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论李白诗歌的夸张手法的物质载体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20 4:15:4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论李白诗歌夸张手法的物质载体

天水市麦积区五龙初级中学 梁永杰 741031

摘要:李白的诗歌在我国古代具有重要的意义,李白留给后世人九百多首诗篇。这些熠熠生辉的诗作,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而包罗万象的李白诗歌,夸张手法的运用很是奇特。李白的诗歌的夸张手法通过“水”这一物质载体来表达,不是掩抑收敛,而是喷薄而出,一泻千里;当平常的语言不足以表达其激情时,他就用大胆的夸张,这主要在于诗人傲世独立的性格;立当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不足以形容、比喻、象征其思想愿望时,他就借助非现实的神话和种种奇丽惊人的幻想,而这些幻想又都是有序的夸张。

关键词:李白 夸张 水

李白的诗歌所运用的夸张手法是无与伦比的。可是李白最喜欢用那些载体来表达他的夸张手法呢?水是李白常写的景象,但从这个视角让我们去看看夸张手法在其中的表现及诗人的人格魅力。

一、李白生活在国家鼎盛时期,家庭条件优越,从小受到良好教育。他天生俊逸,勤奋好学,熟读百家书籍,关心国家大事。幼年时就曾有过远大的追求,立下了“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情壮志。中年后的李白,大多都是在山水漫游中度过,在向往功名利禄的漫漫征途上,他走过巴山蜀水,游遍大江南北,一路风光,一路欢喜,一路忧愁,一路坎坷。青山绿水滋养了他的心神,好山好水陶冶了他的心怀。于是,李白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笔下的水,融入了诗人的喜怒哀乐,写进了诗人的酸甜苦辣,也写下了他梦幻人生的浪漫情结。李白是一位多情的诗人。在李白灿烂的诗篇中,水始终承载着一个独特的角色。诗人把自己的万般风情融入了生生不息的流水之中,以一个情字贯穿,笔之所至,情之所致。诗中的水,折射出诗人独特的审美倾向,体现了诗人丰厚的生活感悟,蕴涵了诗人真实的情感。诗人通过笔下的水,写出了对故园的深深思恋,对友情的浓浓挂牵,对亲人的真真眷念,以及对生命的种种感悟。诗人用那多情的流水,给世人展现了一幅幅充满人间深情的绮丽画卷。

李白初次离开故土,是从遥远的水路踏上漫漫征程。于是,水成了他离家时最深的伤感。水是悠长的,漂泊也是悠长的。异乡漂流,跋山涉水,风雨飘摇,满腔忧伤化作诗请情。《渡荆门送别》便是典型的诗作。诗人写道:“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诗人刚离荆门,眼前便是浩瀚无垠的江湖,那奇美壮丽的景色,让诗人激情盈怀,但离开家乡的思愁又让诗人对故乡无限的留恋。“仍怜故乡水”中的‘怜’字,把诗人对故乡的爱怜留恋的复杂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1

水无情,但它万里行来“送行舟”,水送人,人怜水,流水无情人有意,难分难舍情谊长,这是怎样的乡愁?另一首诗歌《入游南阳清泠泉》也借水写出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惜彼落日暮,爱此寒泉清。西辉逐流水,荡漾游子情。空歌望云月,曲尽长松声。”落日余辉,勾起游子思乡之情;潺潺流水,让游子黯然神伤,满目萧然。此情此景,谁能不为之动情?那弯弯曲曲奔流不停的流水,不正象征着游子想家难以为怀的情思吗?

二、李白生性刚直,不屈权贵,很多诗篇表现对社会强烈不满的悲愤之情。如《将进酒》便是代表之作。开端两句排比长句,造成一泻千里的壮阔气势,具有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仰望浩渺太空,黄河之水从天而降,仰天长啸,一去不回!回首人生路途,朝间黑发飘飘,晚上苍老白头。作者用极度的夸张,突出了诗人的苦闷和愤慨的感情,人生苦短,悲愤至极。诗人借黄河之水的壮阔气势,表达了自己内心极度的悲愤之情。李白另一首《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结尾几句这样写道:“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诗人以水喻愁,书写自己内心的悲愤之情。仰怀古人,壮思欲飞。自卑身世,愁怀难遣。抽刀断水,传达诗人内心苦闷又无能为力的悲哀,字字句句,让人感受到那浓重的忧愁,就似无尽的流水,萦绕诗人心头,沉重而抑郁,苦闷而悲壮,突出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氛围。另有《江上吟》:“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功名富贵只是暂时,如能长久,汉水倒流!汉水又怎么能倒流!?悲愤之情,溢于言表!

李白《望庐山瀑布》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全诗多角度再现了庐山瀑布的奇丽远景,通过直下飞流的描写,表现了诗人豪壮的激情心怀。“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首句采用映衬手法,为壮美的瀑布设置神奇而阔大的背景。次句“挂”字化动为静,使整个瀑布如高悬的白练。而直下的飞流,气势恢弘,势不可挡犹如银河决堤,万里一泻。诗人把丰富的想像和大胆的夸张糅合在一起,使得景物描写带上浓郁的神奇色彩,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诗人面对飞流山水激起的千种思绪,万般豪情,给人留下独特深刻的印象,留下驰骋想象的广阔空间。李白另一首诗《望天门山》则以水传情,意味无穷。“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浩荡的江水奔腾咆哮,一往无前,澎湃的江水因受两山的相夹不得不回旋起伏,浪涌千叠。诗人舟行江中,飘水东流,两岸青山,相对簇拥,欢迎着这远道而来的客人。那蓝天,那白云,那青山,更有那流水,与那冉冉生起的一轮红日,交辉相映,构成一幅绝美的画卷,字里行间洋溢着诗人心驰神往、精神愉悦的豪迈情怀。

三、李白性格豪爽,嗜酒如命,醉眼蒙胧之时,往往是诗兴大发,这时诗中的水便有了一种特别的味道。《襄阳歌》中这样写道:“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泼醅。此江若变作春酒,垒曲便筑糟丘台。”诗人借酒发狂,醉态思维中,那碧绿的汉水,仿佛就好像刚酿的葡萄酒一样醉人!这是何等奇特的遐想!醉后的幻觉,艺术的夸饰,奇妙的想象,动情的描写,展现了一个神采飞扬、犷放不羁的李白。一江春水,无限美酒,凸现了李白豪放洒脱的醉乐人生。李白另一首《陪侍郎叔醉后三首》(其三):“划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诗人与友人泛舟洞庭,举杯畅饮,眼见君山阻挡湘水,思绪如潮。醉眼迷离,纵情狂欢,诗人把洞庭秋水看成浩瀚的酒海,尽情一醉,洗去自己的痛楚。神奇的想象,流露出自己的沉醉之情,表达了诗人无限忧愁的复杂情感。

2

“水”中蕴含的情结,丰富多彩,独具魅力。无论是悲壮豪情,还是似水柔情,都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体现。诗中的水,引领着李白进入了精神舒放的自由天地。在那里,诗人将自己内心的感受与水融汇成一体。在那里,不仅融入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而且流淌着诗人对水的千千情结。从李白诗中水的意象探讨中,我们读懂了诗人生命的真谛,读懂了诗人情感的内涵和独特的个性。李白诗中的水深深影响李白诗歌风格的呈现。正是那晶莹纯净的水,孕育了李白诗风纯正自然的特征;正是那雄奇悲壮的水,勾勒了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艺术境界。清净的水,浩淼的水,舒缓的水,奔腾的水,造就了李白诗歌意境的独特意向,从而使李白的诗歌绽放出美丽的色彩和诱人的魅力。

四、洒脱不羁的气质、傲世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暴发强烈的感情,形成了李白诗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它往往是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地奔涌而出,宛若天际的狂飚和喷溢的火山。如《鸣皋歌送岑征君》抒写对于政治黑暗、是非颠倒的愤慨:

鸡聚族以争食,凤孤飞而无邻。蝘蜓嘲龙,鱼目混珠。嫫母衣锦,西施负薪。若使巢、由桎梏于轩冕兮,亦奚异于夔龙蹩躠于风尘?悲愤不平,慷慨激昂。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和节奏变换,追摹情绪冲动时情感喷发奔涌的起伏跌荡,让人直接感受到心灵的震撼。又如《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一开始便如行云流水般把浓烈激越的情怀抒写出来,接着便是抑制不住的感情浪潮的喷发。

参考文献:

1、游国恩 《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5月版。

2、徐中玉 金启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8月版。 3、霍松林 尚永亮:《李白诗歌鉴赏》,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7月版。 4、樊德三 《中国古代文学原理》,光明日报出版社,1991年9月版。

3

搜索更多关于: 论李白诗歌的夸张手法的物质载体 的文档
论李白诗歌的夸张手法的物质载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bxrn12ion3pit885vqx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