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4 累计各公司本地、区域、国内、亚洲市场占有率
透过图4的横向比较,可以发现,我们的市场占有率和我们公司的市场定位基本一致。我们主攻本地和国内市场,各自市场占有率分布为15%和17%。同时,本地市场占有率较低,由于竞争激烈和广告经费不足,综合考虑,每年投入区域市场各产品的广告费分别为1,目的是保住区域市场,适当赢取收益。
5
二、产品定位
我们公司第一年以P1产品为主,这期间一直在研发P2产品;在第二年第三期,P2产品投入生产,当年占至50%;第三四年研发P3产品,中间因资金不足,空置一期,于第四年第四期正式投入生产,以后P1、P2、P3同时在生产。虽然P1产品需求慢慢减少,单价也较低,但是我们一直保持着一定的产量,所占市场份额维持在平均水平。相比P1产品,P2的利润更高些,而且我们在研发时机上比其他公司占有优势,因此第三四年应以P2为主打。但在实践上,生产和采购因更换生产线和购置原料配合不当,导致产能不足,无法继续扩大市场份额,因此第三四年的息前利润增速较慢,被其他公司远远甩在了后面。。
表2:G公司各年各产品市场份额
年份 市场份额 P1 P2 P3 第一年 10% 0 0 第二年 10% 50% 0 第三年 19% 11% 0 第四年 12% 12% 0% 第五年 20% 15% 13% 第六年 12% 12% 13% 第五年开始,P2产品需求量和单价都越来越低,随着P3产品的成功研发,我们将利润较高的P3产品作为主打产品,销售收入取得不错的成绩,直接达到了六年中的最高收入水平,息前利润也最高,说明将P3作为主打产品的决策是正确的,可以将公司扭亏为盈,摆脱破产危机。
表3 G公司各年销售收入、成本和息前利润分析
6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第六年
销售收入
23 23 74 82 118 110
直接成本
10 9 28 33 52 50
综合费用
23 19 35 30 37 34
折旧
4 0 7 7 11 10
息前利润
-14 -5 4 12 18 16
三、竞争环境分析
在各个市场进行同类产品竞争的总共有8家公司,而且在经过起始年老厂长的带领下,我们初步了解了各种运营规则,大家从同一起跑线起步。第一年每个公司只能在本地市场销售P1产品,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因此,广告投放的策略尤为重要。各个公司深知重要性,因此在销售会议举办前都会出现“烟雾弹”迷惑对手。
之后,由于对市场预测分析不同,每个公司的发展战略也不同,但是目标都是一致的,开拓更广阔市场,更新先进设备和技术,研发更多产品,获得更高的销售收入和利润。因此,为了在市场上更有竞争力,也必须做到知己知彼。
在六年的经营过程中,F组和H组曾经处于劣势地位,但从第六年的经营结果看,他们大大逆袭,这与正确分析竞争环境分不开。因此,我们在经历了第四五年的艰难期,结合竞争环境,实现了第六年的小幅增长。
7
图5 各公司第六年业绩、产品市场分布
在第四年和第五年中,我们公司资金不足甚至出现了高利贷和大幅度的贴现,生产设备落后产能不足,再加上广告投入失误,公司一度陷入危机,从第四年严重下滑。学习了C公司之后,他们主导一种高利润产品,其他产品辅之,通过好技术设备,提高产能,扩大市场占有率。我们开始扩大生产能力和调整产品结构,积极分析竞争对手的生产能力和资金状况,第五年用全自动的先进设备生产P3,第六年继续扩展,达到2条全自动,4条半自动和2条手工线(以备转产之需)。 到第六年,虽然我们的净利润第一次实现了正值,但也逐渐缩小了和C组的差距,P3产品市场份额可排第三,公司也开始扭亏为盈,全体人员也终于看到了希望,这与我们主动分析竞争环境分不开。
四、第四年广告投放策略及结果分析 我们公司第四年广告支出为13,分布如下
表4 G公司第四年广告支出分布
本地 P1 P2 2 3
P3
0
区域 P1 1
P2 1 P3 0
国内 P1 P2 P3 2 4 0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