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某种具体行为,而希望得到某种特殊的强化。强化值:是在每一种强化都有可能发生的条件下,个体对任一强化发生的偏爱程度。
(2)公式:BP = f (E & RV) (行为潜能等于预期和强化价值的函数) 9.简述新精神分析的特点。
(1)强调自我的自主性及其整合与调节功能。 (2)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对人格的重大影响。 (3)强调自尊心的启发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4)强调对儿童早期经验的观察与研究。强调传统研究方法与实验法的结合。 10.简述多德拉和米勒关于学习的四个要素的理论。
(1) 什么是学习及其典型实验。
(2) 学习的四个基本要素是内驱力、线索、反应和强化。
11.简述多德拉和米勒关于童年的四个关键训练期。
(1)喂食训练:愉快的经验使正面印象被“概化”,推广到其他人;不愉快的经验产生负面印象,可
能对人际交往有退避、冷漠的反应。关系到婴儿自身的发展和他与其他人的人际关系的发展。 (2)大小便训练:父母过分严格会导致儿童退避或形成强迫性倾向。
(3)早期性教育:引起儿童的心理冲突和情绪困扰。性观念是童年期获得的,如性别观念。
(4)愤怒-焦虑冲突:自己的意愿与父母的相违时,或兄弟、姊妹之间的冲突和争吵。父母在管教时
若宽严得当,能引导儿童学会控制自己的愤怒和攻击行为;若父母过严,立即责备和惩罚,儿童会压抑,对人格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12.简述人格理论的评价标准。
(1)精确性;(2)可检验性;(3)概括性;(4)可操作性;(5)激发性
四、论述
1. 试比较古典精神分析和新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
(1)共同点:均看重人格动力;新的基本观念建立的弗洛伊德的理论基础之上;都强调早期童年经验对人格的影响。
(2)差异:A、代表人物和各自的理论 B、对自我的强调不同、
C、对社会因素的强调不同、
D、古典理论持人性恶论,新理论持人性善论。 2、比较阿尔波特、卡特尔和艾森克的人格特质理论。
(1) 相同点:特质理论的基本观点一致;研究方法一致
(2) 不同点:特质分类不同;特质论与类型论的区别;各自的人格理论要点 3、试述的现象学人格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罗杰斯的人格理论。
(1)现象场
(2)人格动力——自我实现的基本倾向 (3)人格结构——自我
(4)人格发展——正向关怀与价值条件 (5)人格适应——机能完善的个人 4.比较马斯洛和罗杰斯的人格特质理论。
(1)共同点:人本主义理论的基本思想上一致,如强调人的潜能的发展、自我实现等。 (2)区别:从各自的理论要点逐一分析,尤其突出马斯洛强调需要层次、罗杰斯强调自我理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