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习性关照与训练:做题不能马虎、粗心。】 2、过关测试题 故事连接:八戒闹了这个笑话之后,很不好意思。于是,他又去找他的师傅唐僧,虚心学习长度单位的知识。苦学了10天后,这天师傅给他出了3关测试题。同学们也能闯过这三关吗? (1)第一关: 铅笔长( )厘米 或者说长( )毫米 还可以说长( )分米( )厘米 师:大家看,同一物体的长度,可以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对吧? (2)第二关 A、填一填 26毫米+54毫米=( )毫米=( )厘米 98厘米—58厘米=( )厘米=( )分米 1分米—3厘米=( )厘米 2千米—( )米=1000米 9千米=( )米+( )米 B、在○里填上> < 或 =(第7题) 8千米○6000米 9分米○2米 50毫米○5厘米 300分米○300厘米 同位两个换过来,找一名同学读 全对的举手。错的同学马上改正,做对的同学和同位说说你是怎样做的。 师:学习数学,我们不能只限于会做题,还要善于观察发现,总结规律,用规律指导我们后面的学习。同学们观察1、2题,有什么特点?(单位统一)那我们就直接怎样?再观察3、4题,又有什么特点?(单位不统一)我们应该怎么 . . .z
. ...
..
. 办?(先转化成相同的单位再计算) 你能像刚才那样,总结出第二题有什么规律吗? 生:先转化成相同的单位,再比较。 师:300分米○300厘米还用转化吗? 生:数字相同,只比较单位就可以了。 (3)第三关: 第三关呢,师傅让八戒量一间房子的长和宽,八戒一听,这太简单了,可师傅又说了,不能用尺量。同学们想一想,让你量这间房子的长和宽,你会怎样量? 生:一坨一坨的量 用步量 师:这位同学和八戒想到一块儿了。大家看: 八戒一步的长度大约是8分米,有一间房子,房子的长八戒走了10步,宽走了5步,你能知道这间房子的长和宽大约各有多长吗? 学生读完后教师电脑演示。 独立完成、订正。 三、课间休息:欣赏音乐《天上掉下个猪八戒》 四、实践操作 同位两人合作,对老师指定的物品先估一估,再量一量,然后把结果记录在准备的表格中。 谁先来汇报你测量的结果? 一元钱硬币的厚度 数学课本的长度 ( )分米 ( )分米( )厘米 估一估 ( )毫米 量一量 ( )毫米 . . .z
. ...
..
. 五、课堂小测试 1、填一填 1千米=( )米 1米=( )分米 38米+54米=( )米 1米-6分米=( )分米 50毫米-4厘米=( )厘米 8千米=( )米+( )米 2、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或数 小明身高138( ),他的大拇指宽约( ),手腕一圈长约12( ) 小兔子身长4( ),尾巴长约7( )。 一只七星瓢虫的长度大约是5( )。 从沙河到莱州的长度大约是25( ),坐客车大约半个小时能到达。 学校教学楼高约( )米。 3、想一想,你完成了会更聪明? 50分米长的绳子,剪成10分米长的小段,需要剪几次?一米长的绳子,剪成1分米长的小段,几次可以剪完?如果剪成1厘米长的小段,要剪多少次? 你发现了什么? 六、拓展知识: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接触了这么多的长度单位,都来自生活,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长度单位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世界之窗”来欣赏一下世界之最吧。(电脑演示配有图片、音乐的世界之最) 课后反思 课时编号 课题吨的认识 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质量单位“吨”,理解吨与千克的关系,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 . . .z
. ...
..
. 简单的单位换算。 2、在操作、观察、比较、想象、推算、归纳等数学活动中,体验1吨的实际重量,能对物体的质量进行估计,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在数学活动中,学会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和倾听;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意识到节约能源和注意安全的重要性,产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 重 难 点 教学重点: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能够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教学难点: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准 备 多媒体课件、10千克1袋的大米、2千克重的实心球、5千克1捆的书、10千克1桶的纯净水、20千克1袋的大米、课堂练习纸。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热身: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地球陆地上最大的动物是谁吗?没错,就是大象,想不想知道一头大象有多重?不光我们很好奇,很久以前有一位小朋友他也和我们一样,通过思考,他利用很巧妙地方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下面我们来看看冲称象的故事(播放视频)。冲的方法怎么样?冲很聪明,在今天的学习当中,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也会向冲一样,遇到问题会积极思考,想办法解决。大家准备好上课了吗?那我们开始上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一)情境激趣,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咱们天津的极地海洋馆吗?让我们跟随小博士一起到天津极地海洋馆去看一看吧。 课件出示情景画面,小博士出示题目:猜猜它们的体重。 一只一岁的小乌龟约重15( ) 一只帝企鹅体重约40( ) 一头海象大约重1000( ) 师:为什么选用克做单位?为什么选用千克作单位?说说你的想法。 .
. .z
. ...
..
. 师小结:计量比较轻的物体有多重,用克作单位。(板书:比较轻 克)计量一般物体有多重,用千克作单位。(板书:一般重 千克) 【设计意图】:利用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回忆已学过的质量单位克与千克,为“吨”的引出做铺垫。 (二)产生需求,引入新知。 师:一头海象大约重1000千克,可陆地上的大象更重,我们一起读读下面的数据。 课件出示:一头大象约重5000千克;兽中之王,一头蓝鲸重约170000千克。 [学情预设]:学生读万以上的数会有困难。 师:表示这么重的动物,用千克作单位,你觉得怎么样?那么我们想不想用更简便 的方法来记录呢?(课件出示:5吨、170吨)你发现什么? 师:发现计量比较重的物品有多重,用吨作单位比较简便。(板书:比较重 吨) 师:生活中,你知道还有那些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吨作单位吗? 师小结: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计量像这样的(课件边展示边说)比较重的或像这样的一堆煤、一堆粮食、一堆盐的大宗物品有多重,都可以用吨作单位。(板书:大宗物品)吨用字母“t”来表示(板书:t)。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吨”。(板书) 师:关于吨,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学生自由说) 师:一吨有多重,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克、千克有什么关系?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能找到答案。 【设计意图】:此问题情境的创设--用千克表示比较重的物体,引起学生已有认知的冲突,产生用新的质量单位来表示的需要,使学生感受到用“吨”描述比较重或大宗物体比较简便。同时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并带着明确的学习任务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感受体验,建构新知。 . . .z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