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阳县天城镇等四个乡(镇)灾毁耕地复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2.2项目名称及类型
项目名称为崇阳县天城镇等四个乡(镇)灾毁耕地复垦项目。项目属省级投资土地复垦重点项目。 1.2.3项目位置和范围
项目区涉及石城镇、沙坪镇、天城镇、肖岭乡四个乡(镇)。 1.2.4项目建设规模、新增耕地
项目区建设规模91.0485公顷,新增耕地83.3327公顷。 1.2.5总体规划方案
调查造成水毁地的类型,水的来源、水质及水毁程度,清除水毁地场地杂物及淤积泥沙,场地平整至无大块石、砾石、适合于利用类型要求。从项目区地形条件、当地传统种植习惯、项目区采用的灌溉方式及保护农田耕作层四个方面考虑,在充分利用原有设施的基础上,结合土地开发整理对项目区内的路、沟、渠及进行综合治理并修建部分壅水设施和节制设施,对部分田块进行土地平整,提高项目区内部的交通能力和防洪排涝能力,改善项目区内耕作条件,将自然灾害对项目区的影响降到最低。对主要供给水源的塘堰沟渠进行整治,将未利用地开发为农田,增加耕地面积。对取水和排水设施进行规划,彻底改善项目区内的灌溉、排水、交通情况,并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使项目区旱能灌、涝能排。
3
崇阳县天城镇等四个乡(镇)灾毁耕地复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2.6主要工程量与投资预算
建设任务统计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一 项目概况 1 复垦面积 hm2 91.1907 2 项目投资 万元 500 3 新增耕地 hm2 83.3327 4 新增耕地率 % 91.53 5 项目性质 6 项目类型 7 地貌类型 8 建设期限 二 建设内容 (一)土地平整工程 1 挖掘机挖装自卸汽车运泥沙 万m3 16.58 2 推土机推土——田块平整 万m3 12.82 3 土地翻耕 公顷 83.3327 (二)灌溉与排水工程 1 沟渠护坡Ⅰ m 675.12 2 沟渠护坡Ⅱ m 80.28 3 修复斗沟Ⅰ m 426.73 4 修复斗沟Ⅱ m 387.66 5 修复斗渠 m 605.71 6 修复农沟 m 582.57 7 新建农沟 m 736.53 8 修复农渠Ⅰ m 339.32 9 修复农渠Ⅱ m 435.34 10 沟渠清淤 m 186.37 11 涵管 m 50 (三)田间道路工程 1 新建水泥路 m 2407.55 2 新建田间道 m 1331.73 3 修复田间道 m 2158.36 4 新建生产路 m 1196.34 5 新建机耕桥 座 2 三 综合经济指标 1 投资标准 元/亩 4000 2 年净效益 万元 288.69 四 投资预算 万元 500.00 1 工程施工费 万元 412.53 2 其他费用 万元 72.47 3 不可预见费 万元 15.00 4
备注 新增耕地/建设规模 土地复垦 重点 平原~丘陵 2014年1月-2014年6月 5m跨 新增耕地亩均投资
崇阳县天城镇等四个乡(镇)灾毁耕地复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项目区概况
2.1崇阳县简况
崇阳县位于湖北省东南部,地处湘鄂赣三省交界处,东接通山,南邻江西修水,西毗通城、湖南临湘,北界咸安、赤壁。现辖8镇4乡,325个行政村,总人口45.7万人,?版土面积1968平方公里。1985年列为对外开放县。崇阳县地貌为盆地,地势由南向北倾斜。全县海拔高度在40-1100米之间,最高点大湖山主峰海拔1238.9米,最低点鹿门乡洪下壶头峡口岸海拔39米,相对高差为1199.9米。境内有大小河流50余条,呈树枝状分布,均属山溪性,除路口镇板坑小溪向北流入赤壁市境外,大都顺区势汇集。沿峡谷奔流,归中进干河隽水,注入长江。
崇阳县地处大幕山、大湖山、大药姑山之间,属低山丘陵地区。河谷平畈,海拔高程在100米以下,面积66.59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22.56%;丘陵海拔高程在100-500米间,面积198.35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67.19%;低山海拔高程在500-1000米以上,面积30.26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10.25%。
崇阳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温和多雨,无霜期长,四季分明。冬季北风,夏季南风。常年雨热同季,雨量集中在春末夏初,伏旱少,秋旱多,一般夏季酷热持续时间不长,冬季严寒冰冻少见。由于境内地貌复杂和植被差异,低山区与河谷平畈区同季不同温,并形成阴坡、阳坡、山冲、山窝、低山丘陵、河谷平畈等特异小气候。
5
崇阳县天城镇等四个乡(镇)灾毁耕地复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2项目区基本情况
2.2.1位置与范围
项目区涉及石城镇、沙坪镇、天城镇、肖岭乡四个乡(镇)的9个行政村,共9个片区。其中石城镇包括汉兴村、黄龙村、石下村3个行政村;沙坪镇包括古城村、进口村、堰市村3个行政村;天城镇包括浮溪桥村1个行政村;肖岭乡包括霞星村、肖岭村2个行政村。项目区选址清晰,均以明显地物分界,区内土地为村集体所有,权属无争议。 2.2.2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项目区自然地貌为平原与丘陵的过渡地带,主要为平原地貌,有少量丘陵地貌。土质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耕地肥沃,被暴雨冲击后,耕地全部被毁,另覆盖有从周边山上冲击带下来的砂石堆积物。区内海拔主要在100米以下,同时由于耕作区沟渠年久失修,许多沟渠淤塞废弃,造成排水不畅,形成田块、鱼塘、土坑相间,使耕作区局部不平坦,不利于机械化耕作。
(2)气象
项目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温和多雨,无霜期长,四季分明。冬季北风,夏季南风。常年雨热同季,雨量集中在春末夏初,伏旱少,秋旱多,一般夏季酷热持续时间不长,冬季严寒冰冻少见。由于境内地貌复杂和植被差异,低山区与河谷平畈区同季不同温,并形成阴坡、阳坡、山冲、山窝、低山丘陵、河谷平畈等特异小气候。崇阳水利资源丰富,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523.4毫米,年均总径流量15.75亿立方米。
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