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七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5 12:12:1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七年级第一月考语文试题

2014.10

如果我是清风,我将 。 如果我是春雨,我将 。 二、文言文阅读(22分)

(一)陈太丘与友期行

一、积累与运用(18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分歧 ( qí ) 欹斜 ( qī ) 嫌恶 ( a ) 憔悴 ( cuì )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

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

B、菡萏 ( hán ) 徘徊 ( huái ) 搓捻 ( niǎn ) 绽开 ( zhàn )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

C、匿笑 ( nì ) 停滞 ( zhì ) 威慑 ( sha ) 须臾 ( yú ) 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分) D、瘫痪 ( huàn ) 祷告 ( dǎo ) 脸颊 ( jiā ) 寒战 ( zhàn )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与友期行 去后乃至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 相委而去 下车引之 .. A、抉别 援助 水波粼粼 各得其所 整装代发 7、翻译句子:(4分)

B、遮敝 占据 持之以恒 鸦雀无声 洗耳躬听 ①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C、遗撼 烂漫 得意扬扬 宽宏大量 蛛丝马迹

②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D、沉寂 感慨 疲倦不堪 恍然大悟 美不胜收 3、下面一段话中画线的四句话,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8、通过读文可知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你如何评价元方的“入门不顾”?(3分)

主题班会一开始,(A)晓非就首先第一个上台发言。他说:“(B)我语文不好的原 因是课余时间没有阅读课外书的结果。我决心向张啸学习,(C)每天课外阅读量至少 2000字以上,争取天天写读书体会??”(D)晓非的发言,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4、诗词填空(10分) (1)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 (2)绿树村边合, 。 (3)曲径通幽处, 。 (4) ,但余钟磬音。 (5) ,随风直到夜郎西。 (6)何当共剪西窗烛, 。 (7)子曰:“ ,思而不学则殆。” (8)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其不善者而改之。” (9)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 5、仿照例句的句子,在下面两句的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2分) 例: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二)《论语》十二章选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

君子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9、解释加点词语(2分) ①不逾矩 ②饭疏食饮水 .. ③思而不学则殆 ④博学而笃志 ..10、翻译句子(4分)

①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

②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

11、选出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

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后,就再也没回来。 A、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B、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

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 ...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竟是永远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三)杨布打狗

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①②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那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之。杨布怒,将扑之。 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③

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注释:①杨朱:人名。 ②缁(zī):黑色。 ③向者:先前。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衣素衣而出 ②衣缁衣而反 ..③其狗不知 ④子亦犹是也 ..

13、将下面的句子用斜线( \\ )划分节奏(只划一处)。(1分) 衣 缁 衣 而 反 .

14、从这则小故事中,你领悟到一个什么道理?(2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5、用简要的语言叙述本文所发生的故事。(2分)

16、母亲为什么要带“我”去北海看菊花?(3分)

17、将第三段中加横线的“央求”换成“期待”好吗?为什么?(3分)

18、第1段中母亲说: “好好儿活”,第7段中我说:“要好好儿活”各有什么含义?.对文章结构起什么作用? (3分)

2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

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攻璃砸碎;听着录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这时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意思!”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可我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丘黄儿。还记得

故乡的孩子们(淡 墨)

①久违了,故乡的孩子们。

②乍一见到他们,我竟然感到熟悉又陌生。看看他们那有些寒酸的衣着,我不禁心疼。他们住的地方,山高坡陡,红土筑成的房子,在大山的压抑下低矮得很,简陋得关不住高原上流浪的风。他们一出门,总是领着一群山羊??

③山里的孩子懂事早,他们已经知道为父母分忧了。从qí qū( )的山路上下学回家后,不是砍猪草就是给牛添料,有的还要熬汤药侍奉因风湿而卧床不起的父亲??早春的寒意像切入肌骨的贫苦,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冷。

④真的,那天我独自一个人在山旮旯里蹲了很久很久,不为别的,就为了那个跟在牛屁股后头的孩子。读故乡的孩子,就像读一本思想深奥的书。

⑤(A)故乡的孩子,憨憨厚厚的,像他们身后的大山;故乡的孩子,实实在在的,像他们脚下的土地。他们是还未被现代文明的矫情打扮过的花朵。你看,那红扑扑的脸蛋上,仍然留有山里孩子特有的、未能洗去的垢尘。 .⑥他们的生,他们的长,随意得很,粗放得很,用不着他们的妈妈每月花2500元的高薪去雇“月嫂”,也不吃牛初乳和多美滋、雅士利婴幼儿配方奶粉。他们倒有点像一粒粒随风落地的松籽,毅然决然地就从大地上长出一棵棵小苗苗来了。他们一旦站起来,就会像高山松一样站成独特的风景,要去迎接风雨,去经历磨难,去品尝艰辛。生命在石缝的挤压中才能顽强地生长,一年又一年长出盘紧生存的根。

⑦城里的孩子,是在糖水里泡大的。故乡的孩子却节俭得很,那枚一元钱的硬币(那是妈妈用鸡蛋换来的),(B)在他们的手中都捏得发烫了,还舍不得用它去换点糖..果吃。渴了,就顺手在自家地里拔个萝卜,用手抹抹泥,嘎嘣就是一口,那劲头,真比吃进口的红富士还要脆!那些苞谷苦荞啊,在生命里默默地升华成钙质,铸成他们不会弯曲的脊梁!

⑧在大都市的孩子家里,堆满了电玩、巴比娃娃、奥特曼??而我故乡的孩子,只要有一个用铁丝圈成的铁环,那就算是他们玩具中的奢侈品了。当然,大自然也会赐给他们欢欣:(C)他们有树丫叉上的鸟蛋,有秧田里的泥鳅,有和他们一起进山的羊群,有松林里的蘑菇??他们的童贞和欢乐啊,大山知道,小河沟知道。

⑨他们的书包里装着课本和妈妈煮熟了的洋芋,到学校去得走十好几里路哩。听一个故乡的孩子高兴地说,他们就读的希望小学有电脑了,也能上英语课了。是啊,无论生活有多么困苦,太阳都要天天从大山上升起;不管生活有多么艰难,孩子们的脸上总有一抹不会消失的、甚至于有点执拗的、憨憨的微笑。

⑩深夜,孩子们睡了。他们的梦,像月光下被红土磨亮了的铧尖,一闪一闪的。故乡的孩子沿袭着土地古老的血脉,是这土地上新的梦境!

⑾回到城市有好些日子了,故乡的孩子们那黑黑的、像小牛犊一样的身影还时时出现在我的眼前。想起他们那 ,我有些忧伤;而想起他们那 ,我更加自豪!

19、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垢( )尘 qí qū( )的山路 .

20、通读全文,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补写出第⑾段空白处的两句话。(4分)

想起他们那 ,我有些忧伤; 而想起他们那 ,我更加自豪。 21、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共6分,每小题3分)

A.赏析第⑤段画线A句。(提示:可以从修辞、句式或词语运用的角度作答) 故乡的孩子,憨憨厚厚的,像他们身后的大山;故乡的孩子,实实在在的,像他们脚下的土地。

B.赏析第⑦段B处加点词语“发烫”的表达作用。 ..

22、文章写的是“故乡的孩子们”,作者为什么还用了许多笔墨写“城里的孩子”的生活?(3分)

23、第⑧段画线C句“他们有树丫叉上的鸟蛋,有秧田里的泥鳅,有和他们一起进山

的羊群,有松林里的蘑菇”??这些是大自然赐给他们的“欢欣”。请你任选其中一句,发挥想象,描绘出他们的“欢欣”。要求:①至少运用一种修辞;②50字左右。(4分) 3

四、作文(50分)

题目:《我最 的人》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横线内可以填(敬佩、熟悉、难忘、感激、欣赏等等)。

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如需要可用“××”代替,否则扣分;③ 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

600字 700字

4

搜索更多关于: 七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的文档
七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avo24weob83hrs8bvbx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