⑶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第65页“做一做”,教师巡视。 (三)全课小结
教师放手让学生谈谈收获,引导学生找出本课和以前学过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有什么不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进位的道理。教师在课题上补充“进位”两字。 (四)小结。
第六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练习课(1)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学会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题目,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方法。 一、基础训练。
1、算一算,然后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算一算。
二、巩固练习。
1、在○里填“>”、“<”或“=”。
2、计算。
71 / 112
3、P68第14、15题。 三、解决问题。
四、小结。
第七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练习课(2)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提高口算的速度。
2、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索,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养成认真计算、自觉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提高口算的速度。 教学难点:
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索,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谁能说说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课本第66页练习十五的第1题和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
72 / 112
2、课本第67页第6题。
判断算法是否正确,不对的改正。 三、巩固新知
课本第67页第8题。
先说说得数十位上的数字,再计算。 四、全课小结
第八课时 两位数加一位数练习课(3)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提高口算的速
度。
2、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索,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养成认真计算、自觉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提高口算的速度。 教学难点:
自觉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谁能说说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二、探究新知
1、课本第67页第10题。 2、课本第68页第15题。
说说这些是什么样的计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新知
1、课本第68页第12题。 2、课本第68页第16题。 四、全课小结
73 / 112
第九课时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
预习要求:
看课本第69页,然后在课堂练习本上试着做一做下面的题: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两位数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使学生加深对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的理解。 (二)能力训练点
1、提高学生的口算准确性和速度,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口算准确性和速度,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9-6= 30+2= 8+51= 50-20= 2、口答:
⑴54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54=50+( )
⑵68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68=8+( )
74 / 112
3、摆小棒算一算。
30+(7-2)= 70-40+5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学习整十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时,是通过什么办法找出解题方法的?(摆小棒)这节课我们还是利用这种方法来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2、教学例1。
⑴出示35-2。指到学生用小棒摆一摆,还剩多少根?学生操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⑵引导学生总结:35-2,就是从35根小棒中去掉2根,要先从单根的小棒中去掉2根,剩下的再和原来整捆的小棒合起来,结果是33根。 ⑶启发学生结合操作过程归纳计算方法。 35分成3个十和5个一。
②先算5-2=3(即个位上的数先相减)。
③再算30+3=33(即再把个位上的数与整十数合起来) ⑷反馈练习。 “做一做”第2题。 3、出示“35-20”。
⑴学生摆小棒计算35-20,边摆边口述。教师巡视指导,启发学生明确:两位数减整十数,先把整捆和整捆相减,也就是先要把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个位数,再把整十数相减,然后再加上各位上的数。 ⑵指导学生总结计算方法。 ①把35分成30和5
②先算30-20=10(即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先相减) ③再算10+5=15(即再加上个位上的数)
⑶学生互相叙述计算过程:先算30-20=10,再算10+5=15,所以35-20=15。 ⑷反馈练习:“做一做”,注意叙述计算方法。
75 / 1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