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安县桥东中学2014-2015学年上学期第4次月考
高三文科综合试卷
第I卷(共144分) 2015.1.23
本卷共3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
14.
15.
(请同学们把面孔倒过来看一下再确定答案。)
16.
17.
18.
19.甲午战争后,李鸿章曾试图派出使节谒见英国女王,希望英王出面劝止日本割占台湾。但是英国政府拒绝此次觐见,声称:“君主接见外国使节,不符合一般外交惯例,也不合乎英国宫廷习惯。”这次外交失败的实际原因可能是
A.英国默许和支持日本对华侵略 B.英国女王是“虚君”,统而不治 C.不符合国际外交惯例 D.李鸿章缺乏国际外交常识
20.中共的某次会议上做出如下决议:“今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是在使国民党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这次会议是
A.瓦窑堡会议 B.洛川会议 C.七大 D.遵义会议
21..近代有一本回忆录这样写到:“师长又问我为什么要参加红军。我说红军了以后,我们家乡解放了,除了给我们家分了地,还分了茶山,每年可以收到几百斤油茶子。”可见作者参加红军是为了
A.推翻资产阶级 B.改变社会性质 C.消灭阶级压迫 D.保卫胜利果实 22.19世纪末美国国民运动(Populist Movement,或译为人民运动)倡导者亨利·乔治著有《进步与贫困》一书,提出土地法、“单税法”等近乎社会主义的构想,一时在美国影响巨大,底层民众随之组建了人民党,并一度成为美国第三大党。据历史学者研究,孙中山的思想曾深受其影响,具体表现为
A.驱除鞑虏 B.平均地权 C.创立民国 D.耕者有其田
23.据《管子》记载:“(齐桓)公曰‘请问战胜之器。’管子对曰:选天下之豪杰,致天下之精材,天下之良工,则有战胜之器矣。’”对于“良工”认识无误的是: A.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B.体现了重农抑商思想
C.体现了资本主义雇佣关系 D.推动了诸侯的争霸斗争
24.汪为华在《一口气读完欧洲史》中写道:“避难于伦敦的德国人卡尔·马克思潜心对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机制进行分析,并建立了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理论后来对欧洲以至全世界都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