险抢救受灾群众,他们当时的情感体验属于( ) A.理智的情感 B.道德的情感 C.心境

D.美的情感 D.创造

30.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儿童学唱“我爱北京天安门”虽不懂其全义,但通过言语联想可掌握。这属于哪种学习( ) A.信号学习 B.言语联结学习 C.多重识别学习 D.概念学习

31.对三岁前孩子说话“结结巴巴”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应强迫孩子再说一遍 B.应反复练习加以矫正 C.应接受心理治疗

D.这是学话初期常见的正常现象,不必紧张 32.为了打击社会的不良行为,国家常用“杀一儆百”的做法,其理论依据是( )

搜索更多关于: 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考前1000题(7) 的文档
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考前1000题(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a5v9297q27f2vd1ug0r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