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马鞍山市第二中学“雏鹰书院”招生考试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总分150分,答题时长120分钟,请掌握好时间。
2.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3.考生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卷一 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32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部正确的一组是(4分)
①稀土资源是极重要的战略资源,尽管我国储量丰富、品种多样,但我们仍要处心积虑,....未雨绸缪,不断健全其安全保护体系。
②由于生产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速度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环境污染导致的人群健康损害事件络绎不绝地发生。 ....③当下中国楼市会像上世纪80年代日本楼市一样崩盘的言论被传得沸沸扬扬,国家住建....部负责人明确表示两者不可相提并论。
④“微信”软件因具有即时通信服务不受时空束缚、成本低等特点,使得昔日曾是香饽饽的综合软件“飞信”沦为明日黄花。 ....⑤走进新落成的安置小区,只见一排排高楼耸立,绿树成阴,设施齐备,拆迁户们弥漫在心头的疑惑烟消云散,无不拍手称快。 ....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⑤ 2. 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4分)
A.初次见面:久违了,张老师,今后学习上还望多赐教! B.恭候贵宾:周末的家庭聚会,敝人定在府上虔敬恭候! C.敬答厚意:承蒙各位光临令尊的古稀之庆,感激不尽! D.校庆受邀:欣闻母校六十年校庆,届时一定前往祝贺! 3. 下列歌词中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4分) ...
A.就算整个世界被寂寞绑票,我也不会奔跑。 (吴青峰《小情歌》) B.水中寒月如雪,指尖轻点融解。 (许嵩《断桥残雪》) C.孤独的花睁开流泪的眼,祈求时间不要去改变。 (卢庚戌《风花树》) D.这城市已摊开他孤独的地图,我怎么能找到你等我的地方。 (高晓松《模范情书》) 4.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4分)
面对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文化大国,一个正在发生世纪性变革的大国,我们的精神生 产方式终要有所变化,这是中国知识界不可能回避的问题。 ① ,现在存在一种现象, ② 话语权失落。这 ③ 不是说中国的理论界、学术界不会用中文说话、写文章了,④ 说中国理论界不太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 ⑤ 我们的文化传承令我们习惯了“我注六经”,但对如何创造自己的“经”, ⑥ 显得底气不足,信心不足。
A B C D ① / ② ③ 也 / 并 ④ 而且 ⑤ / ⑥ 或许 就 则 以至 虽然 但是 因为 所以 因此 尽管 而是 也许 因为 就是 但是 所以 然而 即 语文(试题卷)第 1 页 共 7 页
5. 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
但是,苏轼与陶渊明、白居易等人毕竟不同, 。 , , 。 。 。
(节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
①无怪乎具有同样敏锐眼光的朱熹最不满意苏轼了 ②其中总深深地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的意念 ③也绝不喜欢苏东坡 ④王夫之也是如此
⑤他们都感受到了苏轼这一套对当时的社会是具有潜在的破坏性的 ⑥他宁肯赞扬王安石
A.⑤①②⑥③④ B.②①⑥③④⑤ C.②①⑤④⑥③ D.⑤①②③④⑥ 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4分) ..A.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足不出户购买自己心仪的商品已成为现实。固守传统销售模式的商场,不再是人们购物的首选方式。
B.近年来,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微信上“为你读诗”等公共账号正吸引着人们对诗歌的日常关注,读者也更容易找到群体。
C.在扩大统计口径范围后,社保缴费基数将有所降低,这有利于减轻低收入者缴费负担,让更多低收入者能公平享受社保待遇。
D.构建健康的网络环境,保持对社会公德的敬畏之心,做到安全、文明上网,应该是每一个公民和网友的自觉意识和共同责任。
7.下列各句中,对诗句的理解与原作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4分) ...A.“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让我们意识到不论在什么环境下,都应该保持坚定的操守。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以花自喻,表达了虽脱离官场,仍甘愿为国奉献之情。 C.“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初春的细雨淅淅沥沥,撩拨了无数文人墨客心中关于江南的绵绵情思。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孔子提倡的一种学习方法,阐述了学和思的辩证统一关系。
8.以下是五位同学的投稿,假如你是校刊《雏鹰》的编辑,这五篇文章辑录在哪一个栏目
中最为恰当(4分) 《对话屈原》 《“风流”阮籍》 《墨家的侠义》 《煮酒品三国》 《汉武帝的三张面孔》 A.史海钩沉 B.文苑杂谈 C.近代风物 D.走进诸子
二、阅读与理解(58分)
(一)(10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9~10题。
秋斋独宿 【唐】 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①
和韦苏州《秋斋独宿》
【金】 赵秉文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语文(试题卷)第 2 页 共 7 页
【注】①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
9.韦诗首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山月 的特点;赵诗首句则用了 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月夜 的氛围。(4分)
10.两首诗表现了诗人何种相同的心理感受?他们的心境又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二)(14分)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11~13题。 材料一:
当地时间4月4日下午2时,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上 公布,中国作家曹文轩最终折桂,成为我国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作家。
国际安徒生奖评委会主席帕奇?亚当娜在宣读结果后说:“曹文轩的作品书写关于悲伤和 苦痛的童年生活。他的作品也非常美丽,给孩子们树立了面对艰难生活的榜样,能够广泛赢 得儿童读者的喜爱……他用诗意如水的笔触描写原生生活中一些真实而哀伤的瞬间。”
曹文轩以《草房子》《火印》等众多作品被读者熟知。在书展现场,曹文轩儿童文学艺 术中心副主任张昀韬说:“国际安徒生奖将全世界的儿童用文学这种美好的方式连结在一起, 让儿童从文学、从图书中了解其他国家的孩子的生活和文化,既让他们感受丰富的美好,也 让他们了解曾经和现在依旧存在的贫困、病弱和不同。曹文轩先生获得国际安徒生奖,将让 中国的故事、思想和生活,越过国与国的边界,走进无数个小小的家庭。”
国际安徒生奖被誉为“儿童文学的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儿童文学领域的最高荣誉。 国际安徒生奖由国际少年儿童读物联盟(IBBY)于1956年设立,在全球拥有巨大的影响力, 每两年评选一次,旨在奖励世界范围内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和插画家。国际安徒生奖为作家 奖,一生只能获得一次,表彰的是该作家一生的文学造诣和建树。
(作者 蒋肖斌)
材料二:
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4日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上荣获国际安徒生奖。作为 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作家,曹文轩获奖后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我讲了一个个地地道道的中国故事,但同时也是属于全人类的故事。”
“俗话说,一个人有背景,再加上他很强势,这个人就很厉害。对于我而言,我的背景 就是中国。这个经受了无数苦难与灾难的国家,为她的子民源源不断地提供了极其独特的创作资源。”曹文轩说,“我的作品是独特的,只能发生在中国,但它涉及的主题寓意全人类。这应该是我获奖的最重要原因。”
身为北京大学教授的曹文轩这样给儿童文学下定义:儿童文学最大的功能,或者最根本 的目的,是为人类提供良好的人性基础,这包括了三个维度,第一是正确的道义感,第二是审美价值,第三是在作品字里行间无处不在的悲悯精神。
在谈到自己多年的创作体会时,曹文轩说,文学首先必须讲求高度的文学性和艺术性, 这样才能帮助作品跨越时间和空间。“我很庆幸,当我靠近文学的时候我就看清了这点,没走什么弯路。今天获奖证明我当初的选择是对的。”
“一个作品能否走向世界,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指标,就是是否经得起翻译。”曹 文轩剖析自己的文学创作时说,“我既使用了本民族语言,也找寻到文字下面所蕴含的全人类共通的语言,所以我认为当我的作品翻译成其他语言文字时,最主要的东西不会有什么损
语文(试题卷)第 3 页 共 7 页
失。”
曹文轩对中国文学、儿童文学的创作充满信心。“这次得奖的意义还在于帮我论证了自 己多年来对中国儿童文学的判断,即中国最好的儿童文学就是世界水平的儿童文学。”曹文轩说,“我相信,未来中国的儿童文学作家中还会有人获得国际安徒生奖,这毋庸置疑。”
曹文轩此次获奖得到国际安徒生奖评委会全体委员的一致认可。评委会主席帕齐?亚当 娜在揭晓获奖名单时评价说,曹文轩的作品常常通过讲述小主人公在巨大挑战面前所呈现的复杂人生,告诉小读者们如何勇敢、如何坚强、如何去爱。“曹文轩的作品已经在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和韩国等国家受到小读者们的喜爱,世界其他国家的儿童读者也正期待着去发现他。”
(记者宋建,摄影孙岳、宋建,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
1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4分) ...
A.曹文轩善于将自己悲苦的童年生活寄于主人公身上,以他在巨大挑战面前所呈现出的精神品质来感化小读者。
B.曹文轩的作品具有独特的中国地域特色,但他又将中国的故事、思想和生活超越了国界,主题寓意了全人类。
C.曹文轩坚信自己儿童文学创作的道路是正确的,并且认为中国最好的儿童文学就代表着世界水平的儿童文学。
D.曹文轩的作品深受世界各国小读者们的喜爱,因为他们从作品中小主人公的身上学到了勇敢、坚强以及爱心。 12.曹文轩的儿童文学观是怎样的?请简要概括。(4分)
13.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获得“国际安徒生奖”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概括。(6
分)
(三)(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
老人与葱 孙春平
①天气好的时候,楼房的南墙根下,常坐着一位老人。老人实在是太老了,已属耄耋的那个层次,头上捂顶帽子,看不出头发已稀疏花白到了什么程度,一张核桃样的脸,皱纹深刻地密布,嘴巴瘪瘪的,连鼻子都抽缩在一起了。尤其苍老的是那双眼睛,总是空茫地大睁着,迎着风,迎着太阳,不怕那阳光多么强烈刺眼,看来已经失明。
②老人是钟点工扶出来的,来了就坐在那张不知谁家丢弃在这里的一张木椅上。钟点工安顿好他,就转身走了,听说她在照料着好几位老人。晒太阳好,可以补钙,老年人太需要补钙了。
③引人注目处,是老人身前几步远的地方,有一棵树,桃树。桃树不高,却还粗壮,树干足有饭碗粗。春天的时候,桃树会有几天的繁闹,盛开的花朵会引来蝶舞蜂唱。可那样的日子毕竟短暂,花谢了,叶绿了,叶子也终要飘零。北方的冬季太漫长。在枝干枯枯的日子,树杈上便搭挂起一些大葱。大葱伴老人,倒也贴切——虽是叶枯皮焦,心却仍活着。老人一天天地越发老迈,那葱也一日日地越发枯缩。
④不时有人从老人身边走过,问,老爷子,有几个儿女呀?
⑤老人答,两个,都在南方呢。我去过,那地方又热又闷,受不了,空调吹,又得病。
语文(试题卷)第 4 页 共 7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